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苏远山租铺子

清晨,鸡鸣声未起,苏远山就已经坐了起来。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家人。院子里,玉星正懒洋洋地嚼着草料,见他走近,抬起头蹭了蹭他的手。

“走,老伙计,今天咱们去趟县里。”苏远山拍了拍牛背,开始给牛套车。晨露打湿了他的裤脚,凉意顺着脚底往上爬,但他顾不上这些。

牛车在清晨的乡间小路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泥土发出吱呀声响。路边的庄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露水在叶片上凝结成晶莹的小珠。

到县城时,太阳刚刚升起。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有挑着担子的,有赶着牛车的,还有背着竹篮的。苏远山把牛车停在一旁,先去寻那马捕快。

马捕快正在茶馆喝茶,见他进来,笑着招手:“这不是苏兄弟吗?”

苏远山在他对面坐下,掏出一包烟叶递过去:“马大哥,想请教您个事。”

“说来听听。”马捕快接过烟叶,显然很是满意。

“我想买些地,不知道现在行情如何?”苏远山给马捕快倒了杯茶。

马捕快吸了口烟,眯着眼睛道:“你这时候想买地,倒是来对了。”他压低声音,“最近不少人都在卖地,价钱比往年便宜不少。”

“是吗?”苏远山心中一动,“为何会这样?”

马捕快左右看了看,凑近些说:“这事说来话长。去年开始,就有人悄悄往外地搬,今年更多了。有人说是因为天气不好,收成不好;有人说是......”他话说一半,突然住了口。

苏远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追问。两人又聊了会儿,马捕快才告诉他买地的具体门路。

在州府办理手续时,苏远山注意到来卖地的人确实不少。他花了不到往年三分之二的价钱,就买下了二十亩地。

回村的路上,他心里一直在琢磨马捕快欲言又止的话。天气确实不好,但也没差到让人非要卖地的地步。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刚到村口,就看见张巧叔在田边歇脚。见到苏远山,张巧叔连忙招手:“远山啊,听说你要买地?”

苏远山停下牛车:“是啊,刚从县里回来。”

“买了多少?在哪儿?”张巧叔搓着手走近。

这时孙婶子也从地里出来,手里还拿着锄头:“远山回来啦?地的事定下了?”

很快,几个村民都围了过来。苏远山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一暖。这些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长辈,平日里没少帮衬他家。

“我是这么想的,”苏远山清了清嗓子,“地我是买了,但我想请人帮忙种。不分粮食,按工钱给铜钱。”

“这法子好!”孙婶子眼睛一亮,“种地的活我们都熟,不用操心卖粮食的事。现在这行情,种出来的菜都不知道往哪儿卖。”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最近大白菜的价格一直不好,很多人种出来的菜都烂在地里。能在家门口赚工钱,谁不愿意?

苏远山仔细想了想,挑了几户跟他家关系不错的,把地都分了出去。这些人都是本分老实的,干活也勤快。

处理完土地的事,已经是下午了。苏远山没有休息,又赶着牛车进了县城。他打算找个铺子,准备开始做生意。

城门口的队伍比早上更长了。苏远山站在那里等着,突然听见前面传来争吵声。

“大哥你帮帮忙,我就想进城卖几个鸡蛋换点盐。”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颤巍巍地跪在地上。

守卫冷着脸,一脚踢开老人:“没钱就滚!现在什么人都想进城?”

老人摔倒在地,却只顾着护住手里的竹篮:“我的鸡蛋!我的鸡蛋啊!”

竹篮里的鸡蛋碎了一半,蛋清蛋黄流得到处都是。周围的人都低着头,假装没看见这一幕。

苏远山看得心里难受,但现在还有要事,只能先往前走。进了城,他直奔牙行。

“这不是上次买牛的客人吗?”牙行门口,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苏远山抬头一看,正是上次给他介绍牛的牙人。

“是我,”苏远山点头,“这次是想租个铺子。”

“巧了!”牙人眼睛一亮,“最近正好有好几家铺子要出租,我带您去看看?”

一连看了好几家铺子,苏远山都不太满意。要么位置不好,要么太破旧。

“怎么现在这么多铺子要卖要租?”他随口问道。

牙人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人卖房子,今年更多了。听说连县太爷夫人的铺子都要卖呢。”

苏远山心里一惊。县太爷夫人的铺子也要卖?这话里有话啊。他想起早上马捕快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更加疑惑了。

最后他选了个前铺后院的店面,签了半年的租约。房主一个劲儿要他买下来,说给便宜价,但被他婉拒了。

收拾完铺子,天已经快黑了。他又买了些日用品和粮食,特意包了一小包盐。

出城时,他看见那老人还在城门口,筐里的鸡蛋一个没卖出去。老人蜷缩在墙角,看起来已经放弃了希望。

“老人家,”苏远山停下牛车,“用这包盐换您的鸡蛋,如何?”

老人抬起布满皱纹的脸,双眼很亮:“好好好,多谢小兄弟!”

看着老人拿着盐包一瘸一拐走远的背影,苏远山陷入沉思。最近的种种异常,似乎都在预示着什么。这世道,怎么越来越不太平了?

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苏远山赶着牛车,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做。虽然买了地,租了铺子,但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