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唐朝黄帝篇(31)

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与贼百战,阖宗死事至四十六人”,立有大功,却在平乱之后被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宦官骆奉先逼迫,无法向朝廷申辩。于是在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派其子仆固玚攻打辛云京。李豫招抚不成,采纳刑部尚书颜真卿的建议,派长期任职朔方的郭子仪前往招抚朔方军将。仆固玚攻击败辛云京后受阻于榆次,最终被部下杀死。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声称李豫已经去世,再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三十万人来犯,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李豫急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此时仆固怀恩得暴病死于军中,郭子仪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大破吐蕃于灵武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上万人,夺回被吐蕃劫掠的男女百姓四千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绵延三百里内不绝。

优宠宦官,笃信释氏

李豫优宠宦官。凡宦官奉命出使四方,从不禁止其所求取,即使奉命恩赐妃族,回来后也问宦官所得多少。如果给宦官的财物少,李豫则认为是轻慢天子的使者,“由是中使公求赂遗,无所忌惮”。宰相常贮钱于阁中,每逢中使来赐一物,宣一旨,从未有空手回去的。若宦官出使州县,传送文书取货,“与赋税同,皆重载而归”。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倍受尊宠,权势甚至超过宰臣。

但是,李豫也能惩治飞扬跋扈的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先后遭诛贬。大历五年(770年)三月,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左监门卫大将军兼神策军使、内侍监鱼朝恩宠幸无比,势倾朝野,凌辱宰相。朝廷政事要是没有他参预,他则愤怒地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耶!”李豫知群臣皆怨恨他,便与宰相元载密谋,一次禁中宴会,会后将他留下,命侍卫把他缢死,对外则声称“朝恩受诏乃自缢”。

李豫在身边朝臣影响下,崇信佛教,为此供养大批僧人,兴修佛寺,劳民伤财,给国家财政造成了负担(详见“为政举措”目录)。

病重崩逝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初二,李豫病重,不到十天,已无法上朝。五月二十一日(6月10日),李豫命太子李适监国。同日夜间,李豫在长安大明宫紫宸内殿驾崩,享年五十四岁。八月,群臣上谥号为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实为“世宗”,改“世”为“代”以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十月,葬于元陵。十二月,祔于太庙。

为政举措

政治

诛除权臣,革除旧弊

李豫即位后,利用宦官程元振等削夺了被尊为“尚父”的权宦李辅国的权力,进封其为博陆王,李辅国被迫致仕,不久被“盗”刺杀(据说为李豫倚信的宰相元载所指使[16])[10]。随后,程元振统领禁军,谗害朝臣,大失人心。后来,李豫根据太常博士柳伉的建言,将程元振削官、放归田间,后流放溱州。

大历五年(770年),李豫又与元载密谋,诛除权倾朝野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元载得势后,专权跋扈,专营私产,引起李豫不满。大历十二年(777年),李豫定计,命左金吾大将军吴凑逮捕元载,将其诛杀[102]。宋人苏辙称赞李豫“去三大奸如杀犬羊”,能使“中外不惊,上下厌服”。[7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李豫深受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思想的影响,擅用帝王权术:“李辅国恶已极而杀矣,程元振恶已极而流矣,鱼朝恩恶已极而诛之俄顷矣;假手元载以杀朝恩,复纵元载以极其恶,而载又族矣。”

元载死后,李豫任命素有清名的杨绾拜相,企图借其革除旧弊。而杨绾为相,也使得朝中权贵铺张浪费的行收敛,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杨绾在相位不到数月,便为人心所归,但他因身患重病,不久便逝世。李豫深受打击,痛惜地说:“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我杨绾之速也!”

用人处政,改革选制

李豫不信宦官中伤,坚持起用郭子仪,成功抵御吐蕃入侵。但他也有用非其人之处。就他任用的宰相而言,先任用的宰相元载,专擅朝政,贪赃枉法,贿赂公行;晚年又以宰相常衮当国,虽杜绝贿赂,用人却无所鉴别,贤愚同滞。有的同僚找他商量事务稍稍频繁,常衮就称其人为“踏伯”(冗沓之人)。京师人为之编写一首打油诗嘲讽道:“常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崔祐甫也指责朝政说:“朝廷中上下昏昧,善恶不分。本来是清廉严峻的官府,如今变成了鼠辈们养尊处优之地,这怎能有助于政事呢?”这不能不说是李豫用人的失误之处。

不过,李豫处理政事有时还很认真。大历十二年(777年)十月,京兆尹黎干奏说水灾损害农田三万一千顷,而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却说损害不多。兼渭南县令刘藻曲附韩混,也声称部内土地未受水灾。李豫不信,派出御史赵计检查渭南受灾情况,赵计也阿附韩混,说未受灾。李豫说:“水旱灾祸都是均衡的,不应该渭南独自免灾。”于是再命御史朱敖去复查,朱敖上奏说渭南受灾面积为三千顷。代宗感叹说:“县令的职责是抚治百姓,没有受损也应该说受损,受损却不奏报,怎有体恤百姓疾苦之意呢!”遂将刘藻、赵计贬官。

对皇亲国戚,他要求尚严,不容戚属违法乱纪。大历四年(769年)七月,皇姨弟薛华因酒色私忿杀死三人,并将尸体丢在井下,以掩盖其罪恶。事发后,李豫将薛华拘捕入狱,诏令赐其自尽。[45]一年大早,京兆尹黎干根据百姓的要求,奏请代宗下令拆除泾河的水磨,以利农田灌溉。升平公主和驸马郭暧家在泾河也建有水磨,升平公主请求父皇下令予以保留。李豫说:“我下此诏是为了苍生,你应当做众贵戚的表率!”于是升平公主即日便派人拆除了泾河的八十处水磨,时人传为佳话。

李豫在位时,还对选制进行变革。宝应二年(763年),他命尚书左丞杨绾知东京选,礼部侍郎贾至知东都举。史称“两都分举选,自此始也”。

怀柔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