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星光彼岸

【开篇:共鸣觉醒】

凌晨三点十四分,全县的电力系统突然恢复。

杨小伟从治疗椅上惊醒时,发现自己的声音正在通过所有广播设备播放。不是现在的嘶哑声线,而是三年前清澈的少年音:“...当星星连成线,我们就能回家...“

窗外,237个儿童不知何时聚集在医院广场,手捧老式录音机组成巨大的声波图样。他们的眼睛反射着相同的荧光蓝,嘴角扬起完全一致的弧度,齐声诵念:“欢迎γ-712归队。“

【第一幕:克隆迷局】

太平间里,那个与杨小伟一模一样的复制人正在融化。

“次级克隆体。“林夏的金属臂插入复制人胸口,扯出个微型硬盘,“只有你70%的声纹匹配度。“硬盘在月光下显现出密密麻麻的裂纹,与杨小伟脖子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妹妹突然抢过硬盘,解剖刀精准挑开外壳:“不对!这里面存的是...“她的话被硬盘爆出的全息投影打断——画面里是六岁的她被困在培养舱,舱外站着年轻版的杨小伟和林夏。

“记忆嫁接。“苏静吐出的纳米机器人在地上组成算式,“他们把你的童年记忆植入克隆体...“

【第二幕:星空投影】

医院楼顶的天文台突然自动开启。

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接收器对准北斗七星,转化出的声波通过全县广播塔播放。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宇宙噪音经过解码后,居然是杨小伟三年前说过的只言片语:“...牺牲...拯救...代价...“

“宇宙背景辐射里藏着声纹密钥。“妹妹的检测仪捕捉到一组脉冲信号,“来自...天鹅座方向?“

林夏的金属臂突然不受控制地指向天空,表面浮现出军方绝密项目的标志。她咬牙扯下一块装甲板,露出内部刻着的坐标:RA 21h36m——正是天鹅座X-1黑洞的位置。

【第三幕:机械摇篮曲】

广场上的儿童们突然开始拆解录音机。

他们用零件组装出微型发射塔,播放起混合着《摇篮曲》与黑洞噪音的诡异旋律。随着声波扩散,全县的玻璃制品同时浮现出星图纹路,连杨小伟脖子上的裂纹都开始闪烁同步的星光。

“二次共鸣。“苏静跪倒在地,纳米机器人从她七窍流出,在空中组成防护网,“他们在把全县改造成...“

“信号发射站。“林夏的金属臂突然变形成长刀,斩向最近的儿童发射塔,“目标是天鹅座。“

【第四幕:隐藏协议】

杨小伟的声带突然自发振动,唱出段陌生的星际坐标。

太平间地下传来机械运转声,隐藏多年的第十三号培养舱破土而出。舱门开启的瞬间,所有人瞳孔骤缩——里面蜷缩着六岁的杨小伟克隆体,怀里抱着个破损的玩具录音机。

“终极接收器。“妹妹的解剖刀当啷落地,“用你的童年声纹...接收外星信号...“

克隆体突然睁眼,童声与广播里的宇宙噪音完美融合:“爸爸说,当北斗七星连成线...“

【第五幕:星空真相】

军方档案显示天鹅座信号最早接收于杨小伟出生当日

克隆体玩具里藏着绘有黑洞的儿童涂鸦

林夏金属臂核心处刻着“项目ω:星际声纹武器化“

【第六幕:星际回响】

克隆体手中的玩具录音机突然自动播放,传出的却不是儿童声音,而是一段类似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宇宙白噪音。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这段噪音通过医院广播系统放大后,全县的玻璃制品开始以完全相同的频率共振。

杨小伟脖子上的荧光裂纹突然投射出全息星图,北斗七星的勺柄位置正好对应着他声带裂纹的七个关键节点。更诡异的是,那些被困在培养舱里的孩子们突然集体转向窗口,他们的瞳孔里倒映着完全相同的星团图案。

“这不是普通的信号...“苏静突然跪倒在地,她吐出的纳米机器人正在空中自主排列成DNA双螺旋,“这是...声纹编码的星际记忆。“

【第七幕:机械降神】

林夏的金属手臂突然不受控制地变形,装甲板层层翻转,露出内部精密的声波发射装置。她的瞳孔泛起机械般的蓝光,嘴里吐出与广播里完全同步的宇宙白噪音。

“ω协议激活。“她的声音突然变成冰冷的电子音,“检测到合格载体,启动最终传输。“

更可怕的是,医院广场上的237个儿童开始用零件组装更大的发射装置。他们动作精准如流水线工人,眨眼间就搭起三米高的信号塔——塔尖的形状赫然是杨小伟声纹的立体投影。

【第八幕:童年密码】

妹妹突然扑向克隆体怀中的玩具录音机,用解剖刀撬开外壳。里面除了一卷微型磁带,还藏着颗乳牙和泛黄的纸条。纸条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杨小伟的牙,2003年6月17日掉落。“

“这是...“她的检测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你的生物密钥!“

当杨小伟接过乳牙的瞬间,全县的电力系统再次瘫痪。月光下,他的声带裂纹突然重组,变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克隆体在这时睁开眼睛,童声与宇宙噪音完美融合:“爸爸说,当我的牙齿掉光,星星就会来接我们。“

【第九幕:双重记忆】

太平间的地下突然升起第二个培养舱。

这个舱体明显比其他大一圈,透过结霜的玻璃能看到里面漂浮着成年男性的轮廓。当舱门因为共振自动开启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里面是处于休眠状态的杨建国,他的颈部插满了与杨小伟相同的声纹传输导管。

“原来如此...“林夏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你父亲才是初代载体。“

更震撼的是,杨建国的白大褂口袋里滑出一张照片:年轻的他和一群研究员站在射电望远镜前,背后的黑板上写着“星际声纹播种计划“。

【第十幕:终极选择】

广场上的信号塔突然转向,直指天鹅座X-1方向。

237个儿童的声带同时发出高频振动,他们的喉咙开始渗出蓝色荧光液。这些液体在地面汇聚,形成通往信号塔的光路。克隆体不知何时站在光路尽头,手里捧着打开的玩具录音机,里面传出杨小伟从未听过的、自己父亲年轻时的声音:

“致二十年后的我:当北斗七星连成线时,请让我们的声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