第5章 保举“免解”

张天生坐在马车上,看着沿着官道向着渭州城方向而去,心中思绪万千。

这一路上高高低低的山头,覆盖着大片森林。寒风中的草木萧瑟,远远传来饿狼渗人的嗷叫声,不停的在山谷回荡。

回想昨日从飞天蜈蚣丘行甲手中,救下了府尹大人一条命,他的嘴角不免浮现出一丝笑意。

这可不是府尹大人的运气好,而是张天生一直期待中的绝大机缘。

穿越来到这个水浒世界上,才知道这里水太深,想要出人头地,当真难于登天。

张天生虽然自幼习文练武,端的一副好身手。可没有贵人赏识提携,终究是乡野草莽之辈,难登大雅之堂。

朝廷衙门都不知道朝哪开,更何谈有所作为?

仅止于武道一途,少了朝廷资源丰饶的加持,上限也不会高。

就如同张老太公一样野路子,守着传承于张天师的奇门遁甲秘技传承,这辈子也就摸到了明劲后期的边儿,再往上走断无可能。

若是放在朝廷世家大族中,有着源源不断山珍宝药的支持,还有更珍贵的密炼丹药,以张老太公的绝佳的练武根骨,突破达到暗劲后期有绝大的把握。

即便是传说中的先天之境,也并非不可以想一想。

水浒世界中的修炼资源,朝廷当仁不让的占据了很大部分,力压各门各派和修炼宗门,乃是稳定天下的柱石。

大宋朝廷底蕴深厚,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足有二百多个,个个都是暗劲期高手,诸如王进,林冲之流,皆是如此。

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鼎立江湖的一方豪强。

这些朝廷中人有功法,有官坊密制宝药加持,武道境界自然一路高歌猛进,直到耗尽了根骨潜力。

这也是张天生一心想要寻找门路,为朝廷效力的主要原因,从内心来说,这可是追寻武道真谛的真正坦途。

正因如此,昨日见到府尹大人遇险,张天生果断的就出手了。

随着年岁渐长,见识也越来越丰富,张天生知道这个水浒世界的水非常深,既有修道参禅之士,亦有鬼神之说,更有能够役使鬼怪的奇妙法门。

张氏一族残缺不全的奇门遁甲传承,远不足以满足张天生一心修行的胃口,他要的更多,进入北宋朝廷才是正途。

府尹大人许诺的六曹参事一职,为朝廷正八品官员,兵曹参军掌武官选举、兵籍管理,典型的位低权重。

想到这里

张天生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血衣包裹着飞天蜈蚣丘行甲的首级被稻草遮盖,这可是今后的晋身之阶啊!

半个多时辰后

阿福赶着空马车顺利的进了渭州城,向着府衙方向一路行去。

及至近前,就被持枪拿刀的值宿兵丁挡住了,言及闲人免入。

张天生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探手取了包裹首级的包袱,与兵丁言道:

“两位官人请了,小人乃是三台庄猎户,昨日午间协助官府擒拿江湖巨寇。因与府尹大人有约,今日特来交差,还请方便则个。”

“哦,莫非是玉面圣君张天生当面,俺等久闻盛名。府尹大人早早就交代过了,若是壮士前来,须得即刻引见。”

“那都是江湖朋友抬爱,些许虚名罢了。”

“壮士,这包裹中……”

“不瞒二位官人,此乃悍匪飞天蜈蚣丘行甲的首级,玉面圣君幸不辱命。”

“竟真的让你斩杀了此獠,壮士快快请进!”

两名兵士听了神色大惊,一人飞速跑进府衙呈报,另一人当先引路,连马车都放了进来,就在衙门边上的值房等候。

兵丁们很有眼色,这个是府尹大人久等不至的贵客,眼见着就要飞黄腾达了,谁敢不恭敬着?

张天生跟着兵丁进入府衙,抬眼看去,内里府衙建筑是典型的“口”字布局。

衙门口是下面的一横,两侧各是一排偏房,分置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公房,另有刑名,巡捕值房若干。

正面是州府衙门大堂,乃是相公升堂问案,襄理军政大事的所在,高处悬挂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下设一轮红日出海图,朝廷威仪扑面而来。

两侧排列着衙门“肃静”,“回避”虎牌,设有惊堂鼓,排棍架等物,另有遮阳伞,金花,骨朵,幡,牌等八驺仪仗,更显官家威严。

张天生还没走到正堂,便见到一位做书生打扮的幕僚匆匆而来,屏退了引路的兵丁,带着张天生从侧门进了二进院。

二进院在正堂的后方,穿过了仪门,从二进院正中的花坛假山绕过来,就看见府尹大人站在堂前,神色焦急的看过来。

张天生知趣的连忙紧走几步,双手作揖施礼说道:“府尹大人在上,小人这厢有礼了。”

“快快请起,俺听到下人传报,壮士此番斩了飞天蜈蚣丘行甲的首级,可否确实?”府尹张怀宁也是急切了,径直问道。

昨日围捕江洋巨寇一战,渭州府巡捕和兵丁死伤甚重,计有31人当场战死,另有14人轻重伤,真可谓代价惨重。

这些也都好说,死了多少巡捕补进来就行,暗中使些银钱压住事端。受伤的兵丁汤药钱给足,好生将养就是。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关键是走了首犯飞天蜈蚣丘行甲,这可就让府尹张怀宁坐腊了,总是圆不起来。

小经略相公一旦问责起来,怕是有丢官去职之祸。

前些日子,因为军中的些许哗变,小经略相公前往保安府视事,不日即将返回。

在此之前,务必将此事妥贴处理。

张天生看到府尹大人如此急切,也不多言,直接将包袱打开呈了上去。

虽然首级面像甚是难看,可府尹张怀宁仔细端详一番,却忍不住眉开眼笑起来,连声说好。

“好,好,好,壮士不负所托,终于手刃此獠,立下了一桩奇功啊!好,太好了,俺压在心头上的腌臜事一扫而空。”

他转头吩咐幕僚师爷,说道:“黄先生,命人用石灰硝制起来,俺要呈给经略相公案前,为壮士叙功啊!”

“大人所命,自无不从。”师爷黄奇帆脸上也是喜色难抑,自去安排不提。

府尹张怀宁此间心情大悦,引张天生入了正堂,分上下坐定,自有侍婢奉上茶水,安坐待客。

张天生坐在下首,双手抱拳施礼说道:

“府尹大人,此次府尹大人围捕江湖巨寇丘行甲,指挥若定,密不透风,致令此贼当场授首伏法,举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小人微末之功,全赖府尹大人早做部署,一击之下方见成效。

府尹大人胸怀丘壑,得经略相公看重,未来必当平步青云,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哈哈哈……壮士倒是个趣人,文采也是不凡,可曾读过书?”府尹张怀宁心下了然,这位壮士是将一桩大功双手送上,倒也知情知趣的紧。

上呈泾原路经略使的奏报只要略用些春秋笔法,就可将此事渲染成本府尹大人部署得力,指挥若定的一桩大功,未尝不能在相公面前出头露脸。

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府尹张怀宁神色间更温和了,和煦的转了个话题问道:“俺知晓你是三台村人氏,年纪轻轻便练得一身好武艺,没落下读书识字,殊为难得。”

张天生规矩的回答说道:“小人幼年进学习武,十数年来勤练不缀。深怀报效朝廷之念,未尝有一日懈怠。”

“甚好,可曾想过走科举之道?”

“回府尹大人话,乡野村人醉心武学,心无他顾,故而未曾参加科考,请大人指点。”

“或可两者兼顾嘛,这几日就在州城住下,俺即刻安排呈报经略相公处,可保六曹参事无虞,赏银不日发放,壮士安心等待即可。”

“回禀府尹大人,小人姓张名天生,排行三郎,府尹大人直唤三郎即可。”

“好,俺观三郎年轻有为,当视为子侄,妥加爱护。嗯……这样吧,此乃边疆之地,俺保你免解入试,先拿一个举人的名头再说,三郎你看如何?”

“一切悉听府尹大人安排,门生三郎愧受了。”

“哈哈哈……好,孺子可教也。”府尹张怀宁满意的捋须大笑起来。

张天生自称门生,那自然视府尹张怀宁为座师,关系立时就亲近了许多。

且等以后束脩呈上,大礼跪拜敬茶过后,这师生的情份就坐实了。

在这个时代

师生之情更甚于父子,为世人所看重,断然不可违逆。

张天生多了个座师也不吃亏,府尹大人保了他一个免解入试资格,摇身一变多了个举人的身份,变成了读书人。

须知在大宋朝此间,走科举之路,经解试(乡试),省试,殿试三关,方可以科举做官,鱼跃龙门。

随着历朝科举取士的推行,至淳化三年(992年)春正月,大宋皇帝下旨“免解”取士,首开先河。

大宋皇朝三级科举考试由此衍生出“三级免试制”——免解、免省、免殿试,这是科举制度之终南捷径。

免解试何意?

“免解”顾名思义,即贡生免去州府发解试,径赴礼部试(省试),三年前渭州府解试贡生5721人,只取五名入举,难度可见一斑,妥妥的千里挑一呀!

“免解”顾名思义,即免去发解试,诸道贡举人径赴礼部试(省试)。

渭州府尹张怀宁有这个权柄,每三年科考可以保举一人免解入试,今年正逢科考之年,这个名额就落到了张天生头上,当真是意外之喜。

在往上,渭州府尹张怀宁就力有未逮了。

想要“免省入试”,俗称“免省到殿”,就是不经省试拿到进士的身份,直接参加科考殿试,即通常意义上的“一步到位”。

那需得渭州路经略相公种师道写一封亲笔保荐书,呈于礼部入档方可,那就是进士身份了。

想要“免殿入试”,就是不经殿试直接做官,起步就是七品县令。那须得大宋皇帝老儿朱笔御批,只有顶级世家大族方有一丝可能。

这距离太遥远了,张天生都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