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院内众生
- 四合院:挨打出一片天
- 伟大的蓝色世界
- 2129字
- 2025-06-10 10:58:10
溜达一天无处可去,刘光天还是选择回家,饿啊,兜里一分钱都没有。进了四合院,就看着三大爷阎阜贵在前院装模作样的伺候他那几盆花草,听见有脚步声,阎阜贵立马抬头往大门口看过来。“是光天你小子啊!我还以为是谁呢?”
“三大爷,这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回来了,你这时候看大门应该没啥用吧?”
“什么看大门啊?你小子可别学傻柱,整天没大没小的,要不然我就告诉老刘,让他狠狠的抽你。”
“得!三大爷,我错了还不行!你不是看大门,你是在种花种草,是在干文雅的事情,是小子不会说话。”
刘光天说着往中院走去,不再搭理阎阜贵,这阎老抠真能干出告状的事情,随便刺激一下自己那便宜老子,到时候自己少不了挨上一顿揍。
前院大门口的几盆花草可是阎阜贵特意种的,为的就是有借口时时守着大院大门。
他这人雁过拔毛,院里人进出,他就会以帮忙为由看能不能占便宜,只要别人脸皮不够厚,几乎都要留下点东西,小的一颗辣椒,大的一颗土豆。刘光天所在的这个四合院,属于轧钢厂的家属院,院内大多数家庭都是在轧钢厂工作,
几乎家家都有一个正式职工,有的更是有两个正式职工,所以总体来说,这个四合院算是附近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四合院。
阎富贵家倒算是四合院里生活条件比较差的一户,家里6口人,二大妈杨玉梅,大儿子阎解成19岁,二儿子阎解放15岁,三儿子阎解旷12岁,一个女儿阎解娣8岁,阎富贵是院里的三大爷在红星小学教语文,这个时代因为教师属于轻体力工作,所以工资比较低,阎富贵一个月32.5元,
这么点钱,要养活一家六口,确实也是为难阎阜贵了,这就养成了阎阜贵雁过拔毛的性格。
刘光天走出前院,刚到中院,就遇到贾东旭媳妇秦淮如和道德天尊易中海站在水池边说话。
“一大爷,家里又断粮了,东旭还要七天才发工资….”
淮如,我一会儿给你们家送2斤棒子面,然后我再看看让院里人帮助一下你们家。”
刘光天没有打搅易中海和秦淮如谈话,他直接从旁边离开,快步往后院走去。
在这个四合院里,要说生活困难那肯定是贾家无疑。
当初贾张氏舍不得农村的土地,到城里生活之后,一直没把她的户口迁到城里,而是一直在她老家,而她名下的土地给了她自己家人耕种,每年她家里人补贴贾张氏一两百斤粗粮。
后来秦淮如跟贾东旭结婚,按理秦淮如要把户口迁到城里,可是贾张氏占便宜没够,没让秦淮如迁户口,而是跟她一样,把乡下的土地给秦家人种,每年让秦淮如回娘家拿一两百斤粗粮当补偿。可是到195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开始实行城乡二元管理的户籍制度,城乡之间不能自由迁移,并且规定新生婴儿随母落户,贾家以后的孩子就只能落农村户口,而秦淮如和贾张氏的户口也不能转城市户口。原来贾家的粮食都富裕,可是随着农村开始变成公社,所有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社员集体劳动挣工分,不劳动没有粮食,贾家全家只有贾东旭是城市户口有两本,每个月45斤粮,一家五口吃一份粮,怎么够吃。这两年,因为到处缺粮食,虽然还是有办法买到粮食,但是那黑市上粮食价格却几乎翻了一番,贾家可就倒霉了。从去年开始,贾家几乎每个月粮食都不够,一到月底,贾家就开始满院借粮食。
但是贾张氏母子却不出门,反而让贾家媳妇秦淮如出面借粮食,这种情况下,是明摆着有借无还,一开始大家抹不开面子,还多少借点。可是这年月家家都缺粮,时间一久,就没人在搭理贾家,秦淮如只能每个月的月底找易中海帮忙。贾东旭是易中海徒弟,这易中海又是院里一大爷,他就是想不帮都不行,毕竟他可是轧钢厂七级钳工,一个月工资可是有八十多块钱,算是院里收入最高的一家人。
易中海人到中年还无儿无女,收贾东旭做徒弟就有找养老人的意思,贾张氏也看出来了,就有意无意的说让贾东旭给他师傅养老。然后就顺理成章的赖上了易中海,每个月都得救济贾家。这时候易中海还没有忽悠傻柱帮贾家呢,因为贾东旭还活着,
虽然傻柱也从食堂带饭盒回来,但是基本都是傻柱和何雨水吃了,这时候舔狗傻柱还没上线,对妹妹还是很好的。傻柱父亲何大清跟寡妇跑去保城,扔下傻柱兄妹,也没有不管他们,而是安排了傻柱的工作,何大清原来是轧钢厂的大厨,在走之前就把傻柱安排进了后厨,傻柱那年17岁,何雨水8岁,虽然傻柱那时候岁数小,但是厨艺已经出师了,靠着手艺是能养活他们兄妹的,在原身刘光天的记忆里,当年傻柱父亲何大清跟寡妇跑了之后,可不是不管傻柱兄妹,反而是安排好一切之后才跑的。
当时傻柱虽然年轻,但是在厨艺上已经出师了,何大清跑路之前,当时已经在丰泽园给傻柱找好了工作。
当然除了给傻柱找好了工作,何大清还拜托他当时的好朋友易中海照顾傻柱兄妹,只是何大清没想到自己所托非人,易中海不但没有照顾傻柱兄妹,还吞了何大清每个月寄给何雨水的生活费。
只是那时傻柱带着自己妹妹何雨水去保定找何大清,直接找上白寡妇家,何大清没见着,在门外冻了一夜,何雨水是个小孩,回到四九城就病了,何雨柱一个半大孩子也不会照顾人,多亏一大妈和聋老太太的照顾,要不何雨水就没了。所以傻柱在院里对其他人都不怎么样,对易中海两口子和聋老太太却挺好的,有什么好吃的,时不时都会给聋老太太和一大妈送上一份。傻柱这人招人恨在于这两年闹粮慌大家都吃不饱,而傻柱是个厨子不光能吃饱还能吃好,四合院里的人普遍面黄肌瘦,他却吃的膀大腰圆,天天提溜这网兜装着饭盒,怕别人不知道他带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