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埋下一颗修行的种子

可是自己当初求学的时候,先生不也是这么教我的嘛?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可这位李师,教的明明是离经叛道的东西,可为何听起来如此有道理呢?

杨雄愣在当场,甚至都没有去看自己身后的学生。

李寅客虽然言语毒辣,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痛恨这个老学究。

作为修士,他本不应该与这些人有交集的。

但现在既然选择入世,那么就按入世后的处事习惯,来对待就好了。

这位杨大儒,治了一辈子的经书子集,现在临了被李寅客的言辞这么一冲击,心里的信念不自觉的有些动摇。

良久之后,杨雄慢慢的恢复了镇定的神色,朝着李寅客拱手一礼。

然后摆摆手,挥退了他身后的弟子。

“你们都到院子外面等着,我心中有些疑惑要和李师探讨。”

那十几个弟子见状,只好抬着那位人事不省的同门,退到院子外面等候。

李寅客见状,也用眼神遣散了围在门口偷窥的学生。

等到屋子内只有李寅客和杨雄二人之时,老学究杨雄,站起身来,朝着李寅客恭敬的行了一礼。

“若老朽猜的没错,李师应当不属凡尘,乃是方外之人吧?”

李寅客闻言,神色不变,但心里倒是很好奇。

这老人分明只是肉体凡胎,而且已是风烛残年,为何能猜测出自己身为修士的身份?

“夫子何以见得?”

见李寅客没有直接否认,杨雄坐回原位,颇有些自豪的说道。

“老朽虽然一辈子治经著书,但好歹也是见过不少人间武夫的。”

“那些武夫,即便练到极致,只要未曾证道,依旧是凡夫俗子,和方才李师身手相比,天壤之别。”

“再加上李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那些孩童教导的体术小有所成,除了仙家手段,老朽自认为凡俗界中,没有人能做到。”

李寅客心里有些佩服这个老头的眼光了。

都说人老成精,一点儿不假。

这些孩童能有今天成就,的确是自己用了灵米滋补他们身体的缘故。

可一介凡俗老者,仅仅凭借蛛丝马迹就能抽丝剥茧,将真相猜个八九不离十,也足以见其眼光毒辣。

“你猜的没错,我的确是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说着,李寅客伸出右手。

在杨雄老头目不转睛的注视下,竟凭空生出一簇无根之火,火苗明亮耀眼,照的老头满是皱纹的老脸通红。

随后转瞬之间,火苗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朵茶壶盖儿大小的乌云,其内雷光闪烁,片刻之后竟在李寅客的掌心下起了大雨。

雨水落入掌心,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等到云销雨霁,掌心上方,又飘起了片片雪花,使得整间屋子温度瞬间一寒。

杨雄清晰的感受到了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李寅客五指一握,所有一切又消失不见,仿佛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若是不是杨雄依旧还能感觉到方才刺骨的寒意,怕是也会怀疑刚才一幕,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呼风唤雨,掌雷持电,更改时令!”

“李师仙家手段,当真是仙家手段啊!”

方才一切,杨雄叹为观止。

“今日是老夫鲁莽,唐突了李师,唯望李师莫要怪罪!”

李寅客摇了摇头。

本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意料之外的有了一些交集,又怎么会对他记恨在心。

十数年过去之后,自己大道依旧,可他已不知成了何地之下的一抔黄土。

“自然不会。”

见眼前的年轻人没有怪罪,杨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了回来。

“其实不瞒李师,六十多年前,那时我十六七岁,闻听苍云镇外八百里不到,有一处苍云观,我还曾去拜访过。”

听到眼前的老头还有过这个经历,李寅客不由得有些好奇。

“后来我和乡里同族前去求访仙缘,花费数月时间寻到苍云观,但奈何我与同族,被观主赤松道人摸骨后发现,皆无仙缘。”

“无奈之下,我只能和同族返回家中,一心苦读求学。”

李寅客闻言,心中暗自点头。

看来这老头当年也是个懂得取舍的人,知晓修仙问道无果之后,能够果断的选择读书作为出路。

难怪能成为一方大儒。

“寻仙问道,缥缈无踪。”

“杨老夫子当时年纪轻轻能够幡然醒悟,没有执迷下去,能有今日成就,也是理所应当。”

面对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夸赞,杨雄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这人虽然看似年轻,但他们这些方外之人,年轻的容颜之下,估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活了多少岁。

“当不得李师夸赞,说到底啊,老头子还是很羡慕屋外的那二十多个小子。”

“他们不知道能拜在李师门下求学,那是攒了多大的福运,才能有这个机会!”

李寅客没有反驳这一点,这些小子的确很幸运。

虽然对于自己而言,教导他们,不过是自己用来打发时间的小事而已。

“其实也算不得拜在了我的门下。”

“教导他们,也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下一颗修行的种子,至于他们未来能不能发芽,或者发芽之后能成长到哪一步,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杨雄听着李寅客的话,陷入一番沉思。

埋下……一颗修行的种子?

良久之后,老头一脸明悟之色,辞别了李寅客的学堂。

“今天多有叨扰,万望李师海涵,他日若是李师闲来无事,可随时大驾光临,老朽必定扫榻相迎!”

李寅客目送老头离去。

杨雄走出屋子,路过小院的时候,一脸歆羡的看着那些挥汗如雨的小家伙们。

“好!”

“好哇!”

“你们可一定要认真修习李师所教,切不可负了李师心血才是。”

以赵怀蝉为首的学子,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上一刻还有些咄咄逼人的老头,现在为何变得怎么看怎么和蔼可亲呢?

但依旧还是停下手中动作,拱手朝着老头行了个送行礼。

杨雄见状,如沐春风。

出了屋子之后,杨雄朝着自己的徒弟们招了招手。

“从今日起,切不可与李师弟子有任何冲突,便是不能为友,亦不可与之为恶!”

“若是哪位今日不听老夫所言,他日可别怪我不认这个徒弟!”

说着,杨雄看了一眼那位还没苏醒的徒弟。

脸上浮现出一抹古怪的神色。

“行了,想办法把他弄醒,日后有一日,或许他能明白今天挨了李师一巴掌无恙,将是他这辈子最值得炫耀之事。”

杨雄笑着离开了苍云村。

后来,据说自从拜访苍云村的那位李先生之后,杨老夫子便不再专注治经著书,亦或是写诗作赋。

而是广收弟子,不论出身,皆是一视同仁,有教无类,除了教导他们识文认字之外,还请了武师教导弟子体术。

也正因如此,后来听说杨老夫子百年之际,不但有五湖四海弟子来悼,更有仙鹤衔柏而鸣,令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