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新朝和武周合集(11)

北方

(突厥)在北方,東突厥在唐太宗時期被滅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骨咄祿糾眾七百反叛唐朝,建立後突厥政權[105],很快攻陷漠北,連年侵犯唐朝邊境,勢力趨於壯大,於是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長壽三年(694年)二月,王孝傑大破突厥軍三萬余人;臘月,突厥默啜可汗侵犯靈州,被右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擊敗。天冊萬歲元年(695年)正月,武則天又派王孝傑出兵攻打後突厥,十月,默啜遣使歸降武周,被冊封為歸國公、左衛大將軍。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默啜「請為太后(武則天)子」,自率部眾「為國討契丹」。因助平契丹有功,受封「立功報國可汗」。默啜曾請求將自己的女兒嫁於武則天的兒子,聖歷元年(698年)六月,武則天命內侄武延秀前往突厥納默啜之女為妾,默啜因為武延秀並非皇室諸王,大怒,不但不允婚,反而將其拘留。默啜圍困趙州,武則天命皇太子李顯募兵,狄仁傑領兵出征討伐突厥[78]。默啜得知武周主力將發,便自五回道撤退,狄仁傑率軍十萬追擊,至趙州時,默啜已經撤回漠北。狄仁傑安撫有方,使河北重歸安定,大足元年(701年),默啜再度犯邊,武則天命相王李旦為天兵道元帥,統帥諸軍抵御。但周軍尚未出發,突厥便已撤軍。長安三年(703年),默啜遣使至武周,「請以女妻皇太子之子」,獲武則天允准。隨後,默啜再派遣大酋移力貪汗入朝,獻馬千匹及方物不等,以謝許親之意。武則天在宿羽台設宴款待。

東北

长寿三年(694年)正月,东北的室韦叛乱,武则天派李多祚将其击破。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陷并占据营州,十日间集结了数万军队,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武则天又多次派兵讨伐,前后历时十三个月,叛乱得以平定。圣历二年(699年),契丹余党作乱,武则天派李楷固、骆务整出兵讨伐,完全将其平定。

历史评价

唐及五代

骆宾王:“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佚名:“神皇圣氏,生于文王……穆氏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庾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八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千龄所钟,万国攸向;俗彼仁礼,家怀孝让;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于天;本技百代.福祚万年……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神谋独河图洛书,龟背龙胸;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既营大室,爰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如天之寿,于万斯龄;黄山海水,蒲昌沙场;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凋伤;四人忧忧,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既抚既育,或引或将;昔靡单夸,今日重裳:春兰秋菊,无绝斯芳。”

宋之问:“我金轮圣神皇帝垂妙觉,抚鸿勋,出轩宫而镇紫微,卷翚衣而袭元衮,释罘祝网,万族咸宁。革故维新,五刑不用,润玉律而含元气,转金浑而调顺晷。”

崔融:“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

陈贞节等:“则天太后总禁闱之政,藉轩台之威,属皇室中圮之期,蹑和熹从权之制。”

沈既济:“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陆贽:“后收人心,擢才俊,当时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李绛:“后命官猥多,而开元中名臣多出其选。”

刘昫、赵莹等: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鲁宗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欧阳修:“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

司马光:“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洪迈:“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