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宾馆燕国使宾院内,慕云煜倚在软榻上,指尖轻抚着茶盏边沿,望着殿内焚着的龙涎香缓缓升起的青烟。
"让太子费心了。"他浅浅一笑,眼波流转间尽显雍容,"朕这嫡次子,自小娇纵,日后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太子多多担待。"
"陛下这是哪里的话!"太子连忙欠身,笑意温和,"陛下与四皇子远道而来,想必舟车劳顿,不如先行歇息,明日孤亲自来迎接二位入宫。"
慕玄澜向太子躬身一礼,姿态恰到好处:"有劳太子殿下。"
"沈辉,替朕送送太子。"慕云煜轻声吩咐身侧的大太监道。
太子临行前忍不住又抬眼看了眼这位大燕君主,那倾城之貌当真让人移不开目光。
不知不觉间,脑海中浮现出秦望溪的身影。若是卸下那一身戎装煞气,秦望溪的容貌怕是比南都郡主柳长华还要出众几分。
只可惜她浑身上下都透着凛然傲骨,反倒让人忽视了她的倾城之姿。
"殿下请。"沈辉尖细的嗓音将太子的思绪拉回。
太子随着沈辉往外走,想起好友谢云霆,便随口问道:"听闻沈公公与孤的好友谢云霆相熟?"
沈辉神色一顿,随即笑道:"不敢当,是我们九王爷体恤老奴伺候卫后一生的辛劳,让老奴跟着谢先生赚些体己罢了。"
"云霆曾与孤提起与贵国九王爷相遇一事,"太子微笑,"二人名字同字,九王爷倒是不计较。"
"我们九王爷说,谢先生乃燕国人士,名字是父母所赐,也算是与谢先生的一段缘分。"沈辉恭敬低头,全无在大燕君主身边时的得意姿态。
谢云霆在太子府外等候多时,终于见到沈辉出来,连忙上前行礼:"谢云霆见过沈公公。"
"小主子不必忧心,"沈辉压低声音,"四皇子向来机敏。"
"嗯,但陛下尚未见。"谢云霆蹙眉,"请老叔转告兄长,可暗中接触匈奴使臣,借机出兵,既可得匈奴马场,又可为日后夹击大魏做准备。此事虽险,却是难得机会。"
驿馆内,北狄炎王郑文铭听闻大燕君主不出席今日宫宴,薄唇紧抿。
待医馆换药完毕,他吩咐道:"祁文毅,准备厚礼送往燕国君主处。"随后又道:"告知公主,今日养精蓄锐,明日寿宴再一展风采。"
皇宫中,魏帝听闻大燕送来嫡次子为质,神色稍霁。心想大燕果真已是弱国,不敢在大魏面前造次,连忙吩咐太子:"既是诚意质子,我大魏也当以礼相待。日后诗会马球,你多带带他,免得那些纨绔招惹是非。"
"儿臣明白。"太子应道,"三皇叔四月初六的马球赛,儿臣定会带他前去,让他早日与吕子明等人相熟。"
夜色渐深,质子府内灯火通明,慕玄澜听着大魏派来的接待使讲大魏风物。
春日暖阳洒落,御花园内桃红点点。太子进宫请安。
"父皇,几位邻国求亲之事......"太子迟疑开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
君主眉头微挑:"大燕九王爷想在我大魏求娶贵女,北狄那边......"他意味深长地停顿,"和亲公主都送到门口了,自然也要好好挑选。"
"秦望溪......"太子声音很轻,像是自言自语。
君主目光一闪:"她虽立誓不嫁,但若有人愿意入赘......"
殿外马蹄声渐近,董氏跟秦望溪走下车,眼角余光瞥见女儿腕间的铁沙袋,喉头一哽。
"望溪,今日宫宴若提及焚杀降俘之事,你......"
"母亲放心。"秦望溪淡淡打断,眸中情绪晦暗不明。
董氏摸着女儿掌心粗砺的剑茧,欲言又止。五月初一便可回玄州,只要熬过今日宫宴......
张家和甄家女眷已在宫门翘首以待,见到秦望溪时皆是一怔。传闻中那个冷面将军,竟生得如此倾城。
"姐姐。"秦锦筠凑近,"北狄炎王和安阳公主今日不来了。"
秦望溪微微颔首,对周遭窃窃私语置若罔闻。
"这就是焚杀十万降卒的秦将军?"张六姑娘掩唇轻语,"怎么看都不像啊......"
甄三姑娘正色道:"父亲说了,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哪有妇人之仁可讲。"
张大小姐暗自打量秦望溪,触及对方平静如古井的目光时,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殿内,舞姬翩跹,剑舞无力。秦望溪视线不经意扫过上首,梁贵妃端坐如仪,芝贵人则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那张与姑姑秦韵芝七分相似的脸庞上,浮现出亲昵笑意。
"这秦家女郎......"芝贵人轻声道,"不知为何,看着特别亲切。"
君主捏了捏她的手:"韵芝生前最疼秦望溪。"
秦望溪垂眸,指尖不自觉抚过腕间铁沙袋。殿内觥筹交错,笑语盈盈,每个人都戴着完美的面具。
董氏偷瞄女儿紧抿的唇角,心头酸涩。这个年纪的姑娘,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华,可她的望溪,却要独自扛起这么多......
暮色渐起,宴席间宫灯摇曳,大魏君主修长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芝贵人的手背。
"你这是想给楚王与秦望溪做媒?"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
芝贵人眼眶微红,双手紧紧攥着君主的衣袖:"臣妾只盼着天下有情人都能似陛下与臣妾这般,秦望溪更是令臣妾心生欢喜,若能成为一家人......"声音轻若蚊蝇。
"这秦望溪已立誓终身不嫁,子嗣缘分又浅薄......"君主目光深邃,话音未落便戛然而止,"容朕考虑考虑。"
不远处,梁贵妃冷眼旁观这一幕,端起酒杯掩住嘴角的讥诮:"这般谄媚做派,哪里及得上秦韵芝半分。"
一曲歌舞散罢,殿内众臣俱跪于地。君主的声音悠悠响起:"此次西陲大胜,实乃诸位将士浴血奋战之功。苏公公,宣旨。"
"戚明远,封抚军大将军;蓝卓宁,封怀化大将军;雨登峰,封云麾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