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成功有很多种

——不要为成功设定标准

哈佛告诉你

成功不是追求的终点,在获得一个个小成功后,大成功才会向你招手,之后大成功又成为小成功……如果我们将成功定位于满足吃喝玩乐的人生需求,那么,这种成功毫无意义。追求成功,是在追求自己的意愿。成功与否,需要你用心去聆听。

成功没有止境

最甘美的成功,只有从未成功的人最知道。

——狄更斯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这是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的仪式。这个徒弟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终于在武林中出人头地。

“在授予你黑带之前,你必须接受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

“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他以为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练拳。

宗师说:“你必须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徒弟答道:“是我习武的结束,是我辛苦练功应该得到的奖励。”

武学宗师等待着他再说些什么,显然他不满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开口了:“你还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1年以后再来。”

1年以后,徒弟再度跪在宗师的面前。

师父问:“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是本门武学中最杰出和最高荣誉的象征。”徒弟说。

武学宗师等他接着说,可过了好几分钟,徒弟还是不说话。宗师很不满意,最后说:“你仍然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1年以后再来。”

1年以后,徒弟又跪在宗师的面前。

师父又问:“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黑带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炼、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里程的起点。”

“好,你已经可以接受黑带了。”

很多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功后,就会陷入到一种类似真空的失重状态中,找不到自己,也不知何去何从,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透成功的本质是“不断超越”。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成功没有止境,只有开始,这个开始就是奋斗。名誉只是成功表面上的东西,只是装饰品,没有实际意义。只有不断奋斗,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取成功。正如帕瓦罗蒂所说:“我应该比较而且应该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成功是起点,不是终点,成功永无止境。

什么是成功

生活好似演戏——成功与否不在情节有多长,而在演技有多好。

——塞内加

我们要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别人认为我成功吗?

我认为自己成功吗?

成功最直接的表现为“完成”或“达到”。因为目标是自己的,同时对目标的评估也因人而异,不一而足。因此,所谓成功,其实主要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看法;失败,则是别人对你的评估和看法。自己认为成功了,就成功了;自己认为不成功,就不成功。这不是阿Q精神。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些时候别人总羡慕你的成功而你总认为还不够成功,而有时候别人总以为你很失败,而你却心安理得,充满快乐,自有一片宁静祥和的天空。

乔达摩生于公元前653年,父亲是释迦族国王。

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婆罗门相者预言他会离家修游,成为一个出家苦修的圣人,并告诫,不要让他看见任何不幸的事物,如落叶、死尸等。

国王为了让王位后继有人,就禁止他离开皇宫,并用宫廷无尽的奢华和享受围绕太子,极力把他同任何不幸的情境隔开。

就这样,乔达摩长大了,只知道有富贵和享乐。

后来,他又娶了同族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并有了一个儿子名叫罗罗。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皇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他被车外的景象惊呆了——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

他忙问驾车的人:

“这个女人怎么了?”

他被告知,每个人最终都会像这老女人一样变老变衰弱。

继续前行,又遇到1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1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太子吃惊地领悟到,每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1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被病、老、死牵扰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眼睛注视着他,并对他平静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叫。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了解脱。”

这些新的发现,唤起了太子内心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现在受到庇护的特权的厌恶。

他想,当他周围的世界充满苦难的时候,他怎么能够置身于在这种人为的幸福之中呢?而他又怎能忽视这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他心爱的妻子和儿子终将忍受老迈的痛苦和死亡的结局。

乔达摩太子立志离家修行,带着解脱生死的宏愿,为获正果,矢志不渝。

出家后,乔达摩先后向两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寻求人生的至理。

6年后,乔达摩成为佛陀(觉悟者),人们称他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成功了。

我们用4句通俗易懂的话,为成功自由度作一个最通俗的注解:

当你想当的人,

做你想做的事,

去你想去的地方,

说你想说的话。

关于成功,英国思想家赛克斯有一段经典论述:

“成功没有秘诀。成功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

“成功并不限于你生活中的某一个范围。它包括你与旁人之间关系的所有方面:作为一个父亲或母亲,作为一个妻子或丈夫,作为一个公民、邻居、工人等。

“成功并非指你的人格的某一部分,而是同所有部分:身体、心理、感情、精神——的发展相连的。它是把整个的人做最善的利用。

“成功是发现你最佳的才能、技巧和能力,并且把它们应用在对旁人做最有效的贡献的地方。用郎费罗的话说,它是‘做你做得到的事情,并且做好你所做的任何事情’。

“成功是把自己的心力运用在你所爱做的工作上面。它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它需要你全神贯注于你生活中的主要目标。

“它是把你现在的全部力量集中于你所渴望完成的事情上。”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成功因人而异,因时、因事而异。成功是主观的,成功是多元的。

因此,目前国际公认的成功定义就是:

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

拥有名利不等于成功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玛丽·居里

成功是自我崇高目标的实现。拥有名利不等于就拥有了成功。不能将名利作为你的奋斗目标,那样的话,拥有名利之后,你也会郁郁寡欢。

名利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字眼,同时也是许多人立足社会、搏击人生的动力之一。自古以来,功名利禄就是一些人的人生奋斗目标。有多少人为了光宗耀祖、福荫万世而削尖了脑袋去挤仕宦之途,又有多少人因为人生的不得意而郁郁寡欢。综观古今,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历史上留下来的更多的还是众多为名和利所困扰、所击败的悲剧。生活的道路本来是很宽阔的,人生的价值也并不全是能够用名和利来衡量的,因此,若想活得轻松自如些,你就应该看淡名利,活出生活的本色来。

一对夫妻年轻时共同创业,到了中年终于小有成就,公司净资产1000多万,而且发展势头良好,提起这对夫妻档,商界的人都伸大拇指。然而就在他们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两人却隐退了,他们辞去了董事长、总经理的位置,将大部分股份卖给一个他们平时就很欣赏的企业家,将房子和车委托给好朋友照管,两个人就潇洒地环游世界去了。消息传出后,大家都觉得太可惜,一些亲戚朋友也不理解,讽刺他们说:“年龄这么大了,办事却像小孩一样,那么大的家业说丢就丢,放着好好的老总不做,偏要去环游世界!”

在一些人眼里,这对夫妻确实傻的可以,竟然真的就这样抛下名利,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体验不到当老总的风光及大把大把赚钱的乐趣了。其实,这对夫妻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抛弃了虚名浮利却得到了生活的真正乐趣。

名,是一种荣誉、一种地位。有了名,通常可以万事亨通,光宗耀祖。名这东西确实能给人带来诸多好处,因而不少人为了一时的虚名能带来的好处,而忘我地去追求名。然而沉溺于名会让你找不到充实感,让你备感生活的空虚与落寞。

钱,是一种财富,是让生活更加舒适的保证。有了钱,就可以住豪宅,开名车,吃大餐。在一些人眼里,金钱甚至是一种带有魔力的,可以让人为所欲为的东西。然而任何事情都有相反的一面,金钱也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比如有了钱以后,你就得为自己的安全担忧,谁知道哪个家伙是不是正打着“劫富济贫”的算盘;有了钱,你就会失去很多朋友,你可能会担心对方是不是冲着你的钱来的……

一个人如若养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那么面对生活,他就易于找到乐观的一面。他所看到的是人生值得讴歌的部分,而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没有兴趣。现代人面对着花花绿绿的精彩世界,更应当有淡名寡欲的思想,如此方能在纷繁的世界里,在众多的不公平中,在自己的心中,构筑一片宁静的田园。

名利只是生命的修饰物而已,它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拥有了名利,往往也就失去了人生的宁静。人生成功与否,不能用名利来评判。

拥有成功的心态

拥有了成功的心态,成功就会向你走过来。

——卡耐基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会有无数种解决的方法。成功属于那些拥有成功心态的人。如果我们能够像成功者那样思考问题,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一天,有一位旅行者来到一座村庄,询问一个坐在村口的老者:“请问,这个村里的人怎么样?”老者反问道:“你从前那个村庄的人怎么样?”

这个旅行者回答道:“他们真是糟透了,很不友好。”于是老者对他说:“我们这个村里的人也不好。”

第二天,又有一位旅行者来到村庄,向这位老者问了同一个问题:“这个村里的人怎么样?”

老者同样反问:“你以前那个村里的人怎样呢?”

第二位旅行者回答:“他们好极了,真是十分友好。”

这位老者微笑道:“你会发现,我们这个村里的人也很友好。”

有人不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给出决然不同的答案?这正如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1个看到杂草丛,1个却看到星星。一个人怎么样看世界,这个世界也就会怎么样。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我们常常说“言出必行”。语言的确有促使自己行动的力量。如果你常常说:“我不行”,“我办不到”,“不可能”……久而久之,你就可能真的什么事情都办不到了。但是,如果你常常说:“我相信自己”,“我喜欢自己”、“我最有力量”……久而久之,你就能够办到一些原本办不成的事情。因为你的语言在左右你的行动,正面的语言增加你行动的力量,否定的语言则会削弱甚至磨灭你行动的力量。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定的角色,这个角色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反过来左右我们的行为和形象。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一定会信心百倍。如果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们成了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角色,那么,我们会甘心永远这样吗?难道你会说:“我本来就不重要,我有什么办法呢?”

青少年时,人们都会有一些偶像。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孩子模仿他们的偶像,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可见这些偶像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多么巨大。其实,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为自己进行角色假定。

有一位贫困的夫人,她有两个年龄不过四五岁的儿子。由于他们家里的光线很暗,所以当看见外面的阳光时,这两个孩子就十分羡慕。兄弟俩商量说:“我们可以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他们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收集阳光。

等到他们把簸箕搬到房间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里还是一片昏暗。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着说:“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就会进来了,何必去费力打扫呢?”

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拥有了成功的心态,成功就会向你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