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于飞

T县,南关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六班正在上武道课。

时值夏末,天气炎热,四处蝉鸣不绝。

于飞满头大汗,艰难的摆着姿势,让动作标准一些,尽量与桩功要求一致。

汗水顺着毛孔沁出,汇流成溪,顺着鼻梁一滴一滴落下。

高温扭曲了空气,于飞的视线恍惚,仿佛陷入了地狱般的幻境。

他的肌肉在颤抖。

痛苦,烦躁。

于飞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条烈日下上岸的鱼,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太奶在远处朝着自己微笑。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想要成为武者,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可以击穿顽石!”

武道老师的声音沙哑有力,像是生锈的铁刀刺入岩石,有种莫名的穿透力。

“手抬高一些,背挺直了!”

“要用劲,用劲懂吗?”

“花拳绣腿可练不出气血!”

闫海穿着一身黑色的武道服,手持教棍在学生练武的方阵中巡视,并不断纠正动作。

武道一途由炼皮开始,自外而内,逐渐超凡。

眼下这批高二的学生才接触武道一个月,正是打基础的时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闫海格外上心。

“变式,转抵牛立冲!”

看了看时间,闫海一声令下。

操场上少年们转折身姿,但动作并不整齐,还有人摔倒在地。

于飞做前弓步,双拳握紧,拳心朝下提于肩高,重心前倾。

“哈!”

他按照桩功要求想象自己用头抵着石头。

许是错觉,他感觉体内一股热流涌动,自后腰而起,流转三寸又随之不见。

【伏牛桩功】是武道一境修行基本法,旨在培养壮大气血,并开启武道第一关,炼皮。

当下这门武道课于飞已经上了12节,一周三次,于飞还没摸到气血的门槛。

高二六班有54名学生,男生30名,女生24名。

于飞在武道课上的表现不佳,一个月的时间,已有21名同学感受到了气血,他有些落后了。

桩功的招式怪异,挑战生理极限。

“武道一途,最重要的永远是意志。

天赋、财富能让你们在初期快一些,但是武者之路能走多远,永远取决于你们自身的意志!”

闫海的声音铿锵有力。

操场上学生有气无力。

于飞只觉着闫海在放屁。

明明最重要的是财富和天赋。

于飞在3岁时开启了宿慧,在他有意的锻炼下,身体素质在同龄人中算得上强壮,但他能做到的也仅限于此。

若说开启宿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只要他静下心来放松心神,便能在精神空间中感知到一枚蓝色珠子。

起初珠子表面没有任何光芒,随着时间流逝,珠子表面发出一丝丝毫光,直到现在光芒占据绝大多数区域,只剩下芝麻大小一块黯淡。

于飞推测等光芒覆盖所有表面,或许有什么变化。

他只能静静等待着。

早些时候,于飞便意识到即使重活一世,他的人生并没有起飞。

初中之前的文化课他凭借着前世的学习技巧和沉稳的心态,成绩一度极其优秀。

但到了高中,于飞发现智慧的增长并不能带来智商上的提高。

尤其是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也是,在他前世印象中,绝大多数复读生的成绩并不会比第一年高太多,有些甚至退步了。

武道同样如此。

高二六班第一个感知到气血的学生是学霸江逸凡。

江逸凡每次数学考试都在145分以上,而他在学习伏牛桩功时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学习进度。

仅在第三节课就成功感知到了气血。

短短的半个月。这家伙肉眼可见的结实了起来。

此外,第二个感知到气血的是杜明轩。

杜明轩家境富裕,其父在T县有多处产业。

据杜明轩私下里吹牛B说,他的父亲花了10万为他买了五份蕴血散。

靠着这五份蕴血散,杜明轩不仅感知到了气血,并且在炼皮的进度上前进了一大截儿。

因此,于飞打心眼儿里觉着,武道一途,应该是天赋最重要,其次是财富。

好不容易熬到武道课结束,闫海用一辆板车拉着两箱半能量液,挨个发给每个学生,亲眼看着大家喝完。

练武极耗体能,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提供的是最基础的能量液,每个班每周开三次武道课,练多了伤身。

说来说去,于飞觉着要么天资出众,要么凭亿近人,否则很难在武道一途有所成就。

武道课在中午两点开课,三点半结束。接下来只有一节历史和一节自习。

历史课上躺倒了一大片,仅有少数几人在坚持。

任凭历史老师刘稀毛一遍又一遍将讲桌拍的砰砰响,依然不起作用。

于飞恍恍惚惚,抬眼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自习课的后半段了。

“醒了?”

李梦瑶从桌兜里摸出一瓶酸奶,一脸期待的看着于飞,声音软糯。

“这是你最喜欢的黄桃味的,我带多了喝不完,给你!”

刚睡醒的于飞大脑还在启动中,迷茫的看着李梦瑶,顺手接过酸奶,没说谢谢,自打和李梦瑶做了同桌,他就没少被投喂。

开始拒绝过,但在李梦瑶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于飞被迫养成了不要脸的习惯。

随意插上管子悠哉悠哉的吸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