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后期制作,金剪刀

一大早。

“啊呜……”

打着哈欠,顶着一个淡淡的黑眼圈,明显有些睡眠不足的颜祖,走进了斧山道片场。

就如同清水湾那边的邵氏影城一般。

身为嘉禾影业的大本营驻地,斧山道片场这边,除了一系列的内景片房和外景场地外,也有专门的后期制作中心。

而且也是单独一栋楼的那种。

剪辑房、冲印间、试片间、音乐中心、字幕屋……

以及相当豪华的特效中心,还有条件很不错的小型放映室和数间休息室等等。

自从杀青宴之后。

颜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鬼打鬼》的后期,亲自动手亲自盯。

一天二十四小时,大半时间都呆在“后期楼”里。

与剪辑师会谈沟通,阐述自己的想法,准备怎么剪,想要的节奏是什么,惊悚与喜剧、武打、灵幻等内容的占比……

与音乐人商量聊天,配音、配乐、音效……

还有同样处于核心地位,且重要程度相当大的特效……

这就是电影学中,影视后期制作的三大核心部分——剪辑、声音、特效!

……

后期楼,三楼,剪辑房。

颜祖推门而入,迎面就是一个约有三十多岁的男性,正端着一个杯子靠坐在沙发边上休息和放松。

飘逸散开的茶香中蕴藏着一抹苦涩,显然是一杯提神的苦茶。

男子抬头一望,见到进门的是颜祖后。

便也眯着眼睛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睡眼惺忪地轻举手中的茶杯示意,算是打了一个招呼,开口问候道。

“哈啊……”

“阿祖来了。”

看着沙发边上的男子,颜祖轻笑了起来,口中喊道。

“宗哥,今天怎么样,还撑得住嘛。”

“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歇一天,先休息一下~”

“别把宗哥你的身体给累坏咯~”

“不行?”

关键字眼一入耳,男子立刻就来劲儿了。

将手里端着的苦茶豪饮了一大口,感受着苦涩的滋味冲击着蓓蕾和感官,瞬间精神了不少。

将手里的茶杯一放,下巴一个扬起,说道。

“男人可不能说什么不行的啊,你个臭小子!”

“走,开工。”

豪言壮语再起,男子大手一挥,便踏着龙行虎步,朝着里面特制的专业高档剪辑室走去。

“你宗哥我龙精虎猛,知不知道!”

“一夜七次郎,说的就是我!”

颜祖听得连连点头,然后嘛,一边踏步朝着剪辑室走去,一边乐呵呵地戏笑道。

“那我们今晚就再加个班,干个通宵呗。”

“争取今天就把完整的粗剪版给弄出来~”

弱点攻击,瞬间致命。

“加班……通宵……”

“我……你……”

大踏步的宗哥一个僵硬和凝滞,一股疲惫的倦意席卷而起,堪称从身到心,冲击着那名为吹牛装逼的欲望。

稍微装了一个大的,却又不能承认自己不行。

有些欲哭无泪的宗哥表示。

“干就干……”

“不就是个粗剪版嘛……”

“看宗哥今天再教你两手好吧,学着点儿……”

装都装了,硬都硬了,这会儿可不能软。

就是这话,说的怎么那么累呢?

……

宗哥,全名张耀宗,乃是嘉禾目前的台柱子金剪刀,被何冠昌请来与颜祖一起剪辑《鬼打鬼》。

电影这个行业,有台前和幕后之分。

相比于台前那些星光熠熠的大明星,自带吸睛光环和聚光灯buff的巨星女神。

幕后人员受到的关注一向比较少,再怎么了不起,再怎么厉害,也比不了台前。

但有些人,是真的很牛逼。

例如,张耀宗。

身为香江电影历经了整个黄金时代的著名大神级剪辑师,张耀宗有着相当多的称号。

什么四大金剪刀,什么十大剪辑师,什么超级剪辑大神啊……

但凡是以“电影剪辑师”为主题的盘点和排名,必然会有着他的名字出现。

从1972年以《金旋风》为第一部剪辑作品成为正式的剪辑师,到千禧年的《辣椒教室》后宣布封剪。

二十九年的时间里,张耀宗一共剪了两百多部作品。

而港台两地的两大奖项——金.马奖和金像奖,张耀宗可谓是战绩辉煌,甚至是超神无敌。

从1972年的《精武门》开始,张耀宗便走上了自己小母牛倒立的刷奖生涯。

在1982年的时候才举办第一届的金像奖,到千禧年时张耀宗的封刀隐退,一共是举办了19届。

张耀宗则是入围了十五次,拿走了四次最佳剪辑大奖。

金马奖这边,从1972年算到千禧年,一共举办了二十九届,张耀宗入围了二十一次,拿走了九个奖杯。

至少在剪辑这一领域,只能用五个字来形容他。

——绝对的大佬!

不看后面的黄金时代,就到目前为止。

张耀宗的代表作也有《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帝女花》、《卖身契》等等电影。

在嘉禾,甚至是整个香江影坛,但凡对自己的电影有点儿追求的导演,都想要请张耀宗来剪片子。

如今的张耀宗,与邵氏那边的老牌神剪姜兴隆一起,并称为“香江影坛的两大神剪”。

简而言之。

今年才34岁的宗哥虽然喜欢吹牛。

日常狼嚎自己是真男人,说着什么一夜七次郎,还有一点儿喜欢搞涩涩,而且天天吹嘘自己那一头非常不科学的茂盛黑发。

但宗哥那也是真的牛逼,业务能力完全没的说!

……

剪辑室里。

嘉禾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才从国外买回来的高档货,各个部件都堪称顶配的一架剪辑台前。

颜祖这个导演和张耀宗这个金剪刀,正在平息静气的摆弄着身前的东西。

“阿祖,15号……”

“宗哥,这两个特写插在……”

不同于以后的数字线性剪辑,一切都在电脑等科技产物当中推进和完成。

在胶片电影时代,就如同此前的导演和摄影师一般,剪辑师同样也是“手艺人”。

不经过几个年头的学习和历练,汲取相关的经验,练习自己的手艺和技巧,是没有资格“掌机”的。

尚未出师,小小学徒,连剪刀和胶片都拿不稳,凭什么操控剪辑机,凭什么掌控剪辑台。

所以。

当张耀宗得知,颜祖也会参与剪辑的时候。

自诩牛逼冲天的宗哥,眼睛一下子就变得诧异了起来,随之而来的皱眉,简直就把不信任和拒绝写在了脸上。

十八岁,你写了一个好剧本,还能做导演,而且在导演方面的本事还很厉害。

行,你是个天才,佩服,点赞。

然后你现在又说自己还会剪辑?

你从娘胎开始学呢?

开什么玩笑!

这就是张耀宗,甚至是何冠昌等人的第一感官和反应。

然后。

也就一个早上,不,甚至于说,也就一小会儿的时间。

看着剪辑台前,熟练地操控着机器,稳如泰山一般的操弄着剪刀和胶片,不断重复着找镜头、找胶片、剪切、粘贴等动作,且莫名有着一种节奏感,完全就是一个老手的颜祖。

张耀宗如遭雷劈,直接懵逼呆在了那里。

脸上挂着一抹温和浅笑,此前甚至都没有说一句话来进行反驳的颜祖,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张耀宗彻底佩服。

那一刻的张耀宗,望着十八岁的颜祖,直接怀疑人生。

然后。

27岁就凭借《精武门》拿了金马最佳剪辑奖的宗哥,给出了一句发自内心的由衷赞许。

“阿祖是吧。”

“厉害!”

一个大拇指,向天才表示敬意!

天才导演之余,颜祖表示,剪辑什么的,我也是略懂那么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