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芝贵人

她抬眸望向窗外阴沉的天色:"当朝天子总要嘉奖太子,嘉奖戚明远、雨登峰诸位将军。对我和四妹越是不公,秦家卫心便越齐。"

秦锦霞正欲说话,忽想起一事,脸色微变:"长姐,楚王已自由。孙守义与仲祥已死于严刑之下。司法总督未能从仲祥口中问出什么,孙守义所言皆是无用之事。楚王只说为救安王,便被圈禁于府中。"

秦望溪眸色一沉:"仲祥忠心,孙守义所知有限,便宜了楚王。"

"还有......"秦锦霞声音压得更低,"楚王前些日子送了幅画入宫,次日便有旨封了芝贵人,甚得圣宠。"

秦望溪指尖微动:"送画不过是幌子,实则是送人入宫。太子若知此事,怕是要坐立不安了。"

正说着,秦锦霞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冯远英此次春闱成绩不差,殿试挪至四月初一。听闻有人在陛下面前提及我是超一品诰命夫人,而冯远英仍是......"

"冯府那两位姑娘可还安分?"秦望溪打断她的话,目光关切。

秦锦霞避开话题,急忙说道:"长姐,我带来一位擅长药膳的嬷嬷,是冯远英生母的旧人,想请她留在长姐身边调养......"

此时御湖畔,太子恭敬地立在君主身侧。方才一时冲动,将神鹿之事和盘托出,此刻已是后悔不迭。

君主手抚鱼竿,眼中带着莫测的笑意:"看来秦望溪当真臣服于你。只是她本想瞒你,你却一股脑告诉朕,倒是辜负了她的苦心。若不说此事,你便是天命所归,如今却显得太过刻意了。"

太子面色微白,垂首看着君主手中鱼竿。

御花园的湖畔,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良久,"父皇,关于秦望溪......"太子声音微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

"你是想为她讨个公主封号?"君主垂眸看着水中游动的锦鲤,语气平和。

"不,儿臣是想......"太子抿了抿唇,"她的才能,或许能为朝廷所用。"

"朝中从无女官。"君主轻叹,"你可曾想过朝臣会如何非议?"

太子垂首:"正是因此,儿臣才迟迟未敢启奏。"

"明日燕国使团入城,你去接应。"君主突然转移了话题,"虽刚从西陲归来,但此事非你莫属。"

"儿臣定当......"

一阵清脆的铃声打断了太子的话,伴随着轻快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袭白衣的少女出现在林间小径上,青丝高束,腰间银铃叮当作响。

"陛下!"她的声音明快如黄鹂,瞬间打破了方才的沉寂。

太子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少女飞奔而来的身影与记忆中某幅画卷重叠,让他一时恍惚。

君主脸上的严肃瞬间化开:"可还满意这身骑装?"

"太喜欢了!"少女转了个圈,白色衣袂翩然,"臣妾迫不及待想让陛下看看。"

她扑进君主怀中,撒娇般摇晃着他的手臂:"陛下答应带臣妾去骑马的,可不能反悔。"

"自然不会。"君主宠溺地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让苏公公去准备马匹。"

太子默默退后几步,眼底闪过一丝异样。那少女明明是第一次见,却让他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殿下也在啊?"少女这才注意到太子,行了一礼,"臣妾失礼了。"

"这是芝贵人。"君主淡淡介绍道,语气已不似方才的热切。

太子恭敬回礼,起身却见君主已经牵起少女的手向马场走去。

暖阳斜照,映得护国公府庭院里一片静谧。

"长姐,我想跟你学骑射。"秦锦华扬起小脸,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秦望溪望着妹妹闪闪发亮的眼睛,唇角微扬:"等回玄州,先把骑马的功夫学好,长姐再教你用弓。"

"四姐,你也要教我!"秦锦华欢喜地转头看向秦锦筠。

董氏看着女儿、侄女们亲密的模样,眼中满是温柔。她侧首对秦嬷嬷道:"去看看席面可准备好了。"

秦嬷嬷绕过锦翠百鸟屏风,不一会儿便回来禀报已经妥当。

"今日虽不能大宴,但一家团聚,也是难得。"董氏由秦望溪搀扶着落座。

一家人尚未动筷,门外传来通报声,说是义商谢云霆求见。

秦望溪指尖微顿,谢云霆此时登门,想必与太子追问云城之事有关。

正堂内,谢云霆端坐品茶,见到董氏与秦望溪进来,立即起身行礼:"夫人,大小姐。"

"谢先生不必多礼。"董氏客气道,"听闻四女儿出征时曾叨扰先生,多谢照拂。"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谢云霆目光转向秦望溪,"今日带了些薄礼,贺两位姑娘凯旋。"

三人寒暄几句,秦望溪便起身,

"母亲,我送送谢先生。"秦望溪福身请示。

“去吧。”

游廊上,春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谢云霆缓步向前,低声道:"太子今日言语有异,似有撮合之意。"

秦望溪脚步一顿,耳根微红:"是我让柳长风推说与先生相识......"

"无妨。"谢云霆眸中笑意渐深,"既然如此,我便演好这一场戏。只是太子若真有此意,恐怕日后还需大小姐多多周旋。"

夜幕降临,云京城街市上华灯初上。

醉月楼中,几个醉醺醺的公子正谈论着西陲大捷。

"梨华姑娘,可会弹秦家卫的军歌?"欧阳宁歪着身子问道。

梨华推辞不会,欧阳宁便自己坐到琴前,拨动琴弦。吕子明也走到编钟旁,举起木锤。

"佩护我之甲胄,与子同敌同仇......"

铿锵的琴声与浑厚的编钟声交织,楼上楼下的宾客都停下了谈笑,侧耳倾听这慷慨激昂的军歌。

"握杀敌之长刀,与子共生共死。"

"卫河山,守生民,无畏真锐士。"

"不战死,不卸甲,家国好儿郎。"

高楼之上,一群年轻公子正意气风发地举杯畅饮。秦家卫的军歌在空中回荡,那雄浑的调子仿佛能震动人心,让在场之人不由得热泪盈眶。

歌声渐歇,余音绕梁。

"呵。"一声不合时宜的冷笑打破了这庄严的气氛。

只见一名衣衫不整的男子推开怀中美人,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眼中尽是讥讽:"什么秦家卫!不过是群屠夫罢了!那个秦家嫡长女,焚杀十万降俘,让我们大魏成了什么?成了列国眼中的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