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港商夜访

厂长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陈江河刚放下老王从莫斯科打来的国际长途(费用贵得他肉疼),得知“诉苦”战术初步奏效,争取到了交期“再议”的空间,还没来得及松口气,门就被秦红梅猛地推开。

“陈哥!林……林先生来了!”秦红梅气喘吁吁,脸上强作镇定,一只手却下意识地按在鼓囊囊的怀里。

陈江河和苏雪晴同时抬头,眼中都闪过一丝惊愕。林威廉深夜亲自造访?这绝对非同寻常!

陈江河瞬间压下所有疲惫和焦虑,脸上堆起热情却不失沉稳的笑容,大步迎了上去:“林先生!稀客稀客!快请进!您这真是……惊喜啊!”他目光飞快扫过秦红梅按着怀里的手,心中警铃微作,但面上丝毫不显。

林威廉在秦红梅的引导下走进办公室。他风尘仆仆,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锐利依旧,迅速扫过这间朴素甚至有些凌乱的办公室,最后落在陈江河和苏雪晴身上。他伸出手,与陈江河用力一握:“陈厂长,深夜打扰,实在抱歉。事情有些急迫,不得不当面来谈。”他的目光转向苏雪晴,带着一丝欣赏:“这位想必就是苏总监?电报往来,神交已久,幸会。”他同样伸出手。

苏雪晴清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得体的微笑,与他轻轻一握:“林先生过誉。一路辛苦,请坐。”她示意秦红梅倒茶,自己则不动声色地将桌上散乱的文件(特别是那份友谊商店的质询函)快速收拢到一边。

寒暄落座,气氛略显微妙。林威廉没有立刻切入正题,反而像是闲聊般问道:“刚才进来,看厂区灯火通明,工人干劲很足啊。五千件的订单,压力不小吧?”

“压力就是动力!”陈江河爽朗一笑,语气自信,“林先生放心,江河厂既然敢接,就绝对保质保量按时交付!红梅可是立了军令状的!”他看向秦红梅,眼神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你怀里到底藏着什么?

秦红梅刚把茶杯放到林威廉面前,闻言心里一紧,知道躲不过去了。她一咬牙,索性豁出去了,从怀里掏出那个有问题的邮差包,脸上带着愧疚和决然,直接摊开在林威廉面前:

“林先生,陈哥,苏总监……对不起!我正要汇报!车间里……出了点小状况!这个包,油边起泡,帆布还有轻微色差!是我没盯紧!生产线已经停了!老李……老李那边波波夫的订单也走不开,我们正在全力排查解决!保证天亮前拿出方案,绝不耽误订单!”

她一口气说完,低着头,像个等待审判的孩子。办公室里瞬间死寂。苏雪晴眉头紧锁,陈江河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眼神变得异常锐利。帆布包项目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更是眼前重要的现金流来源,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质量问题,简直是雪上加霜!

林威廉脸上的温和笑容也消失了。他拿起那个邮差包,动作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仔细检查着油边起泡的位置,又对着灯光反复比对帆布的色差,手指摩挲着面料的质感,金丝眼镜后的眼神专注而严肃。

时间仿佛凝固了。秦红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汗水浸湿了后背。陈江河和苏雪晴也屏住呼吸,等待这位关键合作伙伴的裁决。

终于,林威廉放下邮差包,抬起头,目光扫过紧张的秦红梅、面色凝重的陈江河和苏雪晴,却没有预想中的暴怒或指责。他反而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理解?

“秦小姐,不必太过自责。创业初期,又是新项目,出现工艺波动在所难免。”林威廉的声音平静,却让三人都是一愣。

“林先生,这……”秦红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威廉摆摆手,示意她听下去:“这个油边起泡,问题在拐角处的热风枪温度和走速配合。帆布厚重,拐角散热慢,温度或速度稍有不稳,就容易堆积起泡。至于色差……”他拿起两块不同深浅的帆布碎料(秦红梅刚才汇报时也拿了出来),“标号一样,但批次不同,缸差是印染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对于这种做旧风格的厚重帆布,对色要求反而更高。”

他精准地指出了问题根源,其专业程度让在场三人,尤其是自诩为“车间通”的秦红梅都感到震惊!这港商,不只是会做生意,连生产工艺都门儿清!

“林先生……您真是行家!”秦红梅由衷地佩服道,心里也稍微松了一点。

“略懂皮毛而已。”林威廉淡淡一笑,“我在欧洲的合作伙伴,就有做户外装备的,见过类似问题。解决方案也简单:油边拐角处,热风枪温度调低5-10度,走速加快,分两次薄涂,中间冷却。色差问题,立刻封存现有批次,追查供应商,要求其提供缸号一致的补货,同时,在后续裁剪时,将同缸号的帆布集中用于同一批次的包,避免单个包上出现色差。”

他的解决方案清晰、具体、可操作!仿佛早就胸有成竹!

“太好了!我这就去车间安排!”秦红梅大喜过望,恨不得立刻飞回车间。

“等等。”林威廉叫住她,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陈江河,“陈厂长,苏总监,这是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关于我们下一步合作的提议,都在里面。你们先看看。我和秦小姐去趟车间,顺便看看问题解决得如何。实践出真知嘛。”他站起身,对秦红梅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姿态,既展示了他对合作伙伴的信任(不避讳车间问题),又给了陈江河和苏雪晴私下商议的空间,分寸拿捏得极好。

“林先生,这边请!”秦红梅精神大振,立刻引路。有这位“专家”现场指导,她信心倍增!

办公室里只剩下陈江河和苏雪晴。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和凝重。林威廉的反应太出乎意料了!不仅没有因质量问题发难,反而亲自下场指导解决,还带来了更重要的合作提议?

陈江河深吸一口气,撕开了信封。里面是几页打印工整的文件,标题赫然写着:

**《关于合资成立“江河-林氏服饰有限公司”暨共同打造国际品牌“ANCHOR & WAVE”的建议书》**

“合资公司?国际品牌?”陈江河瞳孔微缩,迅速翻阅。苏雪晴也凑近过来,清冷的眸子快速扫过文件内容。

建议书的核心内容清晰而震撼:

1.**合资架构:**林威廉以现金、先进设备(包括秦红梅急需的油边机、电脑绣花机等)和成熟的国际销售渠道入股,占股49%;江河厂以现有“江河领航”品牌(作价)、部分厂房设备、技术团队和国内渠道资源入股,占股51%。陈江河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威廉担任副董事长兼海外事业部总裁。

2.**品牌战略:**新公司双品牌运作。

***“江河领航”(Anchor Voyage):**立足国内,主打中高端商务及品质生活男装(衬衫、西服、夹克等),延续现有风格并升级。

***“锚与浪”(ANCHOR & WAVE):**全新品牌,面向国际市场。定位为兼具东方美学、精湛工艺与实用主义的轻奢潮流品牌。帆布包系列将作为该品牌的开路先锋,后续拓展至服装、配饰全品类。品牌标识融合了江河领航的船锚与更具现代感的抽象海浪线条。

3.**资源整合:**

*林威廉负责提供国际设计资源(包括周设计师所属的香港设计工作室)、国际面料采购渠道、以及欧美、日韩等主流市场的销售网络搭建。

*江河厂负责产品研发、精益生产、成本控制及国内市场的深耕。

*苏雪晴将统管新公司的财务、品牌战略及供应链管理。

4.**目标:**三年内,“江河领航”成为国内男装一线品牌;“锚与浪”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度和稳定渠道。

这份提议,格局之大、手笔之恢弘,远超陈江河的预期!它跳出了单纯的代工或订单合作,直接指向了品牌国际化和资本化运作!林威廉不仅看中了江河厂的生产潜力,更看中了“江河领航”的品牌雏形和苏雪晴展现出的战略能力!他是在下重注,赌江河厂的未来!

机遇!前所未有的机遇!搭上林威廉的资本和渠道快车,“江河领航”和那个全新的“锚与浪”,将真正拥有搏击国际风浪的巨轮!

但巨大的诱惑背后,是同样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控制权:**虽然江河厂占股51%,但林威廉手握资本和国际渠道,未来在重大决策上会否形成掣肘?

***品牌独立性:**“江河领航”能否在合资框架下保持其“中国品牌”的核心精神?新品牌“锚与浪”的主导权如何分配?

***管理融合:**港资的管理理念、效率要求,与江河厂现有的乡镇企业管理模式如何融合?会不会引发内部动荡?

***资源投入:**要支撑双品牌国际化运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天文数字,江河厂现有的根基能否承受?

陈江河放下文件,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鹰,陷入了激烈的权衡。苏雪晴也沉默着,手指轻轻划过建议书上“品牌战略”和“苏雪晴统管财务及品牌战略”的字样,清冷的眸子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这是巨大的平台,也是千钧的重担。

“雪晴,你怎么看?”陈江河沉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苏雪晴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灯火通明的帆布包车间方向。隐约可以看到林威廉的身影正在和秦红梅、工人们交流着什么,手势沉稳有力。她又回身,目光落在桌上那个紫檀木针线盒上,母亲留下的传承,与眼前这份指向世界舞台的蓝图,在她心中激烈碰撞。

“机遇,千载难逢。”苏雪晴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她一贯的理性分析,“林威廉的资源,能让我们跳过至少十年的积累期。风险,同样巨大。关键在于,合资协议的具体条款,以及……”她看向陈江河,目光灼灼,“我们能否在资本的浪潮中,真正锚定自己的航向,而不是被裹挟着迷失方向。”

**车间里的“及时雨”与友谊商店的“黎明来电”**

帆布包车间里,气氛从之前的压抑焦灼变成了热火朝天。

在林威廉精准的指导下,工人们调整了油边机的温度和走速,按照“薄涂快走、两次成型、中间冷却”的方法重新操作。果然,拐角处的气泡堆积问题迎刃而解!困扰大家的难题,在这位港商口中,仿佛只是举手之劳。

对于色差帆布,林威廉的处理方式更显魄力:“这批有轻微色差的帆布,全部用来做‘限量做旧款’!”他拿起一块色差布,“这种自然的、不均匀的褪色感,正是‘锚与浪’品牌追求的粗犷复古风格!在吊牌上注明‘VINTAGE WASH’(复古水洗),赋予它独特的卖点!同时,立刻联系供应商,按缸号追订新布,确保后续批次颜色一致!”

化缺陷为特色!秦红梅和工人们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干劲!原本的次品危机,在林威廉的点拨下,反而可能成为打开市场的独特武器!

就在车间问题迎刃而解,秦红梅对林威廉的敬佩如滔滔江水时,厂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刺耳地响起。

陈江河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喂?”

“陈厂长吗?我是友谊商店李总。”电话那头传来李总略显疲惫但明显缓和的声音。

陈江河和苏雪晴的心同时提了起来。

“李总您好!调查的事……”

“调查组明天上午到。”李总直接说道,“省纺研的专家意见书和你们提供的全套证明,我都看过了,也跟新来的张经理沟通了。举报信的内容,确实站不住脚。”

陈江河和苏雪晴心中一松,但李总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绷紧了神经。

“但是,”李总话锋一转,“张经理坚持要按流程走,调查组必须来,现场抽检也必须进行。这是他的职责,我也不能强行干预。不过,”李总的声音压低了一些,“调查组的组长,是我老同学,人比较务实。苏总监准备得很充分,只要东西真金不怕火炼,问题不大。你们……好自为之吧。”

电话挂断。李总的态度很明确:公事公办,但暗中给了回旋余地。能否过关,全看明天调查组现场的表现!

危机并未解除,但曙光已现!

陈江河放下电话,看向苏雪晴:“明天,是场硬仗。友谊商店的调查组,必须拿下!这是保住我们内销根基的关键!”

苏雪晴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冷静而坚定的光芒:“交给我。”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林威廉和秦红梅走了进来。秦红梅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和未消的兴奋:“陈哥,苏总监!问题解决了!林先生太厉害了!车间已经恢复正常生产!”

林威廉脸上也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小问题而已。陈厂长,苏总监,那份提议书,不知二位意下如何?”他的目光落在陈江河手中的文件上,带着审视和期待。

陈江河抬起头,迎上林威廉的目光,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疲惫、决断和野心的复杂笑容。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窗外渐渐泛白的天际:

“林先生,你看,天快亮了。”

“是啊,天快亮了。”林威廉也看向窗外,若有所思。

“天亮了,有些事才能看得更清楚。”陈江河将那份厚重的合资建议书轻轻放在桌上,声音沉稳有力,“这份提议,格局很大,我很感兴趣。但具体怎么走,我们需要好好谈谈。等我们先把眼前的‘黎明’熬过去,如何?”

他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合资谈判与眼前迫在眉睫的友谊商店调查、波波夫的交期压力、以及五千件帆布包订单的交付,巧妙地捆绑在了一起。他要让林威廉看到,江河厂不仅有能力解决危机,更有能力在惊涛骇浪中把握机遇!

林威廉深深地看着陈江河,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眼前这个年轻厂长的内心。几秒钟后,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伸出手:

“好!陈厂长,一言为定!我很期待,看到你们如何迎接这个‘黎明’。”

两只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这一次,不再是客套的寒暄,而是蕴含着未来无限可能和激烈博弈的盟约。

黑夜将尽,黎明将至。友谊商店的调查组即将到来,莫斯科的交涉仍在继续,帆布包的机器重新轰鸣,而一场足以改变江河厂命运走向的合资谈判,也在这晨曦微露的时刻,悄然拉开了序幕。

---

**>>第七十四章完**

**下一章预告:**友谊商店调查组到来,苏雪晴如何应对现场抽检和质询?能否彻底化解危机?老王老赵在莫斯科的“再议”能否争取到实质性的交期宽限?波波夫会否再出新招?帆布包“限量做旧款”的创意能否成功?林威廉在目睹江河厂应对危机的全过程后,对合资的态度会有何变化?陈江河将如何开启这场关键的合资谈判?下一章:**《黎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