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汉城之变与东硖石谷之战

汉城之变

发生在唐昭宗天复元年的历史事件

唐昭宗天复元年,遥辇氏最后一个可汗痕德夷初立,耶律阿保机被推为夷离堇,以后担任对外征讨的军事统帅。

名称

汉城之变

参战方

契丹,邻近部族

结果

部族获胜

发生时间

唐昭宗天复元年

事件背景唐昭宗天复元年,遥辇氏最后一个可汗痕德夷初立,耶律阿保机被推为夷离堇,以后担任对外征讨的军事统帅。他率领契丹的军队,连年展开对邻近部族的大举掠夺,连破室韦、于厥、奚,俘获大量人和牧畜。天复二年(公元902年)阿保机率四十万大军越过长城,南掠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其户三百,904年进攻黑车子室韦。905年,阿保机率骑兵七万与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会盟云州,阿保机与李克用相约进攻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阿保机连拔数州。以后又派兵进讨奚及东北女真族。通过连年对外征讨,掠回大量人口和牧畜,这些都成了耶律氏贵族的财富,这样使阿保机实力迅速强大。在所俘的各族人户中,大部分为汉人,当时还有不少幽、涿等州人民因不堪忍受当时藩镇割据势力的剥削压迫,纷纷逃往长城以北的契丹地区。阿保机利用汉人建筑城郭,在城内从事手工业,城外开展农牧业生产。汉人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帮助阿保机对契丹内部社会制度的建立,以及如何利用汉人的生产劳动、生产技术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唐朝灭亡的907年,阿保机被选为大人,取代了遥辇氏,成为契丹族强有力的首领。在他担任可汗的几年里,统治疆域迅速扩张。在平定“诸弟之乱”中阿保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叛乱势力击溃后,其它部族中的反对派仍然就契丹三年选汗以次相代的习俗,举起原始民主选举的旗帜,强令阿保机接受罢免。阿保机在任可汗的第九年迫于这种形势,交出了象征可汗权力的旗鼓,率领所部的汉人和家庭成员来到濡水流域,仿幽州(BJ)建立城郭,是为“汉城”。汉城有盐铁之利,其地可种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经过几年的治理,汉城一派康泰,汉人不思南归。过程阿保机深知汉人的作用,采纳了妻子述律的计策,派人造访诸部大人,“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大人听阿保机所言有理,相约赶着大队的牛驮着酒到盐池犒赏阿保机。诸部大人毫无警觉地到来,使阿保机非常高兴,他自然是摆席,诸部大人豪饮酒酣,埋伏在外的汉人士兵一拥而上,尽杀诸部大人。经过这样的斗争,阿保机终于稳定了统治地位。评价阿保机利用战争掠夺财富,使他的部族壮大。他超越最初的种族隔离,大胆任用汉人,使其富强而不思南归,进而巩固了他的政权。阿保机与秦皇汉武相比,跻身于他们的行列是当之无愧的。阿保机建立了辽国,使中国北部的经济发展具有了历史上空前的规模,在偏僻、贫穷的地域内与尽天下富庶的中原王朝抗衡一百多年。

东硖石谷之战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发生的战役

东硖石谷之战是指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在唐与契丹、奚等之战的初期,契丹首领孙万荣率军在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歼灭唐清边道总管王孝杰所率先锋的作战。

名称

东硖石谷之战

发生时间

697年

地点

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

参战方

唐,契丹

结果

契丹获胜

主要指挥官

孙万荣,王孝杰

战争经过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并令山东(太行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以右武威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大军总管,率军进讨契丹。这时,DTZ默啜可汗请作武后之子,并为其女儿求婚,同时要求归还突厥降户,愿率其众讨伐契丹。武后遂册授默啜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十月二十二日,契丹首领李尽忠卒,其妻兄孙万荣代领其众。默啜乘机突袭松漠都督府(治今内蒙古WNTQ西北),俘尽忠、万荣妻、子而去。万荣收集余众,军势复振,即派部将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率骑南进,攻克冀州(治今河北冀县),杀刺史陆宝积,屠吏民数千人。继而进攻瀛州(治今河北河间)属县,使河北大为震动。武则天急令夏官尚书王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率军18万(一说17万,另一说7万),讨伐契丹。《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又令夏官尚书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领兵七万以继之。”神功元年(697年)三月,王孝杰部行至东硖石谷,与契丹军相遇。因道路险隘,王孝杰率少量精锐作为先锋,前进。孙万荣令契丹军佯退,诱敌深入。王孝杰且战且进,在将出山谷时整队布置方阵。这时孙万荣令契丹军立即回军反击,四面围攻,唐(周)军主力后援没有来,王孝杰以少打多,营中溃乱,王孝杰堕谷而死,所率先锋死亡殆尽。

此战,王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锋”“深入寇境,以少御众”“虏甚众”,深入敌境以少打多,兵数远少于孙万荣。王孝杰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无后继”“后援不至”,说明苏宏晖没有率领大军主力前去支援王孝杰。最终王孝杰率领的少量先锋死亡殆尽,而唐(周)军主力没有全军覆没。

武攸宜军在渔阳(今天津蓟县)闻孝杰败没,不敢进。万荣遂乘胜进兵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攻陷城邑,剽掠吏民。武攸宜派兵进击,亦不能克。后续后突厥乘契丹后方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契丹新城,尽俘契丹老弱妇女而归,并使乙冤羽驰报孙万荣。孙万荣此时正与唐(周)军相持,忽闻新城有失,慌恐不安,众心离散。附于契丹的奚人也乘机背离契丹。唐(周)军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族兵众击其后,部将何阿小、李楷固、骆务整都被俘,契丹军大溃,孙万荣帅只得轻骑数千东逃。六月三十日(公元697年5月25日),武周前军总管张九节率兵于中道阻击,孙万荣穷蹙,家奴杀孙万荣,投降于张九节,孙万荣的首级被唐(周)朝张九节传送到唐朝东都洛阳。孙万荣余众投降于突厥。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则天派李锴固、骆务整率军攻打契丹余党,悉平之。《资治通鉴》记载:奚人叛万荣,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兵击其后,获其将何阿小。万荣军大溃,帅轻骑数千东走。前军总管张九节遣兵邀之于道,万荣穷蹙,与其奴逃至潞水东,息于林下,叹曰:“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奴斩其首以降,枭之四方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