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迷雾中的暗局

校场的烟火尚未散尽,林瑶便察觉到了异样。本该散去的人群中,总有三三两两的身影徘徊不去,他们的目光如芒在背,带着审视与杀意。萧逸同样警觉,不着痕迹地将她往身后护了护,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不对劲,咱们先回工坊。“

返程的马车刚驶入街巷,便被突如其来的喧闹声打断。街角处,一群百姓举着火把围聚,中间跪着几个瑟瑟发抖的工匠——正是工坊里负责运输火药的人手。为首的壮汉挥着桃木剑,声嘶力竭地喊道:“就是他们!往井里投毒,害死了十多条人命!“

林瑶心头一震。前几日确实有村民因饮用井水暴毙,但仵作验尸后明明确认是误食毒蘑菇所致。她拨开人群冲上前,却见地上躺着具尸体,七窍泛着诡异的青紫色——分明是砒霜中毒的症状。

“各位父老!“林瑶提高声音,“砒霜中毒者全身泛青,而蘑菇中毒会腹痛呕吐,两者症状截然不同!“她蹲下身掀开死者衣袖,“况且,若真是工坊投毒,为何独独死在今日?“

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壮汉却突然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这是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砒霜!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何可说?“围观百姓的情绪瞬间被点燃,石块、菜叶纷纷砸向工匠。

千钧一发之际,萧逸的侍卫们及时赶到。萧逸跃上高台,折扇“唰“地展开,挡住飞来的碎石:“本皇子在此!谁敢闹事?“他眼神如鹰隼般扫过人群,“三日前有人往工坊硫磺里掺砒霜,如今又有人借砒霜栽赃,这其中必有蹊跷!“

混乱间,林瑶注意到壮汉腰间若隐若现的麒麟玉佩——与李将军府的纹章如出一辙。她刚要开口,却见壮汉突然将油纸包塞进嘴里,面色狰狞地抽搐起来。等侍卫冲过去时,壮汉已经气绝身亡,只在地上留下半枚沾血的铜钱。

深夜,林瑶将半枚铜钱放在油灯下仔细端详。铜钱边缘刻着朵不起眼的莲花,与她在工坊暗格里发现的密信印记一模一样。萧逸托着下巴,眉头紧皱:“莲花...莫非与礼部尚书莲家有关?“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暗器破空声。林瑶眼疾手快,拽着萧逸滚到桌下。三支淬毒的弩箭钉在梁柱上,箭尾绑着张字条:“再插手,下一个就是你的脑袋。“

萧逸气得跳脚:“竟敢威胁本皇子!“他就要喊侍卫,却被林瑶拦住。她拿起字条凑近油灯,发现背面隐约有荧光:“等等,这字迹用的是磷粉,写这字条的人,一定熟悉工坊的材料。“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工坊新来的账房先生周墨。此人精通算术,对火药配比也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当他们带人闯入周墨房间时,只看到满地狼藉的账本,以及墙上用朱砂画的奇怪图腾。

“这图腾...“林瑶瞳孔微缩,“是境外蛮夷的祭祀符号。“她在现代研究过古代兵器史,这种符号常出现在试图颠覆王朝的秘教仪式中。萧逸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也就是说,咱们的对手不仅是朝堂势力,还有外敌渗透?“

就在此时,小翠跌跌撞撞地跑来:“姑娘!皇宫急召,说边疆八百里加急战报!“

皇宫书房内,皇帝的脸色比夜色还凝重。案头摆着的战报字迹潦草,边疆重镇已被蛮夷军队围困,守城将领请求火速支援。李将军虽倒,但军中大半将领仍对火器存疑,认为“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

“林卿家,“皇帝的目光落在林瑶身上,“朕命你三日内造出百辆连发弩车,随援军出征。若此战得胜,火器之事便可一锤定音;若败...“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分量。

走出皇宫时,晨雾未散。萧逸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抓住林瑶的手:“我陪你回工坊。这次,我们不仅要造出兵器,还要揪出幕后黑手。“他的掌心滚烫,眼中却闪过一丝担忧——三日内造出百辆弩车本就困难重重,更遑论工坊内暗流涌动,不知何时还会有致命一击。

林瑶反握住他的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告诉工匠们,从今日起,工坊四门紧闭,只进不出。所有材料由你我亲自查验,任何人不得单独接触火药。“她抬头看向东方渐亮的天空,“这场仗,我们输不起。“

而在皇宫深处,某个阴暗的角落里,一双眼睛正透过珠帘注视着这一切。那人把玩着一枚莲花玉佩,嘴角勾起冷笑:“林瑶,就让你看看,在绝对的阴谋面前,你的火器不过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