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译序
放开观念的限制

因为我从事着注定要终身学习的行业(心灵训练和疗愈),最近十多年走南闯北听过不少一流训练师、一流治疗师的课,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2007年末刚完成译稿时,我还没见过作者本人。只是在翻译过程中,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清晰度。《语言的魔力》是罗伯特·迪尔茨的代表作,值得精读。全书主要篇幅在谈转化信念,从限制自己转向鼓舞人心。作者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就如何打破自我限制、开放全新的可能性,提炼总结了一系列精妙的方法,被简称为“回应术”。

当然,好书从来不仅仅是工具、方法的简单罗列。用心品味回应术的一些主旨,能约略瞥见作者的思路,比如:信念要从“问题”框架(关注哪里出了问题,是谁的过错)转向“结果”框架(关注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记住这简练的主旨,尤其是身体力行真的照做时,能感觉到只要把目标和资源纳入视野,不再只盯着问题看,那么心量、格局都可以迅速被打开。

这让我对罗伯特这位身心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简称NLP)领域的集大成者,以及NLP这一流派,都生起好奇心。那时只大致知道NLP起源于模仿——观察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提取出令他们获得成功的卓越模式,再把卓越模式拆解细分,好让其他有志者便于学习和掌握。这样一套方法论,看来就像一把钥匙,用好了,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成长的进程,可以为你打开很多扇门。这样的模仿,也必定不会停留在只求形似,想必真的可以形神兼备地再现卓越元素与卓越模式吧?

我在2008年到2013年间,陆续听过罗伯特的课20多天,得以近距离感受他整个人散发出的宁静而深邃的美。看到这位一流高手在50岁以后的持续成长,也真让人心向往之。他把那持续成长称为“进化”。最后一次听他的课,是2013年在广州学习“丰盛教练”,有两天罗伯特与好友、杰出的催眠师斯蒂芬·吉利根(Stephen Gilligan)同台授课,两位老师难分伯仲的高超水平,加上相交将近40年的默契配合,令人十分难忘。

回想起来,罗伯特本人的温度和光亮,与多年功力的自然流露,给人的印象深过他所传授的方法和技巧。记得他在课程里一再提到:真正的成功表现为慷慨和感恩——你能对所得到、所拥有的心怀感恩,又能够大方地分享,这才叫成功,两个特质缺一不可。无论眼前拥有了多少物质或精神财富,若还牢牢把守着,不肯大方地给予;或贪心不足,总觉得不够;或自以为是,认为理所应当得到这些……那都算不上成功,仅仅是暂时拥有罢了。还记得他所说的,不要把人生梦想只局限于买彩票中个头奖之类的事情,这样的梦想实在太小了。——他的确有资格这样说。他本人的梦想,是致力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值得归属。禁不住要借用IT行业友人的话赞叹一声:开发软件的人和只关心软件如何使用的人,关注点与思维高度,有时候的确不在一个层面上!

我是慢慢懂得了志当存高远的意义。无论做什么,心怀大爱,与内心、愿景、资源都有紧密的联结,才容易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方法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高低好坏之分;能达成怎样的效果,要看谁来用它,以及为了什么而使用它。语言也是中性的,触及爱,它才被赋予了力量和魔力。

所有的体悟与学习,都在帮我们走好成长或进化之路。在长成本来的样子这条路上,也真的只有自己的观念,才能够限制自己!有时会联想到:当我们不断放开观念的限制,只保留充满爱和智慧的思想;当我们全然活出真实完整的自己,也尽力利于他人、利于环境;当我们为人生探寻意义,让所有方法、技巧服务心灵,这条路可以走到哪里?保持开放的心,向内看,或迟或早都会直接迎向生命的本源吧。

值此《语言的魔力》再版之际,致谢翻译、出版及再版过程中,给予帮助和付出心血的所有朋友,也祝愿读者朋友们享受阅读带来的启发、触动和共鸣!

谭洪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