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支原体的抵抗力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与细菌等其他原核生物有较大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煮沸或高温能将其杀灭。45℃维持15~30分钟或55℃维持5~15分钟即可杀死支原体。大多数支原体在4℃能存活1~2周,−20℃低温下存活6~12个月,−70℃或冷冻干燥后可保存数年或更久。但有些支原体抵抗力较差,如反复冻融对其存活有一定影响。

2.支原体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然改变可使其破裂。

3.像大多数细菌一样,支原体对紫外线敏感。

4.支原体不耐干燥,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腔道黏膜,在空气中或已干燥的标本中容易死亡,因此从这些标本中不易分离培养出支原体。

5.支原体对重金属盐和常用消毒剂如酒精、酚、甲醛、甲酚皂消毒剂等比细菌敏感,对一些表面活性剂和脂溶剂极为敏感,但对醋酸铊、结晶紫和亚锑酸盐的抵抗力比细菌强。因此,支原体分离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醋酸铊能消除标本中的杂菌生长,但解脲脲原体及生殖支原体对铊敏感。

6.支原体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具有耐药性,对多黏菌素、利福平和磺胺类药物普遍耐药。对支原体具有抑菌活性且常用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抗生素是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交沙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及一些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等),但人型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另外,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出现了许多耐药菌株,特别是耐四环素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菌株的增加,在治疗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时应引起注意。其他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对支原体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因此一般不用于治疗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新一代支原体抗生素M-Plasmocin能有效地杀灭支原体,且不影响细胞本身的代谢。

7.支原体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因此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皂素、毛地黄皂苷、两性霉素B等均能破坏支原体细胞膜而导致其死亡。

(曾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