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感性批评和现当代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22 14:08:39 最新章节:第27章 后记
书籍简介
感性批评,是作者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一以贯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作者认为,在西方近现代、当代各种文学理论和思潮都被介绍到国内的背景下,小说的阅读、研究不再以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而是要毫无理论前见地、充分感性地进入小说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之中,进行充分的文本细读,依据小说文本的不同面貌和一些文本的细节,随机选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文学地理学》辑刊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之精选,由曾大兴等主编,每年一辑,已出11辑。作者均为中、日、韩三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本刊设有“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文学地理学宏观研究”、“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地理学方法研究”、“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区域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应用研究”、“国际视野”、“学科建设动态”等多个栏目。此辑刊自问世以来,反响一直很好,每一辑均已售完文学24.9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研究上古礼制遗存与早期文论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三代考古出土的实物遗存与传世之审美形态互相对比,获得两者在感性上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从符号构成角度切入古礼表意机制,探寻仪式表意体系的独特之处,并与早期文论的言语表意系统相比较;第三部分考察在古文论母题生成的过程中上古礼制所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第四部分研究上古礼制与文体发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上古礼制在早期文论形成文学16.7万字
- 会员本书在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唐宋学术思想转型领域内前人关注较少或研究不足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著作考辨及其《春秋》学转型意义,初唐道教重玄学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关联,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洞天福地”的关系,“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开新学风的士建中、刘敞等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唐宋文学26.6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以新世纪以来的陕西诗人及其创作为对象,所写的诗歌论评文章的结集。其中既有对陕西诗歌过去60多年发展的综论,也有对陕西从“50后”到“90后”的几代诗人与诗作的专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在概述陕西诗歌近6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分论新世纪以来沈奇、阎安、周公度等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下篇”在概述新世纪以降,陕西“80后”诗人诗歌创作概貌的基础上,分论秦客、子非、袁源等“80后”和“90文学13.3万字
- 会员1954年江淮大洪水、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长江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与汶川地震,当代中国灾害不断,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反映这些重大灾害的文学作品。本书搜寻、汇集了众多的当代文学作品,征引了政治、社会、经济等不同学科的大量资料,运用历史学、文化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当代文学中描写自然灾害的作品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考察,对自然灾害下的人文学23.7万字
- 会员解构理论提出后,在西方人文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也因为解读的差异有时面目模糊。本书以解构的哲学首要意义贯穿始终,陈述德里达之前和之后解构理论的来龙去脉,并针对解构在实践中的价值和问题,针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提出翔实和多维度的阐述。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解构的来龙去脉、实践和问题做简明而又细致的梳理;下篇论述与解构相关的理论、作者和作品,以及中西比较视野之下如何思考解构理论。文学12.3万字
- 会员本书共收录14篇文章,分三部分:批评困境、文本及探险,集中论述了中国新诗诸多显要议题。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当前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诗歌史书写问题、长诗写作问题、现代抒情精神、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写作加以观照;第二部分是探索诗学经验所取得的艺术效果,主要研究对象为昌耀、多多、萧开愚、孙文波、靳晓静;第三部分在一种科学分析和史学态度的关照明晰“地方之于诗歌”的作用,研究对象主要有徐玉诺、苏金伞、森子、罗文学17.7万字
- 会员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我国多民族创世史诗的总称。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诗学表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本书开篇讨论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定义、文本,进而分析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特点,最后阐述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价值等。本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概述、精彩诗篇故事情节举例、诗歌美学、诗性智慧的结构论述了我国28个民族的33部创世史诗。本书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文学3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