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伊人 七

  • 群象北上
  • 李岩
  • 1377字
  • 2025-04-15 18:47:31

第61章 伊人 七

经过一路奔波,晏馨终于在夜半时分来到医院。新建的路灯在郊区的县医院刚修建使用,这里只装了几盏破旧的路灯,孤零零地亮着,刚移栽不久的柏树被风吹得轻轻摇摆,好似摇摆不定的人生。很多人此时还好好的,彼时说不定已经变成尘土,无法再在这浮世间残喘。

医院这人间照妖镜一样的地方,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悲喜剧,最能检验出人的劣根性,展现人生百态,堪比一部部精彩的小说。赤裸裸的人性、卑劣的人心……一经照射全部遁形。

离医院不远偏僻的荒野处,塔吊之类的建筑机器零星地直立着,在黑夜中像个智者般岿然不动,仿佛不管外界有如何的纷扰,都不会打搅到他那颗遗世独立的心。

晏馨想:我要是这一架塔吊该多好,孑然一身,遗世独立。晏馨顺着路拐了一个弧形的弯后见到一栋楼,眼前一下亮起来了,人也多起来了,原来,这才是医院的主楼。

“24”,进入电梯看到这个数字,晏馨就觉得不舒服,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希望一切都顺利吧。晏馨进入病房,看见父亲躺在病床上,意识时好时坏,头疼时就会昏迷,医生说是因脑血管堵塞的地方还有小细血管在破裂。看着父亲痛苦的表情,晏馨心乱如麻。快到早晨的时候,父亲醒了一次,认出了晏馨,但只是对她点点头,眼睛注视着她,嘴巴张了张却说不出话来,接着又昏睡过去。

母亲看见晏馨就像看见救兵一般,对她言听计从,此时母女俩好像互换角色了,晏馨成了家长,母亲成了女儿。曾几何时,母亲是那般雷厉风行,那见过世面的能干女人样好似被一阵风吹得荡然无存,满头白发,满脸愁容,已经看不出当年的干练模样。晏馨去找医生谈话,母亲去端水买饭。

在空隙时,晏馨打了个电话通知滕阳说父亲需要做手术以及只有五成的成功把握,晏馨问他什么时候能过来,滕阳支支吾吾也没说个具体时间,晏馨一气之下挂断电话。

疲惫感压不住地向晏馨袭来,让晏馨感到焦头烂额。老话常说“幸福有三:家里没病人,牢里没亲人,外头没仇人”。他们老晏家一辈子都本本分分做人,没有一个二流子,在外头能忍则忍,不能忍则躲,所以也没个仇人。

晏馨原本以为父母的身体硬朗,能长命百岁,故而也没这方面的忧虑,但转瞬之间才发现,原来父母的身体并不是钢铁做的,他们也有生病衰老的时候。

人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处于幸福之中却不自知,有一天幸福离你远去时,你才觉得原来自己一直被幸福包裹着,当你脱下幸福的外衣再去寻找它时,它已随风而去。

正当晏馨陷入沉思,杨董发来短信询问晏父病情,晏馨回了电话,一是觉得短信说不清楚,二是为表礼貌,三是觉得声音更有温度。晏馨向杨董大致说了下父亲的病情,杨董让晏馨帮父亲转院,说省城的医院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更好不提,更重要的是有熟人亲自照顾也会方便些。不待晏馨回答,杨董就挂了电话联系自己的院长朋友去了。就这样,省城的医院专门派了一辆救护车把父亲接去了。

一个月后,父亲在各方的悉心照顾下,终于可以出院了。虽说医院的条件比家里的还要好,可是省城的床位太紧张,占着一天就要让后面排队的病人多等一天。

另外,这费用都是杨董垫上的,多住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钱,晏馨看着这“哗哗”流水般往外淌的钱实在是于心不忍。晏馨想,父亲虽说没有完全痊愈,但是已经可以慢慢走路说话了,只要再做一些后续保养就行。

把父亲和母亲接回家安顿好以后,晏馨也要回学校上班了。临行前,思想淳朴的母亲给晏馨带了好多家乡的特产,特意交代晏馨要还杨董的人情,说要不是他,父亲还不知生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