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初入修仙界
- 凡人,张铁:天要亡我我灭天
- 牛马不好当
- 2341字
- 2025-07-06 20:00:54
(求推荐!求评论!求收藏)
细雨淋淋如丝,张铁双足沾满泥泞,立于高耸的山坡之巅。
他回首眺望张家村,但见祠堂飞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自家院落的轮廓亦依稀可辨。
不知不觉间,张铁喉头发紧,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良久,张铁最后一眼,扫过村口那株歪脖古树,转身时,雨水混着清泪浸透衣襟。
此去寻仙问道,或许便是永诀,再也回不来,一抹酸涩涌上心间。
刹那间,过往这三年的点点滴滴,仿若画卷般在他脑海中徐徐铺展。
这三年,张铁不仅让自家焕然一新,生活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倍。
更使张家村旧貌换新颜,彻底摆脱了贫困之境。
如今村中虽称不上富甲一方,但衣食无忧,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童们亦能习文练武,老人也老有所依,一片祥和之景。
至于张铁自家,变化更是天翻地覆。无论是生活境况,还是他自身的蜕变,皆堪称脱胎换骨。
张猛、张天与张玉儿三人,虽未踏上修仙之路,却在武道一途颇有建树,实力不容小觑。
以他们如今的武道修为,只要不招惹是非,守护家业绰绰有余。
况且三人年纪尚轻,若能勤修苦练,辅以张铁留下的进阶版武道典籍,以及大量丹药配合,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如若在武林之中,虽不敢言天下无敌,却也足以跻身顶尖高手之列。
自张铁十岁偶得造化天书,六载光阴转瞬即逝,他一共积攒了六缕造化之气。
其中两缕用于自塑根骨,用于修行武道,以摆脱墨居仁的险恶用心。
还有一缕造化之气,则用以培育灵药,否则何来这许多丹药留存?
余下三缕造化之气,张铁一直珍藏未用,直至决意踏上仙途,远离家乡,告别父母家人,他这才慎重思索其用途。
按常理而言,造化之气可重塑灵根,提升品级,张铁身具三灵根,在修仙界不过是寻常资质,以造化之气改善灵根,本是最佳之选。
然而,念及对家人的愧疚之情,思来想去,他最终将这三缕造化之气,分别注入家人体内,重塑其根骨。
此举只为改善家人的体质,祈愿父母福寿安康,能多享福一些年月。
当然了!张铁也存了一点小心思,他亦盼着日若能归来,尚有机会侍奉双亲二老,亲自为他们送终尽孝。
至于这造化之气,究竟能为家人带来多大裨益,张铁亦无法预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以慰孝心,如此方能心安理得踏上漫漫仙途。
这三年间,张家变化固然巨大,但张铁自身亦蜕变良多。
如今他年近十七,褪去了往昔的青涩稚嫩,多了一分成熟与稳重。
或许是仙武同修之故,他身形挺拔,远超常人,面容如刀削斧刻般棱角分明,刚毅之中又带着几分不羁。
尤其是那双剑眉下深邃的眼眸,令人见之难以忘却,俨然已是一位俊逸非凡的青年才俊。
论及修为,三年的苦修,张铁堪堪达到炼气六层,修为并不算高,甚至比韩立伪灵根修炼速度还要缓慢。
不过,这并非是张铁资质不如韩立,实乃是另有缘由。
一年前,张铁修为突破炼气四层时,忽忆起一事:当年自七玄门返乡途中,曾路过一处村落,听闻有关“仙人峰”的传说。
当时说者无意,他却听者有心,暗自记下,打算日后寻得机会探查一番。
待修为稳固后,张铁便悄然前往“仙人峰”,希望有所收获。
结果,虽未寻得想象中的大机缘,却意外发现一处隐蔽洞府。
洞内内唯有一堆枯骨,以及一个即将失效的储物袋。
袋中除却几枚空瓶空罐,还有几张符箓与两件法器,然尔皆因年代久远,失去了效用,已没有了半点价值。
不过,其中一部火属性功法,却令张铁如获至宝,倒也不虚此行。
结合以上物件,经一番推断,张铁猜测,此处或是某位散修的坐化之地。
探宝回来后,他将那部火系功法升没,然后又与自身功法融合改良。
自此之后,张铁便主修金、火双系功法。
新功法深奥繁复,远超之前功法,也正因此,他的修炼进度才有所减缓。
不过,切不可因张铁境界不高,便小觑其实力,实则,真正的实力远超表相。
其一,他的功法经造化天书改良融合,远超寻常功法,修炼出的法力凝练深厚。
只是尚未踏入修仙界,无从与人对比,张铁自己亦不知晓罢了。
其二,他的武学造诣高深莫测,就连他自己也难以估量。
以他自己诂计,单凭武道修为,应对炼气七八层的修士亦有胜算。
再者,他所习二十余种术法,因得造化天书直传奥义,无需参悟,便能掌握其精髓。
即应如此,每种术法造诣,皆修至大圆满之境,可谓是恐怖如斯。
须知在修仙界,能将一两种术法,修炼至大成已是难得,算得上凤毛麟角。
若张铁这种术法造诣传扬出去,不知要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毕竟,多数修士更注重法器法宝、符箓阵法,鲜少有人专研术法。
…………
时光飞逝,小半年后,越国岚州南贵城太南谷外,一位风尘仆仆的青年伫立于此。
此青年正是离开家乡的张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太南谷。
他虽早知太南谷坊市之名,真正寻来却也费了不少周折,一路之上问询无数。
“嗯!此地连天眼术,都无法勘破的迷雾,想必便是太南谷坊市了吧。”
经过一番寻找,张铁望着小山坡后的重重浓雾,口中不由喃喃自语。
不过!寻到坊市入口只是第一步,如何进入却成了难题。
张铁虽知晓一枚传音符,便可解决此事,可偏偏他身上并无此符。
“原著韩老魔初至此地,幸得万小山相助,方能顺利入坊。
怎的我就无此机缘?在此等候许久,莫说修士踪迹,便是飞鸟走兽亦不见一只。
这人与人的机缘,果真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啊!”
无奈之下,张铁只得在此守候,可足足等了大半日,依旧不见半个人影,心中不免焦躁,口中便自嘲起来。
就在他满心烦闷之际,山坡后的浓雾骤然剧烈翻涌,如浪涛般向两侧分开,一条幽静的小道显露出来。
张铁见状,心中大喜,知道这是有人自坊市中出来。
果不其然,片刻后,一道清瘦青年的身影,正缓步从内走出来。
张铁连忙上前,抱拳一礼:“道友留步,在下匆忙赶路,忘带传音符,还望行个方便。”
“无妨,道友请便。”
清瘦修士回礼,目光在张铁身上稍作停留,二人随即错身而过。
张铁沿着小道蜿蜒前行,曲径通幽处,眼前豁然开朗。
一股清新的气息,裹挟着幽幽花香扑面而来,只见云雾缭绕间,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坊市的喧嚣之声亦隐隐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