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佛道之争

在李商隐的引领下,一众光头鱼贯而入。

李瀍办事的大殿,原本是在大明宫的,但由于他已经放出风去,准备把龙首原让出来盖别墅,于是就搬回了太极宫。大明宫他也没拆,准备留在那儿做个景点,反正不耽误盖别墅,就放着呗。

真遇到事了,被敌人攻进了城,还能当个临时指挥部,多好。

反正李瀍的宗旨就是能不拆就不拆,废物利用也比拆了强。

说真的,带头的慧如禅师是有点忐忑的,听说这位新皇在封地时就喜欢道士,生怕他也一激动来个灭佛啥的。可能性倒是不高,但怕就怕个万一啊。

先前有过两次法难了,听说高原那边也在搞灭佛,这年头,和尚真是多灾多难啊,连高原上的蛮子都开始跟风了,和尚还有活路么?

值得庆幸的是,新皇目前为止,没表现出对道士如何宠幸,不然慧如肯定逃去晋阳了。这位新皇上位以来的表现都是大手笔的,谁知道那帮道士一串掇,他会不会也脑子一热,觉得灭佛就是崇道,也搞出一场法难来?

依照慧如的本心,是不想走这一趟的,好好的没啥事,何必自己找事呢?万一真惹出了皇帝的性子,也来场法难可咋办?但他架不住显如的劝说,何况,显如已经将僧众召集起来了,让他们直接来求见,没自己盯着也确实不放心,最后也只能战战兢兢地跟来了。

这位新皇倒是跟民间传说的一样,架子不大。如今,宫里的宦官被之前的‘甘露之变’给清空了,在太极殿值守的都是些少年人,看过报纸的慧如知道,这都是些农家子弟,主要是保卫皇帝安全的,是新的禁军。

虽然这些少年也是顶盔掼甲,腰佩弯刀的模样,但基本上都形容稚气,一看年纪就不大。至少这位新皇亲民这一条是不假了。自己这些人的诉求,或许可以通过皇帝仁慈这一点,达到目的?

“参见陛下。”一众僧众施礼见驾。

“各位,你们的目的,朕知道了。不过朕有点奇怪,佛门不是讲究慈悲为怀么?为什么朕征收你们的土地,为百姓谋福利,你们还不愿意呢?莫非你们看不上这点功德,非要占着你们的寺庙不放么?你们盖了这许多寺庙,僧众却没有那么多,你们非占着不可,莫非是有何目的么?”

出乎意料的是,今上不跟他们兜圈子,见面就是一连串的质问,问得众僧心中都是一懔。啥目的,寺院大点,方便展开盈利项目呗,这是盛世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到了如今,项目又在抽签、占卜上面多了些。

但这话怎么说?没法说啊。

“启禀陛下,佛门流派众多,您所说的合并诸寺,腾出地方来,实在是不好操作啊。譬如贫僧所在的大慈恩寺……”

“朕不管你们那么多,佛门对大唐有过贡献,比如当年的玄奘大师,远行万里,跋山涉水,就为我朝太宗皇帝提供了地图指引,为太宗的拓土万里做下了卓越贡献,其功勋着实不小。嗯,大师就是从你们大慈恩寺出发的吧?你们应该好好的效法先贤才对么。”李瀍不跟光头们辨玄机,直接亮了个榜样给他们。

“陛下的意思是……”慧如迷茫了,学玄奘大师,难不成也要去取次经么?

“这样,朕也给你们一个任务,用不着去印度那么远,你们就去沙洲……”李瀍并不多啰嗦,直接亮出自己的目的,将寻找张义潮,取得联系的任务亮了出来。他知道张义潮的籍贯,还知道他起事的大致过程,那么,越早取得联系,不就越方便配合么?

从前世的所知中了解,张义潮联络唐廷,原本也是想双方配合的,并非他就是纯粹忠于大唐,想回归中原。张义潮都离开中原八十年了,他的上辈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哪来的那种感天动地的忠诚?还不是他听说大唐强大,想得到唐军的配合么?

当然,现在的残唐确实没那份实力了,配合归义军打通河西走廊比较困难,可从长安出发,打通凉州,往河西走廊迎一迎归义军,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搞不好,自己还能提供部分补给,让归义军过得更宽裕些呢。

这肯定就得需要有人走通丝路,至少从长安到沙洲这里的路得走通。最合适的使者就是和尚,因为吐蕃人崇佛啊,后面统治藏地的就是活佛,吐蕃人肯定不会轻易对僧侣出手。出手的倒不是没有,现在闹腾灭佛的朗达玛就是,但那人也没闹腾多久,这不就是叛乱遍地了么?

总之,僧侣做使者,肯定好过普通人,要不张义潮后面派了那么多使臣,咋就一个悟真成功抵达了长安?

还不就是吐蕃人轻易不杀和尚,哪怕和尚信奉的佛陀,不是他们藏地的佛?

这个艰巨的任务只能交给和尚,还不能强迫他们,不然人家直接摆烂,就说找不到,自己还能用刀子逼人家不成?李瀍之前也没想到怎么弄,但事到临头,他也是灵光一闪,准备把征地的事,跟出使的事联系到一起。

“……这是先帝交待给朕的,说是沙洲有位义士,心怀赤诚,有意起事,并回归大唐。先帝就是为了掌握权柄,联系义士,这才掀起了甘露之变,可惜兵败……”李瀍又开始忽悠,反正死无对证,张义潮早有归唐之心,自己以此为由找过去,他也不会太惊讶。

“所以,朕有意募高僧一名,为朕行此万里之路,寻那位义士出来,并捎点东西给他。可有大师愿意渡此艰险,重走玄奘大师当年之路?”李瀍倒是没说报酬,但这事的意义如此重大,这位大师的寺庙,肯定就得留存下来了,这事大家都懂。

“……”众皆沉默。

这事比玄奘取经容易点,至少玄奘走过一次了,可那是茫茫大漠,岂是说走就走的?就算佛门弟子有利于通行,但沙漠上除了突厥人,回纥、突骑施又岂是好相与的?更别说还有什么信仰也没有的沙盗了,那就是纯粹的强盗,自己都说不清是哪族人的那种。

“贫僧愿往。”一片沉默中,突然有个年轻僧人站了出来,一如当年的玄奘大师,双手合十,向李瀍禀告道。

“哦?未知大师是……”李瀍本有些失望,他这个计划早就做好了,就是没想到现在就拿出来而已。现在没人敢应命也让他有些失望,倒不至于绝望了,只是这批僧人中没有愿意领命的,等消息传开了,或许还是能招募到人的吧?

“贫僧悟玄,自来心慕玄奘大师当年事迹,愿为陛下走上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