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山货集市,松茸

十几块钱!

陆建国甚至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要知道此时的麦子一斤才卖到一角三分钱、玉米每斤才八分钱,猪肉一斤才八毛钱左右。

他作为长白山国有林场的护林员,说出去也是倍有面子。

一个月的薪水才二、三十块钱。

近年来林场效益越发不好了,这些工资有时候还不能及时发放。

一家三口的衣食住行,上学看病可都是要花费的。

一个月还能剩下个五、六块钱就算不错了。

这都算好的了,大多数家庭还处于入不敷出的阶段。

毕竟很多人还习惯过去搞合作社,吃大锅饭的过法。

谁都不肯多出力,反正大家都穷,多干了岂不是吃了亏。

1982年初,随着中央定调,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思想才渐渐得到推广。

也正是这个改变,让勤劳的人有了富裕的机会。

但真的到了村里镇上,大多数人还是抱着先看一看的心态。

而此时的陆青山听了二虎的话后,也是心潮澎湃。

这可是十几块钱啊!

自己现在兜里所有毛票加起来也不过5角钱。

这不是直接成大款了,到了镇上能买多少过年才能吃上一回的大白兔奶糖啊。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当然最让陆青山高兴的是,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心中也有了些底气。

这是一条生财之道啊!

若是再找到一株如此价值的草药,爹的医药费不就凑齐了!

只要有爹在,这一家子就不会再发生前世的种种悲剧。

甚至是凑齐小妹的学费,再甚至买凤凰牌自行车、电视机、收音机、盖小楼......

那得多气派!

走在路上,腰上别个大哥大,不得获得万千少女的回眸啊。

再想想以后发达了,成为个“千元户”、“万元户”不是无敌了。

这个年代若是有人手里有个一千块钱,见面高低得称呼一声“千元户”。

至于“万元户”,那更是万里无一,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青山,青山,你怎么了?”

直到二虎的声音传来,这才让陆青山回过神来。

“呃,没,没事。”

理想虽然很丰满,但眼下还有个摆在眼前的关键问题。

那就是怎么卖出去呢?

陆青山此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由开口道:

“二虎,你之前采到草药一般到哪里去卖啊?”

二虎听后,想了想道:

“我一般都是去山货集市卖,最大就是山下的二道白河集市。”

“那里比较自由,也不需要摊位费,占了位置摆上货就可以卖。”

“各地来买山货的一般都会去那逛一逛。”

“若是价格谈拢了,直接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当然了,像我家的那种药店也会收,但一般需要量大、稳定才行,个人的货参差不齐,收的比较少些。”

原来如此!

想想也是,有需求就有市场,山货集市的存在便是专为赶山人提供的卖货渠道。

陆青山听的心中直痒痒,恨不得立马去山货集市摆摊叫卖。

但想了想,也不急于一时,最好沿路再让来福找找。

到时候一起卖了赚钱,岂不美哉。

想着便又继续问了二虎许多关于山货集市的问题。

陆建国此时也慢慢从吃惊中缓了过来,望着眼前的儿子,心中不由有些宽慰。

自己这儿子,别的不说,运气是真的好。

将那贵重的桦树茸小心的放入儿子的背篓后,便带着两娃一狗继续走向老鸹岭。

那里的东侧山崖的古松下有着一株松茸。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昨晚会不顾的危险雨夜上山。

只是此时不知道还在不在?

不多时,便是到了地方,来到了记忆中的崖边古松前。

然而却唯独少了那硕大的松茸。

陆青山见老爹有些失落,便问明了事情来由。

心中虽也有些遗憾,但他知道比起老爹遇险。

哪怕是丢了人参、灵芝也是值得的。

毕竟钱没了可以再赚不是。

就在众人准备离去之时,来福突然像是闻到了什么,竟是走到那古松下“汪汪”叫了起来。

陆青山心中一动。

哦?

来福像是发现了什么古怪!

众人便又来到那古松之下,顺着来福的方向看去。

这才发现,原先本该长着松茸的地方竟有许多杂乱的痕迹。

而在地上竟有着几缕棕色的毛发。

“不像是人干的!”陆建国不停的观察四处的痕迹,捡起那毛发闻了闻。

“若是没猜错,只怕这毛发是野猪留下的。”

“真是可惜,没想到最后是被野猪给拱了。”

野猪?

难不成是那头野猪干的!

陆青山心中骇然,心中让来福也好好记住这毛发的气息。

万一后面能用的上也不好说。

搞清楚了情况,众人有些无奈,但也着实没有办法。

陆建国便让陆青山带着二虎先下山去,看看有没有受伤。

陆青山虽还想继续跟着巡山,但也有些担心二虎,便答应了下来。

几人便在此分道扬镳。

后来的一路上,来福虽然没有再发现草药。

但走的毕竟是进山的主路,两侧的草药山珍想必早已被优先搜刮了。

待送二虎回到长河医馆后。

陆青山便盘算着先把手上的桦树茸卖了,自己先熟悉熟悉流程。

卖了钱,也好买点糖果带着妹妹小雨,也可以买点排骨给爹补补身子。

便是朝着二虎所说的镇上最大的山货集市走去。

......

夕阳西下。

二道白河集市。

来往采购山货的人们和靠着长白山赏饭吃的赶山人皆汇聚于此。

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到处都是叫卖之声。

党参、黄芪、刺五加、林蛙、山核桃、松子......

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其中不乏卖灵芝的、卖人参的,甚至还有卖鹿角的。

好不热闹。

陆青山此时已寻了个位置,盘坐在地,将背篓打开放在身前,学着吆喝了起来:

“看一看,瞧一瞧,上好的桦树茸嘞。”

“今天刚采的,可新鲜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啊。”

“足足两斤半,以后可见不着这么大的了。”

而来福此时坐在他边上,一脸兴奋的望着四周。

正叫卖着,却见一男一女两道熟悉的身影慢慢走了过来。

人未到,声先至。

“哎呦呦,我当是谁呢?”

“这不是咱们的老同学陆青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