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作者之死

范晔从小就喜好学习读书,读了很多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文章写得很好,能写隶书,对音乐也颇有研究。他17岁的时候州里就征召他为主簿,但他没有去。担任过刘义康的冠军参军,转任右军参军。入朝后补任为尚书外兵郎,出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回朝担任秘书丞,因父亲去世而辞职。服丧期满后担任檀道济的司马,檀道济北伐的时候,他不想随军,就借口脚有毛病,但皇帝没有允许,让他从水路统率船队运输武器。

彭城太妃去世,在要安葬的时候,官员都集中在东府,那天范晔的弟弟正好值日,范晔抓住这个空子和王深在他弟弟的官府里住宿,两人边喝酒边聊天,还打开窗户听挽歌来取乐,刘义康知道这事后大怒,将范晔贬为宣城太守。范晔很不得志,把以前人写的几种《后汉书》收集起来,删去不合理的地方,自著了一部《后汉书》,这部书成为最经典的一部《后汉书》,范晔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历史学家。

后来范晔母亲去世的时候,报信的人只是说她生病,所以范晔没有能够及时奔丧,等到他出发的时候,又带了妓女侍妾跟随,这件事被捅了出来后,刘裕因为喜欢范晔的才华,没有怪罪他。此后范晔官运亨通,很快就成为朝廷重臣。

范晔身高不超过七尺,又胖又黑,没有眉毛和胡须。他擅长弹琵琶,能够作曲,皇帝想听范晔演奏,多次委婉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但范晔都假装听不懂,到最后也没有给皇帝弹奏过。曾经在一次宴会上,皇帝很高兴,他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来伴奏吧。”范晔这才为皇帝弹奏,皇帝唱完后,范晔也就停止了弹奏。

当初,鲁国的孔熙先才华出众,他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不被当时的人所了解,很久都不能晋升。以前孔熙先的父亲孔默之担任广州刺史的时候,因为贪污而送到廷尉那审理,刘义康袒护他,孔默之才没有被降罪。后来刘义康被贬,孔熙先怀着报恩的心情,想联合大臣为刘义康求情,但不知道应该先说动谁,他认为范晔有不满情绪,想拉范晔过来。但是范晔一直都看不起孔熙先,所以他找不到理由去说服范晔。

范晔的外甥谢综很受范晔的看重,孔熙先和谢综以前认识,于是就想尽办法和谢综接触,和谢综的关系越来越好。孔熙先以前在岭南当官的时候搜刮了不少钱财,家里很富有,他和谢综的弟弟们赌博,故意输给他们。谢综兄弟因为经常赢钱,不分白天黑夜地和孔熙先往来,谢综还领着孔熙先和范晔赌博。孔熙先故意装着不是范晔的对手,前前后后输了很多钱给他。范晔贪图孔熙先的钱财,又爱惜他的才华。孔熙先本来就善于交际,尽力顺从范晔,范晔和他的关系就异常友好了,甚至说两人是莫逆之交。孔熙先开始婉转地劝说范晔,但范晔没有理睬,他就只好多打比方来说明。范晔有在朝廷发表议论的习惯,所以虽然他门第高贵,但朝廷不肯和他联姻。孔熙先用这事激怒范晔:“如果说朝廷待你很好的话,为什么不和你联姻呢?别人只把和你相处当成是和狗、猪在一起,而你却为此想为朝廷舍生忘死,这不是很让人困惑吗?”范晔没有说话,但他帮助孔熙先的决心已经下了。

当时范晔和沈演之都被皇帝宠信,待遇都一样,如果范晔先到的话,他一定会等沈演之来了才一起去见皇帝。有一次沈演之先到,却单独被召见了,范晔对这事很不满。范晔在担任刘义康下属的时候,刘义康一直对他很好,范晔被贬为宣城太守后,两人的关系才疏远了。谢综回来后,告诉了范晔刘义康的想法,消除了两人的不和,言归于好。范晔就开始有了背叛朝廷,依附刘义康的想法。

孔熙先对天文很有研究,他说“:太祖皇帝一定是死于非命的,是骨肉相残造成的,江州应该出天子。”他认为刘义康顺应了这句话。谢综的父亲和刘义康关系也很好,谢综的弟弟又是刘义康的女婿,所以本来和刘义康就是一伙的。广州人周灵甫有家兵,孔熙先给了他60万钱,让他在广州集结人马,但周灵甫一去就没了消息。仲承祖是刘义康原来就信任的人,丹阳尹徐湛之和刘义康关系也很好,这些人都联合在一起准备造反。

后来,征北将军衡阳王刘义季、右将军南平王刘铄去封地,皇帝到武帐冈为他们送行,范晔他们准备这一天发动叛乱,但因为安排上出了差错而没有能够发动。不久,徐湛之向皇帝告发了他们的密谋。当天夜里,皇帝召范晔和大臣们到华林东阁聚集,在休息室休息时,留在外面的谢综和孔熙先兄弟都已经被捕,而且都已经服罪。皇帝派人问范晔,他为什么要造反。范晔恐惧极了,不肯承认,皇帝派人告诉他,他们的密谋都已经泄露出去了,范晔知道自己怎么抵赖都没用,于是只好认罪了。

范晔被关进监狱后问徐湛之在哪里,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是徐湛之告发的。孔熙先吐露实情的时候气势不卑不亢,皇帝对此表示很惊奇,派人慰问他“:以你的才干,却被湮没在集书省,确实该有异心,是我对不起你。”皇帝又责备前吏部尚书“:孔熙先这样的人快30岁了还让他当散骑郎,哪有不造反的?”

最后,叛党被全部押赴刑场处死,范晔走在最前面,走到监狱门口的时候,他回头看谢综:“今天就刑的顺序是否按职位高低来排?”谢综说“:当然是头子最先就刑了。”一路上说说笑笑没有停过。到了刑场后,范晔问:“时候到了没有?”谢综说:“看这样子不会太久了。”范晔吃完了送行饭,劝谢综吃点,谢综说:“我不想吃饭的毛病太怪了,为什么要强迫我吃呢?”范晔的家人全都在刑场来给他送行,他的妻子和母亲都骂他,范晔毫无愧色,但他的妹妹和小妾来的时候,他却悲痛得哭了。谢综说:“舅舅你也太没有夏侯的气质了。”这才让他停止了哭泣,从容赴死。

延伸阅读: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士人们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因此而得名。大致说来,玄学就是以道家的唯心主义思想去解释儒家的《周易》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曹魏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他们提出了“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认为“无”是化生万物的根本,是从来就有又永远存在着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应用于政治,就产生了“政治无为”的主张。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他们发展了何晏和王弼的贵无思想,认为事物的产生和变化既不受外力的推动,也不需要内在的根据。在儒家名教和道家自然的相互关系上,他们主张“不废名教而任自然”。魏晋玄学给儒家哲学赋予了新的解释,使唯心论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