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完成收购

王军山想了想才回道: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跟你妈还有你哥商量一下吧,行了,不说了,国际长途太贵了。”

说完啪的一声挂了电话,王哲无奈的摇了摇头,放下了话筒。

等待的这段时间,王哲还是挺焦急的,他非常看好查尔斯家的工厂,直接收购他家厂子及品牌,这是一个最为划算的选择;

短短几天的等待,王哲着实有些焦急了,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

不知道是因为他的诚意,还是想要听取一下王哲的报价,反正他再次接到了查尔斯的电话,邀请他再次去工厂参观。

这次等王哲的车再次停到了工厂办公楼下,查尔斯·基兰斯居然就在楼底下等待他,王哲立即做出惶恐状,赶紧下车小跑上去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寒暄了两句之后,查尔斯·基兰斯便带着王哲逛起了工厂,这家大型的电风扇生产企业占地约四十来亩;

里面共计有12条组装线,还有自己的电机生产线,注塑车间、模具车间一个也不缺,有一说一,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

参观完工厂后,几人回到办公室,查尔斯·基兰斯才开口了:

“你之前的想法我们经过了探讨,说真的我累了,也不想再折腾,小查尔斯又不想管理工厂,所以我愿意出售这家工厂。

既然决定了,我也不想再牵扯不清,对你提出的第一条方案,我们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我必须要整个老美及欧洲的代理权,作为补偿,工厂价格上我可以做出让步;

还请您谅解,我退休前,必须为小查尔斯安排好他的事业。”

王哲想了想,查尔斯·基兰斯在岛国占据一大半市场的情况下,依旧能够维持这么大的工厂运营,说明在老美cool breeze还是有着很大的知名度,以及有着很强大的销售资源;

他们收购了这家工厂后,让查尔斯·基兰斯负责欧美的销售,也是对王哲他们有利的,算是强强联合了。

这才说道:

“可以,不过您知道,想要获得这么大区域的代理权,保证金、年销售底额以及代理年限,这都是一个不小的要求,还有之前的订单,这也并不好处理。”

“我明白的,只是这家工厂从我父亲手里,就开始经营了,它在我生命里,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未来虽然没有了工厂,但我依旧是想从事这个行业。”

这老查尔斯感情牌打的还挺溜,王哲也就是听听,便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让我父亲过来一趟,谈谈具体的细节问题吧。”

大的问题敲定了,接下来就是关于细节,比如出售价格、支付方式、工厂地皮、知识产权、品牌转让、员工遣散、后续订单、代理要求之类的众多问题;

做出决定后,查尔斯·基兰斯也算是长舒一口气,这家工厂可把他折磨的不轻,今天终于决定甩手,也算是为他的坚持画上了句号。

说实话,还好有了王哲的介入,不然这家厂子,还真要拖垮查尔斯一家,他们后面也不是不想将工厂迁移到亚洲,可事实是家族已经拿不出,转移的所需的费用了;

就在这时候王哲的进场,也算是解救了查尔斯一家,所以他们才能答应的如此痛快。

晚上王哲再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告诉老爹王军山大概的商谈结果,自己他的想法,让老爹可以准备谈判团队,准备来美,进行细节谈判了;

这么大的一家工厂,转让价格注定低不了,但是查尔斯他们想要成为代理商,那就需要支付一笔可观的保证金,这就能极大的降低王家的投资。

还有最低销售额打底,这对王哲他们快速进入欧美市场,是极大的助力;

老爹王军山也明白这其中的商机,在港岛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谈判团队,很快便赶到了老美,而王哲也在老美,安排好了一家咨询评估公司,跟老爹的谈判团队会合。

一东方一西方两家专业谈判队伍共同合作,虽然在默契程度以及配合上会有些问题,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要的是长期合作,也不在乎一城得失;

王军山本想着一支队伍就够了,老美的团队太贵了,老王要踩冒烟多少缝纫机,才能挣回来;

但王哲说这个团队,对老美甚至欧洲市场都非常了解,这是港岛团队不具备的优势,王军山便打消了去掉一支团队的想法。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家企业陷入了紧张的谈判工作,这方面王哲不是专业的,完全插不上话,在大些的问题双方抉择不定时,王军山也能做出决断;

凯尔自从有了一次短暂的事情可做之后,便也没有那么抵触工作了,王哲情真意切的去请求了凯尔,希望他能暂时充当王军山的保镖;

面对王哲真诚又祈求的眼神,凯尔还是最终妥协了,答应一定保护好王军山。

其实王军山的活动,并没有多大的危险可言,王哲只是想给凯尔找点事情做,他自认为自己无用武之地,实际在王哲看来,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现在电风扇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设备也是二手的,其实还真不值多少钱,地皮跟地面建筑这些王哲他们又不需要。

查尔斯·基兰斯如果也不想要,那直接出售就行了,最终在五月底,双方经过长久的拉锯战,达成了一致;

王哲他们以六百五十万美金的高价,终于全盘接收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工厂,接下来便又开始紧张的洽谈起,代理商的合约。

这其中工人代表们从开始的信心十足,到后面忐忑不安,在得知查尔斯·基兰斯正在出售工厂时,这些工人才彻底慌了神;

王哲跟工人们进行了沟通,并保证短时间内工厂不会关闭,但工资绝不会再上涨,没有收入来源,坚持不住的工厂工人,在长达三个多月的大罢工之后,无奈的接受了条件。

但王家却选择了择优录取,并解聘了三分之一的工人,其余人又重新回到了工厂,生产线也再次运转了起来;

现在最要紧的是将订单生产完成,另外就是大量的备货,因为他们要在搬迁过程中,保证有足够存货销售;

剩下的人员缺口,王军山从港岛招聘了一批人,前来参与生产,这些人将来会是鹏城工厂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