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烛龙劫

雁门关的雪混着血沫飘落时,沈寒星在城头望见那盏琉璃灯。灯影里浮着慕容翊的轮廓,正提着流云鞭与十二个北狄巫师缠斗——可三日前斥候来报,柔然王帐里分明摆着紫衣公子的首级。

“是蛊影。“苏青黛指尖银针泛起霜花,“药王谷的余孽用金蝉蛊造了傀儡。“她腕间新铸的银铃缀着半块红玉,与沈寒星剑柄的残玉相击时,关外突然响起《折柳曲》——那是慕容翊在醉仙楼常哼的调子。

沈寒星挥剑斩断吊桥铁索,踏着坠落的锁链凌空飞渡。琉璃灯炸开的瞬间,他看见傀儡慕容翊颈后的符咒,朱砂写着“承影四年“——正是镇北侯府灭门那年。流云鞭卷住他手腕时,竟传来真实的体温:“沈兄的轻功,还是这般不要命。“

蛊虫从傀儡眼眶涌出,凝成苏青黛的模样。真正的苏青黛在城头摇响银铃,十万镇北军突然倒戈,将北狄先锋营困入八卦阵。沈寒星的剑锋抵住傀儡咽喉:“你们把慕容翊的尸身...“

“将军不妨看看剑穗。“傀儡忽然莞尔。沈寒星低头,发现不知何时剑穗上系着片带血的紫袍——正是慕容翊坠崖那日所穿。承影剑突然震颤,剑柄螭龙纹裂开,露出暗格中的羊皮卷。

“寒星!别碰!“苏青黛的警告晚了一步。羊皮卷遇风自燃,青烟中浮现药王谷主的虚影:“好徒儿,这三年可曾梦见翊儿心口爬出蛊虫的模样?“

沈寒星在幻境中醒来时,腕上缠着浸透药汁的金丝。眼前是放大百倍的炼蛊窟,三百童尸悬在头顶,每具心口插着刻他名字的银钉。慕容翊被铁链悬在中央,后背皮肉翻开露出森森脊骨,上面用蛊虫拼出北疆舆图。

“这是你的心魔。“药王谷主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当年你若没掰断那半块红玉,翊儿就不会中牵机引。“虚空中浮现醉仙楼场景:七年前的沈寒星将红玉塞进慕容翊衣襟,却不知玉中藏着蛊母幼虫。

幻境突然扭曲,变成苏青黛在寒潭自刎的画面。真实的刺痛从颈侧传来,沈寒星发现手中承影剑正架在苏青黛颈间。城头火光冲天,真正的北狄大军已突破瓮城。

“杀了我...“苏青黛眼中金芒闪烁,“蛊母在我颅中产卵了...“她的银针刺入自己太阳穴,带出条透明蛊虫。沈寒星挥剑斩蛊时,剑锋被慕容翊的软鞭缠住——眼前人半张脸爬满蛊纹,另半张却完好如初。

“沈兄可知何为无间?“慕容翊的鞭梢掠过他心口,“你在这幻境已轮回九十九次。“承影剑突然爆出青光,照见两人脚踝都系着金丝,丝线另一端连着关外烛龙图腾。

沈寒星割断金丝跃上城垛,看见百里外的雪原上立着九丈青铜柱。柱身缠绕的烛龙雕像缓缓睁眼,北狄巫师正将活人投入龙口。“那是炼人烛的祭坛...“慕容翊的声音忽远忽近,“需要至亲血脉点燃...“

苏青黛的银铃突然炸碎,雪地中浮出三百具冰棺。每具棺中都躺着与沈寒星容貌相同的人,心口插着承影剑的仿品。“你才是第一百个祭品...“药王谷主的虚影从龙睛中浮现,“翊儿不过是引你入局的饵。“

沈寒星挥剑劈向烛龙左目时,整座雁门关开始虚化。青铜柱化作承影剑的巨像,剑柄处嵌着慕容翊的尸身。苏青黛的白发突然暴长,缠住剑身往上攀援:“寒星,还记得侯府密室的《兵解诀》吗?“

记忆如利刃刺入——十岁那年,他在密室角落翻到残卷,慕容翊抢过说要练给他看。卷末那句“以身铸剑,魂镇八荒“被朱砂圈出,批注是药王谷主的字迹:“痴儿,此乃尔天命。“

慕容翊的尸身突然睁眼,流云鞭卷着惊雷劈下。沈寒星以剑格挡时,虎口震出的血渗入剑纹。承影剑发出龙吟,将两人拖入剑灵幻境。十万军魂在星河间列阵,为首者摘下兜帽,露出与沈寒星九分相似的面容。

“父亲...“他触及那虚影的瞬间,十万军魂尽数没入承影剑。慕容翊的尸身开始风化,嘴角却带着笑:“沈兄终于明白了...“最后一块血肉消散时,沈寒星看见他心口浮出完整的北疆地图。

现实中的烛龙祭坛轰然崩塌,苏青黛在飓风中结印。她的白发根根转黑,发梢却燃起青焰:“药王谷主,你可知《九转还魂经》最后一页写的什么?“经书残页在火中重组,显出慕容翊的字迹:“情义不绝,蛊毒自解。“

药王谷主发出惨叫,烛龙雕像寸寸龟裂。沈寒星将承影剑掷向龙口,剑身裹着慕容翊残留的紫袍碎片。惊天动地的爆炸中,他抱住苏青黛坠入冰河,背后是北狄大营冲天的火光。

三个月后,金陵醉仙楼。说书人惊堂木拍响:“话说那镇北将军与医圣娘子,在雁门关外点起三千盏山河灯...“二楼临窗处,青衫男子斟酒的手微顿,酒液在桌面汇成北斗形状。

柜台后转出个系银铃的姑娘,月白衣裙扫过满地红叶:“客官这酒,可是要温一温?“檐角风铃响动的刹那,有紫衣公子倚着门框抛来酒壶:“沈兄的酒,自然要最烈的。“

三只酒盏相碰时,承影剑在梁上发出清吟。慕容翊颈后已无刺青,指尖转着半块龙纹虎符:“塞北的雪化了,江南的桃花该开了。“苏青黛将红叶簪别回鬓间,簪头新嵌的金蝉蛊振了振翅膀。

夜雨忽至,沈寒星望向慕容翊空荡荡的左袖——那里本该有条流云鞭的伤疤。打更声从长街尽头传来,三人身影在烛火中渐渐淡去。次日跑堂收拾雅间时,发现桌面刻着首新词:

“残玉犹温承影寒,故人灯里说河山。

最是金陵秋夜雨,犹送征魂入江南。

回首千嶂烽烟寂,曾照肝胆玉门关。

流云散尽鞭痕锈,白发空悬七星簪。

夜半松涛催战鼓,晓来霜月满雕鞍。

此生已付东流水,唯见新蝉落旧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