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江苏淮阴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其代表作《温病条辨》,为温病学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典籍。其理论溯源《内经》、问道张仲景、发扬吴又可、师承叶天士、博采众医家,摅己生平心得,合而成书。六淫邪气均有论述,以温为主,外感内伤皆有涉猎,重在外感。“自温而热而暑而湿而燥,一一条分缕析”(朱彬序)。“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汪廷珍叙)。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体系,以温热、湿热两大纲,系统地论述了四时温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其方约而精,创制了诸多实用方剂,如银翘散、三仁汤、安宫牛黄丸等。在当今突发传染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中,《温病条辨》方剂的疗效厥功至伟,突显优势。

《温病条辨》全书共六卷。卷首,引《内经》十九条,以溯温病理论之源。卷一、二、三,分列上、中、下三焦篇,论述各种温病的证治。体例仿仲景《伤寒论》,并于诸条之下自注自辨。卷四、五、六,为杂说、解产难、解儿难,为吴氏所撰短篇论文,论述精辟。该书于1813年由问心堂初刻付梓刊行,后流传甚广,一直被奉为学习温病必读之书。作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温病学教师,从事温病学教学、临床、科研三十余年,深切体会到《温病条辨》的地位和价值。笔者将其奉为枕中鸿宝,朝研夕究,获益良多。本次评注基于“经典—评注—理论—临床”编写理念,以《温病条辨》原文为框架,结合笔者临证体会及学习之悟,对条文的理论意义、方药使用及临床所治病症,进行分析和阐发,详略结合,较全面地揭示了吴鞠通的学术思想。对某些重要方证条文,结合临床,后附吴鞠通等古代医家及笔者所治医案,并加按语剖析之。编写注重文字与图画、表格结合,以较直观的方式理解评注内容。

本书以实践至上为原则,评议其理,阐发其用,充分展现中医经典奥旨与临床魅力,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启迪思维之用。广泛适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是书希冀好学深思者触类引申,启迪临床。若有不合者,尚请高明之士举而正之。

张思超

2022年9月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