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拥有即是缘分

见李修缘展现的实力这般彪悍,其他僧人自是不敢起争夺的心思。

就算有心思的,这下也彻底放下。

这不,刚才就有一个反面教材。

那人想趁乱偷机,直接第一个被逮捕,现在趴地上还没起来呢。

那人的法阵之中,已经有一个黄色印记的宝石。

可看他这样子,是没力气继续给岩石开光了。

也不知道这次考核他该怎么办?

果然,贪心有风险,作案需谨慎。

李修缘见场上无人再与他争夺,便安心施展涌地法术,铺地成脉,把那个最大的宝石岩运了过来。

“你看,我说吧,你那徒弟水平不行。还不如我随手一指的小僧呢,还是我运气好。”小僧法师对着旁边的慧空法师,乐呵呵的大笑。

“别,别急呢。考核可不是以抢到大的宝石岩为最终的成绩,还是要看聚集福缘的多寡。”

后者无力反驳,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

前面几句暂且先认下,你这也能叫随手一指?

他手上戴着的那串佛珠,也不知是谁送的。

前些阵子,小僧法师主持受戒考核之时,刚有一面之缘,就送给小沙弥一串佛珠之事,可谓流传甚广。

还说自己运气好,都当这么多年法师。

你难道还不知道,在佛门之地若是心不诚,可是容易倒大霉的?

“阿嚏!”小僧法师忽然一个激灵。

是谁在诅咒自己倒霉?

他环顾四周,试图找出这个凶手。

在他身边的慧空法师自然第一个被他注意到了。

而后者则是一本正经的看着圆盘,似乎这些事情与其根本无关。

不过,小僧法师还是第一时间就认定了,他就是刚才的凶手。

哼,就是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尹平看着李修缘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孔南飞,夺得了这块最大的宝石,心里五味杂陈。

他是真有些不敢相信,明明之前李修缘还只是寺庙中一个小透明的沙弥,现在成长的速度,就要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为什么他比自己厉害?脑海里一道声音响起,尹平忽的转头看向正在法阵之中忙碌的李修缘。

为什么击败孔南飞,被其他人敬佩的不是自己?他又看向脸色苍白,在地上打坐缓息的孔南飞。

为什么得到两位法师认可的不是自己?尹平又看向论坛之上笑意盈盈的小僧法师。

愈观愈想,嗔怒渐浓。

他的耳边突然响起一道清明的禅音,把他一下子从混乱的情绪中拉回。

“阿弥陀佛,常怀慈悲心,当断嗔怒恨。”

尹平入道的时间尚短,还不能完全了断红尘。

所幸他已经得了点化,有着菩萨庇佑。

他闭上眼睛,不再看向四周。

净心侍佛,独断此生。

他的身边一块岩石也没有,可他脸上却丝毫不见惊慌的表情。

......

“这人的实力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啊。”高阳心中默默思索,心里再次生出几分结交之意。

他和那些从太平郡城里一同过来的贵族子弟,自从上次被李修缘拒绝之后,自然是心生不满。

也就不愿意再次接触,甚至打算排挤他。

可经此一战,倒是让他重新认可了对方的实力。

他的消息比较灵通,认出了孔南飞来是新入点光堂的弟子。

而且被慧空法师直接收入门下。

竟然在他手里走不过一招?

原本他听闻大住持在经过受戒考核之后,忽的改变主意,不愿意收李修缘为弟子,是因为他的水平还入不了大住持的法眼。

现在想来,是不是另有隐情?

而且关于他的技法,他了解到的也比常人更多。

孔南飞的涌地之术和李修缘一样,大约都是小成。

按照常理而言,两人的差距不会过大。

不应该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是他隐藏了修为,还是练了一些不外传的功法?”

无论如何,此人看起来都不简单。

法阵之中,李修缘开始切割打磨这些抢来的岩石。

方才的作战非常轻松,他并没有使出全力。

虽是同样的法术,可自己还多了一项加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他发现不只是佛法,就连佛经似乎也与四大之法有着密切关联。

比如他初得,也是第一次修行过的地藏经,就属四大之中的地。

里面就记载了很多地之法。

瓦解、地裂之术也是从此经中学来。

与此同时,李修缘还学会了一项与布置阵法有关的法术——定地。

此法可以稳固地脉,使得阵法不容易被破坏。

若是地藏经法修行高深之人,与地脉的沟通会明显优于常人,可以观察到常人所难以预料之事。

除此之外,地藏经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诡异邪祟之事。

诡异之物,往往先会侵染一地的地脉。

随后地脉由内而外变化,之中的表相才会诞生邪祟,也就可被常人观察到。

所以若是能够净化一地的地脉,此片区域的邪祟诡异也会不攻自破。

相反,若是一地地脉持续不断的被诡异侵染,即使除掉表象所显示的诡异,仍然会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诡异。

可李修缘,并非在一拿到地藏经之时就能学会其中的法术。

归根结底,又是“经不可轻传”。

除了获取途径难,拿到了也不是原本之外,更常见的问题是读也读不懂。

譬如著名的五经之一《春秋》,就有着无数本解释此经的书。

常人若是单单持有一本此经,就如同盲人读经书一般毫无作用。

相国寺在传法堂定期开展的法师论坛,也是为了帮助一众僧人更好地理解佛门经义。

在未曾修行四大之法时,李修缘虽然知道地藏经之中,有很多的关于法术的记载。

但他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

甚至,很多他原本以为是如同杂谈一般的记载,其实就是施展法术的方法。

直到他修行了四大之法之后,这才豁然开朗。

修行之路,还真是道阻且长。

不过好在,他有着经法推演,拥有他人难以获取的经法。

很多时候,拥有就是一种缘分。

而佛门,最讲究的就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