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痫第三中风附 论三首 候痫法一首 方十三首 灸法二十三首

⑤ 中风附 原无,据本书目录补。
论曰:少小所以有痫病及痉病者,皆由脏气不平故也。新生即痫者,是其五脏不收敛,血气不聚,五脉不流,骨怯不成也,多不全育。其一月四十日以上至期岁 而痫者,亦由乳养失理,血气不和,风邪所中也。病先身热,掣疭惊啼叫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病在六腑,外在肌肤,犹易治也。病先身冷,不惊掣,不啼呼,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病在五脏,内在骨髓,极难治也。病发身软时醒者,谓之痫也;身强直,反张如弓,不时醒者,谓之痉也。诸反张,大人脊下容侧手,小儿容三指者,不可复治也。凡脉浮之与沉,以判其病在阴阳表里耳,其浮沉,复有大小滑涩虚实迟快诸证,各依脉形为治。《神农本草经》说:小儿惊痫有一百二十种,其证候微异于常,便是痫候也。初出腹,血脉不敛,五脏未成,稍将养失宜,即为病也,时不成人,其经变蒸之后有病,余证并宽,惟中风最暴卒也。小儿四肢不好,惊掣,气息小异,欲作痫,及变蒸日满不解者,并宜龙胆汤也。凡小儿之痫有三种,有风痫,有惊痫,有食痫。然风痫惊痫时时有耳,十人之中未有一二是食痫 者。凡是先寒后热发者,皆是食痫也。惊痫当按图 灸之;风痫当与猪心汤;食痫当下乃愈,紫丸佳。凡小儿所以得风痫者,缘 衣暖汗出,风因入也。风痫者,初得之时,先屈指如数,乃发作者,此风痫也;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乃发作者,此惊痫也。惊痫微者,急持之,勿复更惊之,或自止也;其先不哺乳,吐而变热,后发痫,此食痫,早下则瘥,四味紫丸逐癖饮最良,去病速而不虚人。赤丸 本无赤丸方,诸医方并无。按此服四味紫丸不得下者,当以赤丸,赤丸瘥快,疾重者,当用之。今次后癖结胀满篇中弟一方,八味名紫双丸者,用朱砂色当赤,用巴豆又用甘遂,比紫丸当瘥,疑此即赤丸也瘥快,病重者当用之。凡小儿不能乳哺,当与紫丸下之。小儿始生,生气尚盛,但有微恶,则须下之,必无所损,及其愈病,则致深益,若不时下,则成大疾,疾成则难治矣。凡下,四味紫丸最善,虽下不损人,足以去疾。若四味紫丸不得下者,当以赤丸下之,赤丸不下,当倍之。若已下而有余热不尽,当按方作龙胆汤,稍稍服之,并摩赤膏。 方见此篇末。风痫亦当下之,然当以猪心汤下之。惊痫但按图灸之及摩生膏, 方见此篇末。不可大下 也。何者,惊痫心气不定 一作足,下之内虚,益令甚尔。惊痫甚者,特为难治,故养小儿,常慎惊,勿令闻大声,抱持之间,当安徐勿令怖也。又天雷时,当塞儿耳,并作余细声以乱之也。凡养小儿,皆微惊以长血脉,但不欲大惊,大惊乃灸惊脉。若五六十日灸者,惊复更甚,生百日后灸惊脉乃善。儿有热不欲哺乳,卧不安,又数惊 ,此痫之初也,服紫丸便愈,不愈,复与之。儿眠时小惊者,一月辄一以紫丸下之,减其盛气,令儿不病痫也。儿立夏后有病,治之慎勿妄灸,不欲吐下,但以除热汤浴之,除热散粉之, 除热汤散见下篇伤寒条中。除热赤膏摩之。又以膏涂脐中,令儿在凉处,勿禁水浆,常以新水饮之。小儿衣甚薄,则腹中乳食不消,不消则大便皆醋臭,此欲为癖 之渐也,便将紫丸以微消之。服法先后少起,常令大便稀,勿大下也,稀后便渐减之,不醋臭,乃止药也。凡小儿冬月下无所畏,夏月下难瘥。然有病者,不可不下,下后腹中当小胀满,故当节哺乳数日,不可妄下。又乳哺小儿,常令多少有常剂,儿渐大,当稍稍增之。若减少者,此腹中已有小不调也,便微服药,勿复哺之,但当与乳,甚者十许日,微者五六日止,哺自当如常。若都不肯食哺,而但欲乳者,此是有癖,为疾重,要当下之。不可不下,不下则致寒热,或吐而发痫,或更致下痢,此皆病重,不早下之所为也,此即难治矣。但先治其轻时,儿不耗损而病速愈矣。凡小儿屎黄而臭者,此腹中有伏热,宜微将服龙胆汤;若白而醋者,此挟宿寒不消也,当服紫丸。微者少与药,令内消,甚者小增药,令小下,皆复节乳哺数日,令胃气平和。若不节乳哺,则病易复,复下之则伤其胃气,令腹胀满,再三下之尚可,过此伤矣。凡小儿有癖,其脉大必发痫,此为食痫,下之便愈,当审候掌中与三指脉,不可令起,而不时下,致于发痫,则难疗矣。若早下之,此脉终不起也。脉在掌中尚可早疗,若至指则病增也。凡小儿腹中有疾生,则身寒热,寒热则血脉动,动则心不定,心不定则易惊,惊则痫发速也。
⑥ 期岁 周岁。按“期”,一周年。《说文解字注笺》:“日月之行……十二月则一周天而复会于故处,谓之期,是为一年。”
① 食痫 原作“风惊”,据《千金翼方》卷十一•养小儿改。
② 按图 “按”原作“桉”,据元本、明本、道藏本、四库本改。按“桉”,与“案”同。《字汇•木部》:“桉,同案。”又,“案”,通“桉”。《说文通训定声•乾部》:“案,假借为按。”
③ 缘 因为。《玉篇•糸部》:“缘,因也。”
④ 大下 《千金翼方》卷十一•养小儿作“下”一字。
① 数惊 孙本“数”作“欲”。
② 癖 病名。因饮食不节,寒痰凝聚,气血瘀阻,气血痰食与寒邪相搏而致。症见痞块生于两胁,时痛时止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癖候及卷四十七•癥瘕癖结候。
候痫法
夫痫,小儿之恶病也,或有不及求医而致困者也。然气发于内,必先有候,常宜审察其精神,而采其候也。
手白肉鱼际脉黑者,是痫候;鱼际脉赤者,热。
脉青大者,寒;脉青细,为平也。
鼻口干燥,大小便不利,是痫候。
眼不明,上视喜扬 ,是痫候。
① 上视喜扬 谓目睛上视。“扬”原作“阳”,今改。按“阳”,通“扬”。上扬。《周礼•考工记•梓人》孙诒让正义:“阳与扬通。”
耳后完骨 上有青络盛,卧不静,是痫候。青脉刺之,令血出也。
② 完骨 骨名。指耳后之颞骨乳突。
小儿发逆上,啼笑 面暗,色不变,是痫候。
③ 啼笑 《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将息衣裳厚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笑”作“哭”。
鼻口青,时小惊,是痫候。
目闭青,时小惊,是痫候。
身热,头常汗出,是痫候。
身热,吐 而喘,是痫候。
身热,目时直视,是痫候。
卧惕惕而惊,手足振摇,是痫候。
卧梦笑,手足动摇,是痫候。
噫气下而妄怒 ,是痫候。
④ 噫气下而妄怒 谓嗳气频作,止则妄自发怒。“噫”原作“意”,今改。按“意”,同“噫”。嗳气。《灵枢经•口问》张景岳注:“噫,嗳气也。”“下”,止,结束。《新唐书•仪卫志上》:“朝罢……内外仗队,七刻乃下。”
咽乳不利,是痫候。
目瞳子卒大,黑于常,是痫候。
喜欠,目上视,是痫候。
身热,小便难,是痫候。
身热,目视不精 ,是痫候。
① 目视不精 谓双目视物不明。按“精”,明亮。《广韵•靖韵》:“精,明也。”
吐痢不止,厥痛时起,是痫候。
弄舌摇头,是痫候。
以上诸候二十条,皆痫之初也。见其候,便爪 其阳脉所应灸,爪之皆重手,令儿骤啼,及足绝脉,亦依方与汤。直视瞳子动,腹满转鸣,下血,身热,口噤不得乳,反张脊强,汗出发热,为卧不寤 ,手足掣疭,喜惊,凡八条,痫之剧者也。如有此,非复汤爪所能救,便当时灸。
② 爪(zhǎo 找) 掐。《说文解字•爪部》:“爪, 也。”段玉裁注:“ ,持也。”王筠释例:“而以爪为持则似误。爪俗作抓,把搔其义也。”
③ 为卧不寤 谓昏睡不醒。“寤”原作“悟”,今改。按“悟”,通“寤”。《说文通训定声•豫部》:“悟,假借为寤。”
论曰:若病家始发,便来诣师 ,师可诊候,所解为法,作次序治之,以其节度首尾取瘥也。病家已经杂治无次序,不得制病,病则变异其本候后,师便不知其前证虚实,直依其后证作治,亦不得瘥也。要应精问察之,为前师所配,依取其前踪迹以为治,乃无逆耳。前师处汤,本应数剂乃差,而病家服一两剂未效,便谓不验,以后更问他师,师不寻前人为治寒温次序,而更为治,而不次前师治则弊也,或前已下之,后须平和疗以接之,而得瘥也;或前人未下之;或不去者;或前治寒温失度,后人应调治之,是为治败病,皆须邀射 之,然后免耳,不依次第及不审察,必及重弊也。
④ 诣(yì 易)师 到医师处(求治)。按“诣”,前往。《玉篇•言部》:“诣,往也,到也。”
⑤ 邀射 谋求。此谓尽力调治。按“邀”,谋求。《龙龛手鉴•辵部》:“邀,求也。”“射”,追求。《管子•国蓄》:“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平。”
龙胆汤
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大吐 者。若已能进哺,中食实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客人鬼气,并诸惊痫,方悉主之。十岁以下小儿皆服之,小儿龙胆汤第一,此是新出腹婴儿方。若日月长大者,以次依此为例。若必知客忤及有鬾气 者,可加人参当归,各如龙胆多少也。一百日儿加三铢,二百日儿加六铢,一岁儿加半两,余药皆准耳。
① 鬾(qí 奇)气 病证名。旧以为鬼神作祟而致,症见寒热往来,面黄形瘦,发焦腹胀等。按“鬾”,小儿鬼。《说文解字•鬼部》:“鬾,小儿鬼。”详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被鬾候。
龙胆 钓藤皮  柴胡 黄芩 桔梗 芍药 茯苓 一方作茯神 甘草 各六铢 蜣螂 二枚 大黄 一两
② 钓藤皮 即钩藤皮。
上十味 ,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为剂也。服之如后节度。药有虚实,虚药宜足数合水也。儿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为三服;儿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为三服;儿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为三服;儿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为三服;儿生三十日至四十日,尽以五合,为三服;皆得下即止,勿复服也。
大黄汤
治少小风痫,积聚,腹痛夭矫 ,二十五痫方。大黄 人参 细辛 干姜 当归 甘皮 各三铢
③ 腹痛夭矫 谓腹痛较甚,使身体屈曲不舒。按“夭矫”,又作“夭挢”,屈曲貌,即偃蹇。《广雅》王念孙疏证:“夭挢谓之偃蹇,故屈曲亦谓之偃蹇。”
上六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四合,服如枣许,日三。
白羊鲜汤
治小儿风痫,胸中有疾方。
上八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分五服,日三。若服已尽而痫不断者,可更加大黄钓藤各一铢,以水渍药半日,然后煮之。
白羊鲜 三铢 蚱蝉 二枚 大黄 四铢 甘草 钓藤皮 细辛 各二铢 牛黄 如大豆四枚 蛇蜕皮 一寸
④ 白羊鲜 即白鲜皮。
增损续命汤
治小儿卒中风,恶毒,及久风,四肢角弓反张不随,并 ,僻不能行步 方。
(duǒ 躲 (xuē 薛) 也作“亸曳”。谓肢体弛缓,下垂无力。按“ ”,下垂。《字汇补•身部》:“ ,垂也。”“ ”,当作“曳”,困顿。《后汉书•冯衍传》李贤注:“曳,犹顿也。”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一•风亸曳候。
② 僻不能行步 谓肢体歪斜不遂,不能行走。按“僻”,歪斜。《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枳茹,渍酒服,治中风身直,及口僻目斜。”
麻黄 甘草 桂心 各一两 芎  葛根 升麻 当归 独活 各十八铢 人参 黄芩 石膏 各半两 杏仁 二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煮麻黄,去上沫,乃纳诸药,煮取一升二合。三岁儿分为四服,一日令尽。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石膏汤
治小儿中风,恶痱不能语,口眼了戾 ,四肢不随方。
③ 口眼了戾 谓口眼部肌肉抽搐拘急。按“了戾”,即“缭戾”,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此谓屈曲。《酉阳杂俎•续集八•支动》:“野牛高丈余,其头似鹿,其角了戾。”
石膏 一合 麻黄 八铢 甘草 射干 桂心 芍药 当归 各四铢 细辛 二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三升半先煮麻黄三沸,去上沫,纳余药煮取一升,三岁儿分为四服,日三。
治少小中风,状如欲绝汤方
大黄 牡蛎 龙骨 栝蒌根 甘草 桂心 各十二铢 赤石脂 寒水石 各六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内药重半两,煮再沸,绞去滓。半岁儿服如鸡子大一枚,大儿尽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药无毒,可服,日二。有热加大黄;不汗加麻黄;无寒水石,朴消代之。
治少小中风,手足拘急, 二物石膏汤方。
石膏 如鸡子大一块,碎 真朱 一两
上以水二升煮石膏五六沸,纳真朱,煮取一升,稍稍分服之。
治少小中风,脉浮发热,自汗出,项强,鼻鸣干呕, 桂枝汤
桂心 一两 甘草 一两 芍药 一两 大枣 四枚 生姜 一两
上五味 咀三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此方与伤寒篇中方相重
治少小新生中风, 二物驴毛散
驴毛 一把,取背前交脊上会中,拔取如手拇指大一把 麝香 二豆大
上以乳汁和,铜器中微火煎,令焦熟出,末之。小儿不能饮,以乳汁和之,苇筒贮,写 著咽中,然后饮乳,令入腹。
① 写 放置。《说文解字•宀部》:“写,置物也。”
茵芋丸
治少小有风痫疾,至长不除,或遇天阴节变便发动,食饮坚强 亦发,百脉挛缩,行步不正,言语 不便者,服之永不发方。
② 食饮坚强 谓饮食物生冷坚硬,不易消化。
茵芋叶  铅丹 秦艽 钓藤皮 石膏 杜蘅 防葵 各一两 昌蒲 黄芩 各一两半
③ 茵芋叶 即茵芋,为芸香科植物茵芋的茎叶。
松萝 半两 蜣螂 十枚 甘草 三两
④ 松萝 药名,为松萝科植物长松萝、破茎松萝的丝状体。性味苦甘平,能清肝化痰,止血,解毒,主治头痛目赤,咳嗽痰多,外伤出血等。
上十二味末之,蜜丸如小豆大。三岁以下服五丸,三岁以上服七丸,五岁以上服十丸,十岁以上可至十五丸。
镇心丸
治小儿惊痫百病,镇心气方。
银屑 十二铢 水银 二十铢 牛黄 六铢 大黄 六分 茯苓 三分 茯神 远志 防己 白敛 雄黄 人参 芍药 各二分 防葵 铁精  紫石英 真朱 各四分
⑤ 铁精 药名,为炼铁炉中的灰烬。性味辛苦平,能镇惊安神,消肿解毒,主治惊痫,心悸等。
上十六味,先以水银和银屑如泥,别治诸药和丸。三岁儿如麻子二丸,随儿大小增之。一方无牛黄一味。
治少小心腹热,除热, 丹参赤膏
丹参 雷丸 芒消 戎盐 大黄 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苦酒半升浸四种一宿,以成炼猪肪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乃纳芒消,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用丹参雷丸,亦佳。
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 五物甘草生摩膏
甘草 防风 各一两 白术 二十铢 雷丸 二两半 桔梗 二十铢
咀,以不中水猪肪一斤煎为膏,以煎药,微火上煎之,消息视稠浊,膏成去滓,取如弹丸大一枚,炙手以摩儿百过 ,寒者更热,热者更寒。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风。
① 过 遍,次。《素问•玉版论要》王冰注:“过,谓遍也。”
灸法
论曰: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 。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脉 ,因喜成痫。河洛关中 ,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有噤者,舌下脉急,牙车筋急。其土地寒,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也。吴蜀 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于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得,无有夭横也。小儿惊啼,眠中四肢掣动,变蒸未解,慎不可针灸爪之,动其百脉,仍因惊成痫也,惟阴痫噤痉可针灸爪之。凡灸痫,当先下儿使虚,乃承虚灸之,未下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通,杀人。痫发平旦者,在足少阳;晨朝发者,在足厥阴;日中发者,在足太阳 ;黄昏发者,在足太阴 ;人定发者,在足阳明;夜半发者,在足少阴
② 逆针灸之 谓其病未至,而依发病规律,事先针灸以预防之。按“逆”,未至而迎之。《论语•宪问》集注:“逆,未至而迎之也。”
③ 五脉 谓五脏之脉。《素问•宣明五气》:“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④ 河洛关中 河洛地区与关中地区。按“河洛”,黄河与洛水。因指该流域地区。“关中”,地区名。因秦都咸阳,汉都长安,习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
⑤ 吴蜀 吴地与蜀地。按“吴”,周太王子太伯、仲雍避位出走,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东南),后世迁于吴(今江苏苏州)。因称其地为吴,后泛指东南一带地区。“蜀”,本为国名,秦惠文王更元后九年,遣司马错伐蜀,灭之,因置其地为郡。后指四川地区。
① 足太阳 孙本作“手太阳”。
② 足太阴 孙本作“足太阳”。
③ 足少阴 孙本作“足少阳”。
上痫发时病所在,视其发早晚,灸其所也。
痫有五脏之痫,六畜之痫,或在四肢,或在腹内,审其候,随病所在灸之,虽少必瘥,若失其要,则为害也。
肝痫之为病,面青,目反视,手足摇 灸足少阳厥阴各三壮。
心痫之为病,面赤,心下有热,短气息微数 灸心下第二肋端宛宛中,此为巨阙也。又灸手心主及少阴各三壮。
脾痫之为病,面黄腹大,喜痢 灸胃脘 三壮,夹胃脘旁灸二壮,足阳明太阴各二壮。
④ 胃脘 经穴名。即中脘(穴)。属任脉,为胃之募穴,又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上四寸。(据本书卷十一•坚癥积聚:“胃脘……穴在巨阙下二寸。”)“脘”原作“管”,今改。按“管”,穴道,腧穴。《庄子•人间世》:“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成玄英疏:“管,五脏腧也。”又,“管”字从竹,官声;“脘”字从肉,完声;上古音韵均属元部韵;中古音韵均为古满切,上缓见;故“管”通“脘”。
肺痫之为病,面目白,口沫出 灸肺俞 三壮,又灸手阳明太阴各二壮;
⑤ 肺俞 《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将息衣裳厚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作“肝俞”。
肾痫之为病,面黑,正直视不摇如尸状 灸心下二寸二分三壮,又灸肘中动脉各二壮,又灸足太阳少阴各二壮。
膈痫之为病,目反,四肢不举 灸风府,又灸顶上鼻人中下唇承浆,皆随年壮。
肠痫之为病,不动摇 灸两承山,又灸足心两手劳宫,又灸两耳后完骨,各随年壮,又灸脐中五十壮。
上五脏痫证候。
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 灸项风府脐中二壮。病在腹中,烧马蹄,末,服之良。
牛痫之为病,目正直视,腹胀 灸鸠尾骨及大椎各二壮。烧牛蹄,末,服之良。
羊痫之为病,喜扬目吐舌 灸大椎上三壮。
猪痫之为病,喜吐沫 灸完骨两旁各一寸七壮。
犬痫之为病,手屈拳挛 灸两手心一壮,灸足太阳一壮,灸肋户一壮。
鸡痫之为病,摇头反折,喜惊自摇 灸足诸阳各三壮。
上六畜痫证候。
小儿暴痫 灸两乳头,女儿灸乳下二分。
治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 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
又灸当腹度取背,以绳绕颈下至脐中竭,便转绳向背顺脊下行,尽绳头,灸两旁各一寸五壮。
若面白,啼声色不变,灸足阳明太阴。
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取之法:横度口尽两吻际,又横度鼻下,亦尽两边,折去鼻度半,都合口为度,从额上发际上行度之,灸度头一处,正在囟上未合骨中,随手动者是,此最要处也;次灸当额上入发二分许,直望鼻为正;次灸其两边,当目瞳子直上入发际二分许;次灸顶上回毛中;次灸客主人穴,在眉后际动脉是;次灸两耳门,当耳开口则骨解 开动张陷是也;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一法大人当耳上横三指,小儿各自取其指也;次灸两耳后完骨上青脉,亦可以针刺令血出;次灸玉枕,项后高骨是也;次灸两风池,在项后两辕动筋 外发际陷中是也;次灸风府,当项中央发际,亦可与风池三处,高下相等;次灸头两角,两角当回毛两边起骨是也。
① 骨解 骨缝。按“解”,物体相连接处,此谓缝隙。《玉篇•角部》:“解,接中也。”
② 两辕动筋 谓项后两大筋。按“辕”,车辕。用喻项后筋肉。
上头部凡十九处,儿生十日可灸三壮,三十日可灸五壮,五十日可灸七壮。病重者具灸之,轻者惟灸囟中风池玉枕也。艾使熟,炷令平正著肉,火势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著肉,徒灸多炷,故无益也。
若腹满短气转鸣,灸肺募,在两乳上第二肋间宛宛中,悬绳取之,当瞳子是;次灸膻中;次灸胸堂;次灸脐中;次灸薜息,薜息在两乳下,第一肋间宛宛中是也;次灸巨阙,大人去鸠尾下一寸,小儿去脐作六分分之,去鸠尾下一寸是也。并灸两边;次灸胃脘;次灸金门,金门在谷道前囊之后,当中央是也,从阴囊下度至大孔前,中分之。
上腹部十二处,胸堂巨阙胃脘,十日儿可灸三壮,一月以上可五壮,阴下缝中可三壮,或云随年壮。
若脊强反张,灸大椎,并灸诸脏俞及督脊上当中,从大椎度至穷骨 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
① 穷骨 骨名。即骶骨。《灵枢经•癫狂》:“穷骨者,骶骨也。”
上背部十二处,十日儿可灸三壮,一月以上可灸五壮。
若手足掣疭惊者 灸尺泽,次灸阳明,次灸少商,次灸劳宫,次灸心主,次灸合谷,次灸三间,次灸少阳。
上手部十六处,其要者阳明,少商,心主,尺泽,合谷,少阳也,壮数如上。
又灸伏兔,次灸三里,次灸腓肠,次灸鹿溪,次灸阳明,次灸少阳,次灸然谷。
上足部十四处,皆要可灸,壮数如上。
手足阳明,谓人四指,凡小儿惊痫皆灸之,若风病大动,手足掣疭者,尽灸手足十指端,又灸本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