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陈宝剑的屠龙刀
- 从火蹄猪开始百炼成仙
- 梨花吹满头
- 2171字
- 2025-04-27 18:00:07
“可别以为这是赏你的!只是念你为粮台之事往返或有不便,此令权作通行凭证。待非常时期一过,你若敢借机生事,老子一样要你的命!”
说到最后一句,杨博威语气森然,透着威胁之意。
陈宝剑忙收起腰令,躬身道:“大人厚爱,卑职当继续效力,不负所托!”
杨博威冷哼一声,挥手道:“行了,赶紧去张罗粮草!苗人撤退前伙食一天都不许断!”
陈宝剑连声称是,小心退出帅帐。
走出帐外,长舒一口气,抬手摸了摸怀中沉甸甸的腰牌,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有了这腰令,出入营寨自由,再不怕被杨炮仗扣着了!”
不过欢喜归欢喜,当务之急,还是得先把粮草一事办妥。
杨博威可不是冤大头,这一百五十两批下来后陈宝剑需一力承担苗人撤退前的粮食供给。
想到这里,陈宝剑收敛笑容,放眼四顾,正见李有才拄着根拐杖在不远处张望。
李有才见陈宝剑出来,忙迎上前低声问道:“陈兄弟,大人没为难你吧?”
陈宝剑扬了扬手中腰牌,笑道:“托李大哥的福,守备大人不但没怪罪,还给了我这腰令。如今营中出入,总算方便了。”
李有才见状,宽心笑道:“那敢情好!你可是咱营头一个拿到腰令的伙夫哩。”说着又压低声音,“我在外头听说了,早上那大锅肉粥,可把杨守备的脸色都熬开了花!”
陈宝剑摆摆手:“粮荒暂解,大伙儿能吃饱,比什么都强。”
忽而话锋一转:“不过李大哥,弟兄们接下来七天的口粮,还得尽快设法备齐。守备大人给了银两,要我去打谷镇采购粮秣补给。
我孤身一人眼拙,不熟行情,想请你一道走趟镇子,给我参谋参谋。”
李有才连连点头:“该当如此!我也正愁后面几天咋办哩。你要置办粮草,我自当一路帮衬。”
“只是……如今营外不太平,这一路……”
陈宝剑拍拍腰间令牌,笑道:“无妨。我有守备腰令在手,沿途关卡自可畅行无阻。再者现在天光大亮,我们赶个来回,苗人贼寇也不至于公然在官道拦截。”
李有才想想也是:“那好。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路上咱们还是多留个心眼。”
当下二人简单准备了一番。
李有才去牵来营中驮柴用的老骡子,套上一辆板车。
陈宝剑则找来麻袋、绳索,将银票银锭贴身收好,遂与李有才出了营门。
营门守卫见是李有才牵车,同去的又是陈宝剑,皆知是奉命采买军需。
陈宝剑出示了腰令,守卫不敢阻拦,还叮嘱二人小心。
出了营寨,前方便是一条蜿蜒的山路通往山下。
黑石坡依山傍岭,地势高峻。
苗岭山中,晨雾尚未散尽,林间透着一丝湿凉。
陈宝剑和李有才赶着骡车,沿着崎岖山道缓缓而行。
放眼望去,只见群山连绵,苍翠幽深,偶有飞鸟振翅掠过,林中不时传来几声猿啼。
一路上可见一些因战乱废弃的村寨,田地里杂草丛生,无人耕作。
李有才看在眼里,不由得叹息道:“自打苗人叛乱后,这十万大山里的商旅庄稼,可算是毁了大半啊。”
陈宝剑闻言,心中反倒暗自庆幸。
正因战乱,镇上的商贩丢了大半的主顾。
这何尝不是机遇?
约摸一个时辰后,前方树木渐稀,土路渐宽,打谷镇已遥遥在望。
这个边陲小镇依山建在谷地,木屋竹篱散落山脚。
镇口一面破旧的酒旗挂在杆头迎风招展,几只瘦鸡在路边沙地里刨食。
骡车隆隆驶入镇中。
只因此是个处处受制的伙夫,陈宝剑来打谷集市的频率最近才慢慢高了起来。
因为军队瘟疫一事情,百姓个个都害怕征兵的祸事落到自己头上,于是都闭门不出。
此时镇上行人不多,冷清萧索。
偶有苗家妇人背着背篓急匆匆走过,也有汉人小贩蹲在自家摊前百无聊赖。
街道两旁,零散摆着些卖野菜山货的小摊,往日的喧嚣不再。
李有才压低声音道:“往年这集市可热闹得很呐,如今弄成这般,也是没法子。”
陈宝剑笑了笑:“越是冷清,越有人想做买卖。李大哥,咱们抓紧办事吧。”
说罢,驾轻就熟地沿街寻觅起来。
不多时,二人停在一家铁匠铺前。
只见铺前架上摆着两口大铁锅和数件铁制炊具,一个赤膊铁匠正挥锤叮当敲打农具。
陈宝剑上前拱手道:“老板,你这锅怎么卖?”
那铁匠放下铁锤,上下打量二人:“客官是要买锅?这两口大锅一口五两银子,小的那口三两。”
陈宝剑皱眉道:“十三两?未免太贵了吧。这锅壁看着薄,怕是烧不得大灶火。”
铁匠听得有些恼,瞪眼道:“我这锅用的都是上好生铁,镇上几处伙房都来打过,绝无问题!”
陈宝剑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这锅没问题。
但不这么说,我怎么砍你的价?
“老板莫生气。我也不是还价,只是咱们实话实说。这锅我要两口,是军中炊事用,大火熬煮,可不敢有半点马虎。”
铁匠一听是军用,眼珠转了转,试探道:“军爷这个锅,一口四两,两口八两,小锅二两,三样算您十两。”
陈宝剑摇头:“十两?不成不成!我最多出七两,多一分没有。”
说完作势就走。
铁匠忙放下铁锤追出来,陪笑道:“哎哎,好商量,好商量!两口大锅七两银,小锅和这些铲勺零件您要就算一两,好吧?总共八两。”
最近因为瘟疫一事,铁匠铺已经连续好几天没开张了。
陈宝剑这一开口就是大买卖,铁匠当然不舍得大买卖飞走,他果然退让下来。
陈宝剑这才转身笑道:“成交!还得劳烦老板帮我们把锅抬上车。”
说罢爽快地从怀中掏出一定锭十两的银锭,铁匠找回来一些散碎银子。
买下铁锅炊具,陈宝剑又马不停蹄,带着李有才来到镇上一家杂货铺。
二人采购了大袋的盐巴,干辣椒、花椒、姜葱等一应调料,又以公道价从樵夫处收购了两大车捆扎好的干柴。
杂货铺老板原以为军中急需盐料,开价奇高,不想碰上陈宝剑这等软硬不吃的主儿,被他三言两语压到合理价钱,只得苦笑着成交。
不到半日光景,骡车上已堆满铁锅、柴薪和各种杂物。
“接下来,便是此行最要紧的米粮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