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与梦想

我的教育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非正统性,不像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有的又继续读研究生、博士生。我不是这样走过来的,我没有这种条件。大概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如此吧。在那样的年代,一切都给打乱了,你哪有可能受到正规的教育!是所处的那个不幸的时代,使我的教育受到影响,似乎有点“畸形”;也是所处的今天这个大好的时代,使我有了机会奋起直追,终于有所收获。我感谢自己有一个乐于追求知识的个性,有了这种个性,你总是能学到自己喜欢学的东西,虽然有可能走一些弯路。然而这么走出来也确实很锻炼人,所以任何事情又总是一分为二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不可能很系统地学习各门知识,一般是根据需要和兴趣来学习。比较正规的教育就是读中专(四川省中药学校)两年,在这之前的初中两年是不可能学到多少东西的,那是一个对知识毫不重视的年代。然而我的兴趣又在英语上,于是我开始了自学,这一学就从未终止过,说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确实一点不为过。这肯定是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但同时也充满了乐趣,因为知识总能给人带来欢乐的。我学基础英语,学精读泛读,学翻译,一一学完考完了自学考试所要求的课程。我就这样凭着一股毅力,凭着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等完成了大专的学历。直到今天,我的学历也仍然是大专——这一辈子都是这个学历了——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动辄是本科生研究生(我获得那两个“专家”的称号,也许比较特殊吧)的。当然,如果我一心要选择另一条道路,自学并考完本科,再考研究生,甚至当教授在大学教书,也不是不可能,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做到。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始终坚持人无论做什么一定充分考虑到这点,才更容易出成绩,生活也才更快乐充实。我的志向是做一名文学翻译家,像傅雷那样的翻译家。我还没参加完自学考试时,已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译作了。我希望有更多的译作发表,有一本本的译著出版——虽然当时对于出书还不太敢奢望。

于是我就围绕着这个中心目标学习各种知识。我广泛阅读英文原著,大量积累词汇。我读英美文化方面的著作,提高相关的文化修养。我读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读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我明白要做好文学翻译没有较好的文学功底是不行的。我在国内国外的文学世界里尽情地畅游,并从中懂得了许多关于人与社会的东西。我由此走向成熟,使自己的教育得到了提升。由于文学书读得多了,文学激情也就更丰富起来,时时总想写点什么抒发所思所想。这对于文学翻译是很有好处的,文学译者没有文学修养和激情不行。

文学书读得较多之后,我发现还有必要扩大知识面,才有助于做好文学翻译,因为文学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于是我开始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我想这样视野才更宽广一些。这个世界太丰富多彩了,很多富有魅力的知识都需要我去学习和了解。你可以不去精通它们——你不可能什么都能精通——但了解熟悉它们是很有必要的。我曾订阅过《文史哲》杂志,这种学术刊物一般人是读不进去的。我不能说自己读得怎么透,但它们使我开阔了眼界和思路,给我的文化积累带来一些有益影响,这却是不可否认的。我还读了傅雷翻译的《艺术哲学》,从而对艺术是怎么回事有了一些认识。既然从事文学翻译,能不懂得艺术的基本知识吗?此外我还翻阅了《圣经》、《西方艺术史》、《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等类似的书,仍然是为了开阔必要的视野。最近我又在“啃”四卷本的巨著——黑格尔的《美学》,开始时觉得难读一些,但越读就越清晰明了,也越觉得对丰富自我很有意义了。我确实很佩服黑格尔这位大师级的人物,他能写出如此杰作确实不易,可见他多么富有知识,同时也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天才!

我所学到的知识获得的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来自于翻译作品。应该说我的知识是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提高的。学海无涯,要想把知识都学好了再实践是不现实的。我从翻译实践中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我译一本书,首先是学习它,钻研它,吃透它,最后再翻译。我想每个译者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过程和精神。于是我从第一部译著《无名的裘德》中,了解了哈代所描写的那个社会,并写下《困扰于旧的传统势力中而发出的痛苦呐喊》;我从《鲁滨逊飘流记》中,看到人战胜重重困难的英勇无畏的壮举;我从《野性的呼唤》里,看到一个个弱肉强食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由此写出《英勇悲壮的生活之歌》;我从《哈代爱情小说》中,看到当时的青年男女因社会条件限制,要想获得美好的爱情多么艰难;我从主编的著名励志读物《教子信札》中,懂得了许多关于处世交往的知识;我还从主编的泰戈尔写的《人生的亲证》中,看到了大师关于人生问题的光辉灿烂的思想,对于人为什么而活,怎样生活才会幸福,人为何能执着地追求事业,等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瞧,我从翻译中不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吗?

在翻译上有了一些收获后,我又想到用更多的时间攻下听力关,因为提高听力对于从事笔译同样是有好处的。可在那些年里,一方面要做好翻译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把赖以生存的本职工作搞好,要挤出较多的时间来练习听力是相当困难的。每天能有十来分钟就不错了,而即使这十来分钟有时也难以真正投入进去,因脑子里总要考虑不少问题。结果是,学了若干年的英语,听英语新闻之类的东西仍然一头雾水,真是惭愧。可那是很正常的呀,你功夫都没到家怎么能希望取得很好的效果呢?知识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而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后来,在翻译上取得了较多的收获后,在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后,我想到一定要攻下听力关,一定要迈过这一门槛!于是我开始了全面的攻势,每天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听各种材料,甚至散步乘车都戴着耳机听随身听。结果,原来觉得一头雾水的东西渐渐变得清晰明白起来,听英语新闻虽还不能说每个字词句都能听懂,但至少明白了其中的大意。我可以自豪地说听英语一头雾水的感觉已永远消失了!这又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喜悦。今后我又将利用听力来吸收信息和知识,又多了一个途径!

这便是我所受到的教育。我没能走传统的正规路子,那是时代造成了很多限制;不过我想自己还是通过既艰苦又快乐的自学获得了不少知识的。我的知识来得比较直接和现实,学到之后很快能用作实践,在实践中又加以提高和完善。我为自己这样获得的知识感到高兴和自豪。其实正是知识给了我力量,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气馁,勇往直前。其实一个人的知识更多的是要靠自学得来,在正规教育中学到的东西毕竟是相当有限的。正规教育只是把需要学的知识系统化了,给人引了一个路子,而大量的更多的知识还得依靠自学。“活到老,学到老,”可想而知有多少知识得靠自学得来。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们的经历和故事,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是一个生活在梦想中的人。每天,我都在追寻着自己理想中的梦,一步步地去接近她,实现她。哪怕是朝着梦想前进一点点,我都会感到十分欣慰。我会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过,不然我会感到空虚,惘然若失。我对光阴是非常珍惜的,人生短暂,生活要过得有质量才行,而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岁月在不断地流逝,你也应该随之不断得到提升——当你努力实现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时,你自然也就得到提升了。你会看到今天的你,与过去的你已有了质的变化甚至飞跃。这是梦想把你带到的一个高度,你会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美丽的天地,你会欣喜若狂!这便是梦想加上你的努力,让你品尝到的人生乐趣。人一定要有思想,有追求,否则真的就成为行尸走肉了。我赞美有梦想的人生,我是一个乐于追梦的人。

青少年时期,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多学知识。你只有这样,才能服务于社会,才能为国家的强盛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记住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也时时刻刻用“有志者事竟成”来激励自己。于是我学习各种基础课程,参加自学考试。我读大量的中外名著,从中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知识让我不断得到提升,不断走向成熟。人一生不应只增长年龄,而要同时增长知识,增长你对社会的贡献,增长你所取得的成绩。

后来,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文学翻译家,像傅雷那样的翻译家。我也许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我仍希望向他学习,走出自己的路来。我觉得结果并不是很重要,关键在于过程,在于你是否真正努力了。只要尽了最大努力,你就今生无悔。于是我便在这样的梦想中,不断地翻译着自己喜爱的作品。最初要发表是很困难的,经常石沉大海,或者稿子总被退回。这是非常自然的事,你的知识水平、翻译经验尚不足,怎么希望一开始就能发表呢。所以我毫不气馁,继续学习提高,继续投稿。成绩越是来之不易,越是充满魅力,如果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它也就不会那么甜蜜。我又精读了大量的英语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读了很多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我还读了不少其它方面的书,增加自己的“杂学”知识——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事文学翻译所必不可少的。我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要想出成绩,出作品,你必须先要有大量的积累。终于,我的第一篇译作于1985年在《读者文摘》上发表,当时的那种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的。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收获,只是迟早的事。以后就每年都有译作发表,真正走上了文学翻译之路。工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我译的第一本世界文学名著《无名的裘德》出版,算是个人从事文学翻译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吧。这时的路也越走越宽了,几乎每年都有译著出版,因为我对翻译更加熟练,对选题的挖掘和与出版单位的交流也更加在行。这便是知识带给我的力量,可以说知识就是我的坚强后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没有取得硕士、博士、教授那样的光环,但我有出版部门和社会所认可的知识,所以我出版的译著也颇有了一些,并且还将源源不断地出书,在给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随着知识的积累,我掌握的资源也丰富起来,个人已经无力充分利用了,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又主编起图书来,有了一些合作的译者,他们多为大学里的老师。这些老师们有知识,但缺乏相关信息与出版渠道等,而我在这方面又有一些优势,因此就对资源进行整合,目的是为读者翻译出版更多的好书。这是我在从事文学翻译上取得的又一份收获。

由于这些收获,2005年10月我即已被批准成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14年10月被评为四川省第二届“天府翻译精英”,2021年11月被聘请为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评委,任文学翻译组副组长。我很珍惜这些荣誉,也为此自豪。这是自己辛勤耕耘的结果,是社会对自己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无愧于社会和自己的文学翻译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好作品。实现了一个梦想,新的梦想又在等待着我去追寻。我不为别的,就为追求梦想让自己充实快乐,就为实现这样的梦想对社会有益!所以对于文学翻译我始终是“乐此不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