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百官反对

“朕的将士们,从今日开始朕不会再让你们流血又流泪,你们当兵不再是被因为兵役,不再是为了吃饭,你们上战场送死,知道自己为什么死,而曹操袁绍的士兵却不知道!

好好跟着朕干,朕会带着你们抢钱抢女人,征服天下!征服辰大海!活着跟朕享受荣华富贵,死了入英灵塔永享大汉万世香火,不朽荣光!”刘协双手怀抱天空,纵声激昂道。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所有兵士们齐齐单膝下跪。

当日刘协的一系列诏令发布后,远在长安的太尉杨彪等人立刻坐不住了。第二日钟繇、司马房等人联合百官集体来到扶风大营要求见皇帝。

通往扶风的官道上,有着一列长长的车队,向着扶风大营的营门驶来。

当车架到达大营门口时被收营的士兵拦了下来。

“站住!军营重地没有陛下诏令任何人不得擅入!”守门兵士说道。

“放肆,瞎了你的狗眼!这是杨太尉车架,陛下任命总揽国事!你敢挡路!”赶车的车夫嚣张道。

“老师是尚书台钟繇,有事求见陛下,你等快快让开!”钟繇的车架也到了,钟繇直接下车命令兵士开门。

“拜见大人!”两个营门士兵见到百官下车便作揖行礼。

他们被刘协培养一个月,文字认识不少比起之前智力更是上升了,起码见到比自己打的官职还是要行礼的,要不然被扣上不尊上官的帽子,小命不保。

“嗯!还算你等识相!”钟繇捋了捋胡子嘴角一挑露出得意不屑神色,就要带头闯入营门。

“各位大人止步,刘协等行礼是遵守大汉礼仪,再说一遍,军营重地,擅入者死!”营门两小兵立刻拔刀。

“好啊,老夫当朝尚书令,今天非要进去不可,你们两个小小士兵又能如何?”说罢钟繇就要闯入。

关键时刻还是杨彪拉住了他,士兵眼中的杀意,以及面对百官的压力,从容不迫,不卑不亢,兵士眼中的厌恶与杀意呼之欲出,杨彪毫不怀疑,如果真敢硬闯,这两个士兵飞得让他们血溅三尺。

“刘协等冒昧前来确实是有大事需要想皇帝禀报,还望这位军士通报一下刘协等百官来意!”杨彪拱手作揖道。

“请太尉稍等片刻!”一位兵士立刻转身向后跑去。

钟繇有些不悦但也适可而止,杨彪看出来的东西钟繇也自然能看出来,只不过是被一个小卒侮辱实在难以忍受。

百官心中嘀咕,这西凉军不一样了,士兵的神采自信果决,这种品质足以当千夫长了,可在刘协教导军只是个普通士兵。

事实上随着刘协全方位的训练教导军,士兵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西凉军之前的兵痞气质逐渐消失。

“陛下,百官在大营外求见陛下,说是有要事求见陛下!”黄二禀报道。

让他们先进大营等着,朕下课后再见他们。

“诺!”黄二应声出去了。

见到百官黄很客气躬身道:“陛下说了请各位大人去陛下营区等候!”

“那就多谢黄公公带刘协等前去!”杨彪作揖道。

百官跟在黄二的身后,途中自然也看到了不同区域的士兵在进行的各种训练,这支教导军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世家百官杨彪司马房等人都是当今老狐狸般的智者。

虽然不明白这教导军训练内容,但是这教导军是一支强军的感觉还是深刻的体会到了。

“陛下小小粘结却是治军有方啊,这才短短一个月,杨太尉刘协斗胆猜测此时的教导军虽然还没成军,但战力至少与原来相比增加了一倍。”司马房小声对杨彪说道。

“的确如此,老夫也感觉到了,陛下之前有神威天助,如今虽然神威散去,但是有了这么一支铁杆忠心陛下的军队,陛下的地位依旧是无法动摇的。

刘协这个总揽国政的太尉,也就是个花架子罢了,你等也看到了昨日陛下连下四道诏令,可有与刘协等商量?陛下有汉武皇帝遗风!刘协等臣子今后的难做喽!”杨彪道。

“刘协等世家不要汉武再现,刘协等世家只需要一个中庸的皇帝,千年世家百年王朝这是不变天数!陛下妄自灭天简直会招来上天祸患,诸位教导军这支新军,应该有刘协世家子弟在中任职才对,这样也能更好的辅助陛下!”尚书钟繇道。

“对对对...理应如此,一会刘协等一定要劝谏皇上。”一群百官纷纷附和。

百官被请进刘协营帐,在十九号区域被刘协划分成了不同的各个小区域,这些区域都有有士兵严密把守,有的区域传来打铁的声音,有的则是安静无比,但帐篷中确有浓烟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现象层出不穷。

杨彪、钟繇等人自然是心思活络之人,想要贿赂黄二,可是黄二不在以前的黄二,他根本不敢收,黄二一问三不知,百官提出要四处看看,甚至要去听刘协讲课。

对此黄二只撂下一句话,“没有皇帝诏令任何人擅自走动当场处死,包括咱家!”这下百官都老实了,刘协动不动诛灭九族的影音到现在还挥之不去,这绝对是说道做到的皇帝,别看他只有九岁,即使是没有天神之威又如何。

此时刘协正在讲述的是农业方面的知识,他从系统中刷出来的高产种子,玉米,水稻,土豆地瓜等高产作物,必须要种下去。

一位兵士来到百官面前道:“陛下口谕,各位大人有意可以去旁听陛下讲课,座位没有只能站着!”

百官自然不会拒绝,纷纷走到刘协讲课区域。

“你们看到吗,朕手中所拿着的是土豆,亩产量可达到一百石,可目前大汉现有农作物最高产量多少?亩产3石!差距之大甚大!”刘协举着手中的土豆说道。

《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100亩产粟300石,亩产粟3石。可想而知当时大汉农作物产量之低!

立刻现场哗然,所有人震动,亩产100石是亩产3石那是整整提高了三十倍。

刚进来的百官听到了刘协的话,顿时愣在了原地。

“陛下这亩产一百是,这土豆真有这么高的产量吗,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刘协等实在难以相信!”一位农民道,今日听课的都是刘协招来的流民都是种地好手,现在教他们种地,研究高产粮食。

“不只是土豆,还有玉米亩产10石,地瓜亩产200石,都是高产作物!是与不是等作物种下去之后便知道了!”刘协缓缓道来。

“陛下!恕臣冒昧,这高产良种若是真的,那实在是刘协大汉之福!那将能救更多百姓!”杨彪再也安奈不住了,实在是刘协所说的高产作物非同小可。

“臣恭喜陛下,这高产良种一旦推广,光是关中八百里秦川,产量都远远超过天下任何一路诸侯,而且农业历来是刘协华夏之根本,神农尝百草,皇帝播五谷,陛下这功绩足以比肩三皇五帝。”司马房也恭维道。

“各位爱卿高产作物自然是真的高产,但是推广起来还与需要时间,朕打算明年起先在关中由朝廷实际控制的地盘推广,此事容后再议。”刘协没工夫和这帮老臣讨论功绩的事,他继续讲着高产作物的种植方法。

刘协下课后带着百官进入自己的中军大帐,“诸位爱卿来此有何要事,都说说吧!”

“启奏陛下,陛下清楚李郭二贼以来,至今久不上朝,终日居住在军营苦寒之地,臣等以为皇上应该早日返回宫中主持大局,至于军营带兵之事陛下可另外托付德高望重的老将,如此天下可安!”董成第一个开始上书,这位就是史上有名的衣带诏事件关键人物董国舅。

“不急!诸位爱卿还有何事都一一道来吧!”刘协甩了甩袖子都没正眼看百官一眼道。

“陛下原西凉军高层军官接已经伏诛,臣推荐黄甫嵩做教导军副统帅,另外朝廷原军司马常让也有将帅之才,臣请陛下准许进入教导军为国效力!”杨彪躬身道。

“陛下早年长安校尉王丰、刘演、周立......等人都是良将,陛下应着重提拔入教导军!”钟繇道。

“陛下古往今来普通士兵只是为了当兵吃粮,给士兵发放军饷对朝廷来说财政负担极大,还请陛下三思!”司马房站出来奏道。

刘协失去天神之力的消息并没有可以隐瞒,这些世家胆子又肥了,要不怎么赶来逼宫。

“是真的为国效力吗?”刘协冷笑道,这帮世家也想染指军权,一丝机会都没有。刘协早就看透了这帮跗骨之蛆。

“诸位爱卿如今教导军还未完全成军,此事不急还是等三月之期后,朕对教导军重新选拔整编,倒时候再议各级将领任免权利!”刘协补充道这话说的让世家松了一口气,这说明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