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地位

沈易仍旧记得那个下午,也是他第一次感觉到在一定程度下权力比武力更加重要的时候。

黄庆丰带着两个侍卫,到山寨给他了一个当地土皇帝的命令:杀死即将到来的钦差。

彼时山寨建好,水稻刚刚种上,所有依附沈易的人都在期盼着新生活,所以他只能无力的接受。

最关键的是,黄庆丰听到过他的声音,见过他的半张脸。

“钦差大人,我脸上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吗?”黄庆丰见沈易目不转睛盯着他,恭敬开口道。

“本官只是在想一些事。”沈易将心绪拉回,温和笑了笑,“我记得,黄家商行是做粮食买卖的吧?”

“正是。”黄庆丰恭敬点头,心里却是一个咯噔。

果然不出他所料,沈易的声音紧接而至:“既然如此,纳捐所得钱财换成粮草的活计,就交给黄家来处理了。”

“按水患前的价钱来,至于到底能换多少,有官吏确认,对吧?”说话的同时,沈易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许北诚。

“那是自然,请钦差大人放心。”许北诚如闻仙乐,连忙拍胸脯保证道。

“好,如今灾情似火,本官身负皇命,自然要为圣上负责。”沈易拍了拍手,把有些愣神的黄庆丰唤醒,“既然此间事了,诸位就散了吧。”

“小人遵命。”

在座富商不敢有丝毫耽误,纷纷告退。

目睹黄庆丰有些蹒跚的背影,许北诚只觉心中块垒大消。

待所有人走后,他对在一旁净手的沈易恭敬鞠躬,由衷感谢道:“多谢大人相助,不然下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的好。”

“你我皆是朝廷命官,又何须多礼。”沈易用毛巾擦干净手之后,上前搀住许北诚。

随后,他指着桌上收据,缓缓说道:“剩下的,就交给许知县了,挨家挨户收齐钱财,再换成粮食,须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请大人放心。”许北诚连忙应是,但他话锋一转却是面露难色,“不过临时抽掉如此多的粮食,我怕市面上粮价……”

许北诚为官虽短,但经验却是异常丰富。

此时粮少人多,水患之下漕运又被耽误,他能平价换粮,可富户损失的利润终究会由百姓承担。

收粮以工代赈,好加固韶关坝,这一步目标已经达成,但他却不由自主想要更多。

至少,在粮价疯涨中,多保留些百姓性命。

“囤货居奇,以谋逆罪论处。”沈易声音虽是温润,但许北诚仍旧从中听出丝丝凉意。

许北诚豁然抬头,如此酷烈刑罚,他却是想都不敢想。

不仅是因为他性格温和,更是这高邮县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眼见许北诚神色震惊,沈易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乱世当用重典,许知县扛不住,我来扛,但我只有一个要求。”

“大人请讲。”许北诚深深吸了口气。

“我要尽可能多的人活下去。”沈易笑道,“不只是为了你我的政绩,更是为了百姓。”

其实这不过是假话,沈易最根本的理由,还是扫清自己暴露的可能性。

黄家是粮商,又被逼着纳粮,如果他敢继续伸手,沈易就能把伸出来的手,连带着脑袋一起剁掉。

除掉这个隐患,等崔苓怀上他的孩子后,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状元唐劭。

“下官领命。”许北诚心中满是振奋。

他之前见新来的钦差同转运使交谈融洽,又是首辅佳婿,还以为其不过是来此地镀金。

但当真接触到沈易,他不由心悦诚服。

能为民做事,又肯承担责任,这已经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了。

吩咐骑士将箱子连同记载名册的纸送回县衙后。

沈易同许北诚朝着县衙方向一边漫步,一边闲聊。

因沈易有两世经验,如今有了修为,脑海思路更是清晰异常,同许北诚这等干实事的知县谈到一起,倒也算得上相谈甚欢。

“大人,待粮食入库,我便可聚起百姓修缮韶关坝,好为日后可能的水灾做打算。”许北诚小心说道,“到时候钱粮消耗,下官会一一记账,禀明大人。”

“好。”沈易倒也没有说什么信任之类的话,他想要树立的形象并非清臣,而是能臣。

一应事务,皆要做好留痕才行。

望着街道两旁瘫倒在水洼中的灾民,沈易若有所思:“许知县所做,便是以工代赈?”

“哪里。”许北诚苦笑一声,解释道,“下官只是把还有余力的聚拢起来,免得可能出现的人祸。”

“以工代赈,所谓的工并非我等摊派,而是强令县内富户赈灾罢了。”

沈易若有所思点头:“那看来是本官望文生义了。”

仔细想想倒也确实如此,沈易前世干过苦力,自然明白那种状态下要吃多少东西。

若出了水灾以工代赈是官府派人修缮水利,那这凑来的粮食再多三倍恐怕也无济于事。

灾民灾民,在这个古代社会就不算人了。

能保证三天一顿稀的,饿不死就行。

“既然许知县所说水患将近,那周遭县也该依此施为才对。”沈易又是起了个话头。

他想要把水搅得更浑些,如今水过于清了,他摸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余知县……”许北诚咬了咬牙,还是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想做,自然会比我轻松。”

只可惜,其他人都忙着捞钱,能管灾民两天一顿,都算是青天大老爷了。

沈易自然明白许北诚言外之意,轻轻点头便将这个话题略过。

快到县衙时,他轻声问道:“扬州乃是漕运中枢,常平仓,社仓可还能用?”

话音刚落,沈易望着许北诚铁青脸色,了然点头。

嗯,这帮蠹虫。

言尽于此,两人也没了谈兴,转过一个街角,宽广的衙门映入眼帘。

县衙周遭,横七八竖躺着灾民。

许北诚刚想向沈易解释为何自己允许灾民躺在此处,余光却是看到不远处一个身穿锦服的四五岁小姑娘,正朝着灾民身上扔泥团。

“囡囡!”他低声喝道。

那个小姑娘见了许北诚,头也不回跑进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