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生效,随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形成了《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的政策性文件,紧接着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07年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性文件陆续发布。它们都强调各级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文化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与中坚力量,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更是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档案馆的关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对公共档案馆战略规划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因此,公共档案馆理所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重要成员,承担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任,这既是法律赋予的义务更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因此,公共档案馆不但应该充分认识到它在我国公共文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更应该认识到其肩上承担的责任,并积极地为承担这些责任规划好其发展方向、制度保障、中长期发展目标等发展战略问题,清楚地认识到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功能,以及为实现这些功能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国内对公共档案馆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个体组织的角度来探讨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强调公共档案馆自身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等(宗培岭,2008;李筑宁,2003);(2)从延伸服务的角度来探讨公共档案馆参与社会文化构建,强调公共档案馆具有构建社会文化的能力与条件等(郭红解,2002);(3)从拓展资源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公共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构,强调公共档案馆与相关社会文化现象的关联性及强化这种关联的意义与价值等(周林兴等,2006)。而对于公共档案馆如何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去,实现其相应的价值并使之产生相互促进的社会效果还缺乏研究。

国内对于公共档案馆战略规划领域的研究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战略”的概念呈现出多义性的表述,但大多数是从档案事业视角或档案工作的某个具体方面来理解与表述“战略”的,如“档案强国战略”[6]就是从档案事业总体视角来考虑战略规划研究的,而“档案文化建设战略”[7]、“档案数字化战略”[8]、“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战略”[9]、“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品牌战略”[10]、“档案登记备份安全战略”[11]等是以具体的某项档案工作作为考量的战略研究,仅仅考虑了档案工作的一个层面,未涉及档案事业全局性问题。(2)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战略”与“规划”并未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且对“战略”的研究远多于对“规划”的研究。在这些成果中,大多数是对档案工作发展问题的理论探讨,不是从战略规划制订这一实际工作角度来关注的,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全国和地方档案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的宣介或实施这一单一议题上,[12][13][14]而对于如何制订档案事业或公共档案馆战略规划的问题鲜有涉及。(3)关于国家档案馆战略规划的研究成果不多,而且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档案馆应实施的战略,如档案馆的“亲民”战略[15]、“品牌”战略[16]等,只有个别研究者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公共档案馆战略规划框架问题,[17]缺乏对具体规划制订和文本的研究以及群体性的研究成果。(4)对国外档案馆战略规划的研究开始获得档案学界部分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成果的质量及其关注的焦点还有待提升。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档案馆,内容以规划文本翻译及介绍为主,[18][19][20][21]少数研究成果是对多国档案战略规划的综合研究,[22][23]但研究内容仅仅是罗列不同战略规划的名称和简介,而非对规划文本内容在做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战略规划特点,存在针对性不强、结论比较抽象以及观点表述比较单薄等有待加强的问题。总之,我们既要看到我国还是非常重视对档案事业规划的制订的,如不断颁布的档案事业五年发展规划、档案工作专项规划与行业档案工作规划等,以及最近颁布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4]也应该看到,这些规划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内容面面俱到却笼统宽泛,如规划内容中管理与行政色彩并重,针对主体多元化且约束力不一,统筹兼顾地区不平衡但针对性不够;二是将档案馆工作仅作为规划中众多项任务之一,尚没有专门针对国家档案馆(综合档案馆)的战略规划,这与其在国家档案事业中的地位并不相称”。[25]因此,专门针对公共档案馆发展问题的战略性规划必须被提上日程,并强化研究与探讨。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基本是把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分解在日常的具体事务中,即嵌入日常的服务工作之中,如国外公共档案馆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展览活动以及第二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实都是在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他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外学者认为要想让公共档案馆真正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体现其价值,那么它在档案信息资源的规划上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些与普通百姓、妇女组织等相关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如日志、信件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而不仅仅是国家经济、政治与社会重要人物的记录,他们认为由于社会原因这些信息资源往往被排除在官方的历史记录之外;(2)从承担责任的具体形式上来看,国外学者认为公共档案馆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责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积极主动地融入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中去;为国内外对公共档案馆有利用需求的民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3)从实现手段上来看,强调新技术对公共档案馆融入社会文化的推动,认为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站,开发各种档案信息数据库,开展在线服务。如主要为了满足个人追寻家庭历史和了解美国文化的“在线遗产探寻”工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公共档案馆战略规划方面,国外同行已经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如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ICA)在2008年7月26日理事会年度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档案理事会2008-2018年战略方向》[26]以及ICA 执行委员会2010年1月25日发布的《国际档案理事会2009-2010业务规划》;[27]1997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NARA)制订的《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1997-2007 战略规划》十年发展战略规划以及2006年新出台的十年战略规划《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2006-2016战略规划》[28]以及《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2014-2018财年战略计划》;[29]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TNA)2007年7月发布了《流动着的信息:国家档案馆愿景》,[30]2011年4月发布《2011-2015年业务战略规划》、[31]《21世纪的档案馆》[32]以及《21世纪档案馆行动:2012-2015》[33];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NAA)于2009年9月制订了《2009-2012年整体规划》[34]以及《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整体计划:2014-2015至2018-2019》[35];加拿大图书馆与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先后制定了《2007-2010年LAC业务规划》、《2008-2011年LAC业务规划》、[36]《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业务计划2013-2016》[37]以及《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计划和优先事项报告2015-2016》[38]

综上所述,尽管学界对于公共档案馆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多是站在公共档案馆组织文化的角度来开展论述,而不是把公共档案馆放到社会文化体系范畴之内从整体社会文化建构的角度来开展研究的,更少见从战略规划的高度来探讨公共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未来发展问题。这也正是本课题提出的原因与价值所在,因为,构建和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希望达到的目标,公共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理所应当地要规划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并具备制度保证、法律保障以及具体实现措施等,本课题希望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1] 转引自金波、丁华东、倪代川《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学习出版社,2014,第13页。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2014年5月4日,http://www.saac.gov.cn/zt/2014-05/04/content_44880.htm。

[3] 杨冬权:《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建设档案强国的纲领性指导文献——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体会》,2014年5月8日,http://www.zsda.gov.cn/plus/view.php?aid=355755。

[4] 《2013传媒中国百强:北京卫视、原创栏目〈档案〉双双获奖》,2014年5月8日,http://gb.cri.cn/42071/2013/09/15/6071s4254507.htm。

[5] 袁光:《〈档案穿越〉历史文化专版荣获江苏省“2012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中国档案报》2013年2月4日,总第2417期,第1版。

[6] 张姬雯:《“档案强国”战略实现路径的几点思考》,《档案与建设》2014年第3期。

[7] 詹锐:《如何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战略》,《浙江档案》2011年第9期。

[8] 黄凤平:《实施档案数字化战略提升云南档案服务能力服务富民强滇云南梦》,《云南档案》2013年第12期。

[9] 王良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机制的战略构建》,《中国档案》2013年第1期。

[10] 潘玉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应实施品牌战略》,《北京档案》2006年第6期。

[11] 台州市档案局:《实施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战略的实践与探索》,《浙江档案》2010年第11期。

[12] 浙江省档案局评估调研组:《以高标准引领规划实施——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分析》,《浙江档案》2013年第10期。

[13] 王小兰:《十二五期间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发展战略之我见》,《中国档案》2011年第2期。

[14] 陈乐人:《〈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读》,《北京档案》2011年第9期。

[15] 冯惠玲:《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6] 王英玮:《谈档案馆的“品牌”战略问题》,《浙江档案》2010年第5期。

[17] 周林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分析框架》,《档案》2013年第3期。

[18] 李音:《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2014-2018财政年度战略计划》,《浙江档案》2014年第5期。

[19] 丁枫:《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2007-2017年战略规划》,《中国档案》2007年第6期。

[20] 丁枫:《美国档案与文件局2004—2008年战略规划》,《中国档案》2005年第3期。

[21] 刘家真:《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局十年档案管理战略计划》,《湖北档案》1997年第5期。

[22] 章燕华、冯越男:《外国国家档案馆战略规划比较研究及启示》,《浙江档案》2015年第8期。

[23] 马海群:《国外档案战略规划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4期。

[24] 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4月7日,http://www.saac.gov.cn/news/2016-04/07/content_136280.htm。

[25] 章燕华、冯越男:《外国国家档案馆战略规划比较研究及启示》,《浙江档案》2015年第8期。

[26] ICA Strategic Direction 2008-2018.[2016-04-07]http://www.ica.org/3667/reference-documents/ica-strategic-direction-20082018.html.

[27] ICA Business Plan 2009-2010.[2016-04-07] http://www.ica.org/4096/reference-documents/business-plan-20082010.html.

[28] The Strategic Plan of NARA 1997-2007.[2016-04-07] The Strategic Plan of NARA 2006-2016:http://www.archives.gov/about/plans-reports/strategic-plan/.

[29]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Fiscal Year 2014-2018 Strategic Plan.[2015-01-26]. http://www.archives.gov/about/plans-reports/strategic-plan/.

[30] Living Information:The Vision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马海群:《英国国家档案馆信息公开项目对我国档案信息公开与服务的启示》,《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2期。

[31] For the Record. For Good.-Our Business Plan for 2011-15.[2015-01-26].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how-we-are-run/our-plans.htm.

[32] National Archives of UK. Archives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9. [2015-01-26].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archives-sector/archives-21-century.htm.

[33] National Archives of UK. Archives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action:refreshed 2012-15.[2015-01-26].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archives-sector/archives-21-century.htm.

[34] Corporate Plan 2009-2012.[2015-01-26]. http://www.naa.gov.au/Images/Corporate Plan2009-10to2011-12_tcm2-28444.pdf.

[35]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Corporate Plan 2014-15 to 2018-19.[2015-01-26]http://www.naa.gov.au/about-us/organisation/accountability/corporate-plan/index.aspx.

[36]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Business Plan 2007-2010.[2015-01-26].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BusinessPlan 2008-2011.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about-us/012-300-e.html.

[37]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Business Plan 2013-2016.[2015-01-26]. http://www.bac-lac.gc.ca/eng/about-us/business-plans/Pages/business-plan-2013-2016.aspx.

[38]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Report on Plans and Priorities(RPP)2015-2016.[2015-01-26]. http://www.bac-lac.gc.ca/eng/about-us/report-plans-priorities/rpp-2015-2016/Pages/rpp-2015-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