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欲借梁柱扶危倾

全真教创派之初,王重阳便立下门规,每年除夕前三天,门下弟子要比武较技,以考查一年来各人武功的进境。

最初参与比武的只是王重阳的七个弟子马钰、丘处机等人,有时周伯通也会下场凑个热闹。

等到后来全真七子年岁渐长,又皆开枝散叶广收门徒,便也不再亲自下场,轮到赵志敬、尹志平等第三代弟子接受考较。

到如今第三代弟子也都开始收徒,第四代弟子便又成为考较的对象。

第三代弟子虽仍有下场,却只会由赵志敬、尹志平等几位武功最卓越者彼此切磋三五场,目的也多是给晚辈弟子做个示范,令他们知晓全真武功的博大精深。

只是如今全真教第四代弟子的人数已极为庞大,若全部下场逐一考较,休说除夕前三天,便是耗上整个腊月的三十天也不够。

因此数年前马钰等人商议后已改了规矩,约定在腊月十五望日,全真七子门下先分头较艺,成为“小较”。

只有在“小较”中表现优异者,才有资格参加最后的“大较”。

等到望日小较开始当天,张象易果然带着杨过来到重阳宫,先来与全真六子相见。

说起来,当初六子中的长生子刘处玄与孙不二正在晋地,与当地的许多武林豪杰追捕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接连炮制了多起血案的“赤练仙子”李莫愁。

依照原本的轨迹,因李莫愁太过难缠,两人不得不写信求援,丘处机和王处一也带了一批高手前往晋地,坐镇重阳宫的便只剩马钰这老好人和伤在霍都掌下的郝大通。

但前次张象易路遇李莫愁,双方一场大战后,李莫愁不敌败逃,唯恐这厉害得不像话的小子和刘处玄、孙不二做了一路来和自己作对,竟就此销声匿迹不再现身。

刘处玄和孙不二在晋地盘桓多日,却再寻不到李莫愁的踪影,还以为对方慑于全真教威名而主动退避,便也带了门人返回终南山。

张象易与两人相见后,听他们说起此事后,自不难猜到其中关窍,却也没有点破夸耀自己功劳。

当时先与六子一一见礼,又唤杨过上前。

杨过很是乖顺恭谨地向六子逐次行礼,皆从父亲那边论起,口中称呼六子为“师伯祖”“师祖”“师叔祖”。

居中而坐的马钰虽最是冲和淡泊,但眼力实胜过几位师弟一筹。

他看到在面前跪拜施礼的杨过时,眼中立时闪过一抹惊喜神色。

在马钰看来,这孩子受小师弟教导不过半年,举手投足间隐隐可见劲力贯通全身的迹象,显然内外功夫皆已小成。

更难得的是他眉宇间透出的气质颇显开朗,先前那股因命途多舛而郁积的乖戾桀骜之气已消散许多。

由此看来,这些日子小师弟当真是传道、授业并行,的确堪称明师。

等杨过磕头虫般拜了一圈起身,马钰便含笑问道:“过儿,这些时日随你师父学了些什么功夫?”

杨过老实答道:“回禀师伯祖,弟子愚钝,只随师父学了一套‘太祖长拳’。”

他说的确是老实话,毕竟那“天罗地网势”是学自小龙女而非师父。

此刻丘处机等人也看出杨过身上的不凡之处,而且凭他们的阅历,也都多少知道一些“太祖长拳”的底细,所以猜测张象易的传授必然另有玄妙,

侍立在两侧的赵志敬、尹志平等下一代弟子却不明就里,都猜张象易为何只用“太祖长拳”这等粗陋功夫糊弄徒弟。

叙礼已毕,马钰便吩咐侍立的第三代弟子们分别去安排本支脉弟子进行小较。

等到诸人领命出了大殿,他又向张象易笑道:“小师弟,愚兄等年岁已长,精力不济,稍后便劳你到各脉弟子小较之处巡视一番,得便也可指点晚辈们一番。”

张象易大约能猜到对方如此安排的目的,便也欣然道一声:“小弟遵命。”

丘处机也笑道:“志平回来时说,小师弟有意令过儿与同门切磋一二,这主意却和愚兄不谋而合,功夫本就是打出来的,一味闭门造车难成大器。此事小师弟可自行做主安排,不拘参加哪一脉小较都可以。”

张象易又含笑应是。

随后,他便带着已有些跃跃欲试的杨过走出大殿。

等到这师徒二人出门,马钰环顾左右的丘处机等人,问道:“先前说的那件事情,诸位师弟以为如何?”

丘处机颔首道:“自师父羽化后,虽说我等勉力维持,但师门声威终究日渐衰颓,日前更险些被那些魔头弄得派毁人亡。而且我等俱已年迈,志敬、志平等弟子短时间内还难当大任。小师弟武功卓绝又如此年轻,若将其引为梁柱,最少可保全真教数十年无倾颓之患。”

刘处玄则有些迟疑:“小师弟只是拜了周师叔为师,却不算我全真门下,偏他又入了正一派门庭,道统有别,只恐……”

马钰摇头道:“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是一家。师父开创全真一脉,倡导的便是三教归一之旨,何况正一与全真俱属道门源流!”

刘处玄一怔,随即拱手道:“却是小弟一时短见,既如此便依师兄之意安排罢了。”

马钰又看向其余几人,见他们纷纷颔首表示赞同,便向丘处机道:“丘师弟,待小较之后,你便开始假杨过那孩子之手,将‘藏经阁’中的诸般武学转授给小师弟罢!”

丘处机拱手道:“小弟遵命。”

此刻张象易和杨过已走到重阳宫外的广场上,见全真七子的徒子徒孙已分成七处,第四代弟子或演练拳脚刀枪,或彼此切磋较技,第三代弟子则作为主持者,评判各人胜负优劣。

其中谭处端虽然早亡,但其余六子顾念同门之谊,平日都对其弟子着意指点,因此他这一脉门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逊其余六脉。

张象易先游目四顾张望,看一看各脉弟子大致虚实,而后便带着杨过走到广场的东南角,此处却是玉阳子王处一门下的地盘,主持者正是其大弟子赵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