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唐朝黄帝篇(37)

文化

大历、贞元间,逐渐兴起了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文体革新运动。在此影响下,“唐传奇”小说创作也进入兴盛期。李适善属文,工于诗。因而“古文运动”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贞元二年(786年),科举新设“开元礼”科,考试形式为问义与试策。贞元年间,李适每逢寿诞之时,便会组织儒释道代表人物进行“三教论衡”。提倡辩难切磋,求同存异,促进三教调和。

民族、对外关系与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七月,李适诏令鸿胪寺:蕃客(泛指外国商旅)入京,各自穿本国的服装。八月,派太常少卿韦伦出使吐蕃,将吐蕃俘虏五百人送还,以示修好之意。

建中元年(780年)五月,李适派韦伦出使吐蕃。同年冬,吐蕃宰相论钦明思等人随韦伦入朝,并进献方物。

次年三月,李适派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

建中二年(781年),李适主动派使者谋求与吐蕃和好,诏书改“献”为“进”,“赐”为“寄”,“领取”为“领之”。以表示两国的对等地位。

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凤翔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大相尚结赞于清水(今GS省清水县)会盟,厘定两国边界。

贞元三年(787年)五月,尚结赞多次遣使求和,卑辞厚礼求和于河东节度使马燧。李适命大将浑瑊为吐蕃清水会盟使,后定盟于平凉川(今GS省PL市)。十月,唐蕃会盟,尚结赞埋伏大量士兵,图谋劫获浑瑊。最终浑瑊逃脱,会盟副使及唐朝将士多人被俘获。此后十余年,李适对吐蕃不谈合盟、不见蕃使、不接国书。

贞元十九年(803年)五月,吐蕃遣其臣论颊热入贡。

与回鹘

建中三年(782年)六月,李适任命李涵为入回纥吊祭使。

贞元三年(787年),回纥开始再次称臣于唐朝。

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唐朝与回纥和亲,以咸安公主(李适第八女)下嫁回纥长寿天亲可汗。李适册命可汗为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并允许其改族名为“回鹘”。

次年十二月,汨咄录长寿天亲昆伽可汗去世。次年,李适命鸿胪卿郭锋持节,册拜其子为爱登里逻汩没蜜施俱录毘伽忠贞可汗(忠贞可汗)。

回鹘派达北勒梅录将军前来,告知前任可汗逝世的消息。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回鹘可汗前来朝贺。

与南诏自贞元四年(788年)起,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与南诏即以书信往返商洽。贞元七年(791年),唐朝派南诏旧臣段义忠回南诏洽商。次年,韦皋致信南诏异牟寻,愿同南诏驱逐吐蕃于云岭之外,相互保卫,永为一家。异牟寻与清平官、大军将等密谋大计,一心归唐。次年,南诏派使臣由戎州、黔州、安南三路献表,愿归唐朝。李适赐异牟寻诏书,下令韦皋派使者到南诏安抚。贞元十年(794年),唐与南诏于点苍山神祠会盟,结束了两国四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唐册封异牟寻为王,赐“贞元册南诏印”。

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异牟寻前来朝贺。

贞元十四年(798年)十二月,异牟寻派遣使者前来祝贺正旦(元旦)。[63]贞元十六年(800年)正月,南诏进献《奉圣乐舞曲》,李适在麟德殿前观赏。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南诏派遣使者朝贡。

与大食

贞元元年(785年)四月,德宗执行李泌计策,特派宦官杨良瑶充任聘国使,由海路出使黑衣大食,进行盟好活动。贞元四年(788年)七月,杨良瑶回国后因功获封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贞元七年(791年)正月,黑衣大食遣使来朝。

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黑衣大食遣使含嵯、焉鸡、沙北三人来朝,都被赐封为中郎将,赏赐后送使归国。

其它

建中元年(780年)二月,日本国遣使朝贡。八月,东僰、乌蛮遣使前来朝贡。

贞元八年(792年)十二月,牂柯、室韦、靺鞨都遣使前来朝贡。

贞元九年(793年)七月,剑南西山羌的女国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邓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六国君王,亲自前来朝贡。李适授予他们官职俸禄,送其归国。

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剑南西山国女国王前来朝贺。贞元十六年(800年)四月,李适任命权知新罗国事金俊邕袭任开府检校太尉、鸡林州都督、新罗国王。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骠国国王派遣使者悉利移来朝贡,并献上骠国乐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日本国派遣使者朝贡。

历史评价

贾隐林:然陛下性灵太急,不能容忍,若旧性未改,贼虽奔亡,臣恐忧未艾也。

陆贽:陛下嗣位之初,务遵理道,敦行俭约,斥远贪饕。虽内库旧藏,未归太府,而诸方曲献,不入禁闱,清风肃然,海内丕变。近以寇逆乱常,銮舆外幸,既属忧危之运,宜增儆励之诚。臣昨奉使军营,出经行殿,忽睹右廓之下,榜列二库之名,戄然若惊,不识所以。何者?天衢尚梗,师旅方殷,痛心呻吟之声,噢咻未息;忠勤战守之效,赏赉未行。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情?窃揣军情,或生觖望,或忿形谤讟,或丑肆讴谣,颇含思乱之情,亦有悔忠之意。是知氓俗昏鄙,识昧高卑,不可以尊极临,而可以诚义感。

崔宁:圣上聪明英迈,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

杜黄裳: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

李吉甫:德宗自任圣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是使奸臣得乘间弄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