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

周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缺少管教,导致他脾气暴躁,缺乏教养。长大后他个子长得高,力气也大,还练了一身好武艺,但就是不肯念书,成天在外面游荡,动不动就和人打架,有的时候还动刀子,是当地出了名的小流氓。他家乡附近的南山上有一只大老虎,经常出来吃人和牲畜,连那些猎人都拿它没办法。当地还有座长桥,下面有一条大蛟(就是大鳄鱼),经常趁人在河边让牲畜喝水的时候把牲畜拖入水中吃掉,甚至还吃过人。当地人把老虎、大蛟和周处称作“三害”,其中最让老百姓感到头疼的还是周处。但周处本人不知道有“三害”这一说法,也没人敢告诉他。

有一天,周处在外面走,看到当地的人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他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其中一个老头“:今年收成挺不错的,怎么大伙儿却在发愁呢?”

那老头告诉他:“三害还没有除掉,你让我们怎么高兴得起来?”

周处头一次听说还有“三害”这种说法,他很好奇,问是哪三害。

老头冷笑一声:“你还问是哪三害?不就是南山上的那只老虎、长桥下的大蛟还有你吗!”周处很吃惊,他虽然喜欢惹是生非,但本质上还是挺善良的,完全没有想到人们居然把他当作老虎、大蛟那样的大害。他感到自尊心受了打击,就跟大家说“:原来是这三害呀,既然大家为三害而烦恼,那我去把三害除掉吧!”

第二天,周处就提了一把剑上南山去了。到了南山,那只大老虎饿了好几天了,一看到有人过来,很高兴,朝着周处猛扑过来。周处不愧练过武功,拔出剑和老虎搏斗起来,终于把老虎杀了。

周处剥下虎皮,下山把这消息告诉了人们,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周处却说:“先别高兴,还有长桥下的大蛟呢。”

周处换上紧身衣,跳进水里找大蛟去了。那条大蛟看见有人下水,游上来准备开饭。周处一刀捅去,那大蛟痛得翻了个身,往水底逃窜。周处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在人们视线范围内消失。

3天过去了,周处还没回来,大家都以为他和大蛟同归于尽了,本来觉得“三害”能除去老虎和大蛟就不错了,结果这下“三害”都没了,人们奔走相告,都很高兴,甚至举办宴会来庆祝。

第四天,周处居然回来了,原来他追大蛟一直追到了下游,好容易才把大蛟杀死,耽误了几天时间。他一回来看到大家居然在庆祝他的死,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这下才明白自己被人们痛恨到了什么地步。

周处很后悔,决定改过自新,于是离开家乡去吴郡拜师学习。当时吴郡有两兄弟很有才学,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就去找他们,当时陆机出远门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告诉了陆云事情经过,表示自己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是怕自己觉悟得太晚,以前的时光都荒废掉了,现在改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陆云告诉他,人生还很长,既然他现在已经下定决心要改正,那么并不晚,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不会没有出息。

周处在陆家住了很久,刻苦读书,学习知识,而且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很快就成了一个大家都尊敬的人。

周处后来做了大官,但他并没有受当时腐败的环境影响,而是兢兢业业,在任上勤奋工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是当时有名的能干的官员。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了当时的权臣,被迫与叛军交战,寡不敌众,而和他有矛盾的梁王见死不救,最后战死沙场。

周处擅长史学,他的著作有《吴书》、《默语》(这两部书已失传)和《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是我国最早记载乞巧和端午节裹粽子习俗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