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子对话

贾琏顿时心动。

“绍祖兄弟,此言当真?”

贾赦要筹钱还债,指定要让他出血,所以听到这话,贾琏立马上心。

孙绍祖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琏二哥,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要是替我办妥这件事,不仅剩余的四千五百两,可以商量。”

“对你,我还有一份厚礼相送。”

傍晚,贾赦书房,恢复了平静。

父子两人,对坐无言。

“这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过了好半晌,贾赦皱着眉头。

“替他联络一个叫贾雨村的,就能免去几千两银子?”

贾琏解释了一句:“不一定是全免。”

见到贾赦皱眉,追了一句:“他的意思,只要联系到了人,最起码也能在几年以后,再说还银子的事。”

几年以后?

贾赦心底大喜:“几年以后?只要嫁了老二,那张亲笔字据就能还回来,再等几年,我还理这事?”

几年之后,字据也没了,事情整个都过去十年了,哪里还能说清楚查明白?

“就是告到皇帝那,我也就不怕了。”

几千两银子进了兜,他怎么可能痛痛快快还回去。

这一切的手段,不过是为了拖延,拖到最后,不了了之。

想到字据,心里又恨了起来:“当初就不该给他留下字据,让我现在进退失据。”

他想找人夺回来,但是想了想对方也是地方武职出身,必有几个帮衬的人,若是闹大了,最后的结果,未必就是他能接受的。

“尤其是现在的皇帝心思不定,对勋贵家族十分警惕。”

这才是他最大的忌惮。

不然一个孙绍祖,早就败落的世袭指挥家庭,怎么可能让他举止失措。

“老爷,你说什么?”

贾琏其实听到了最后那句皇帝的话,贾赦下意识说了出来,但他只能装作没听见。

贾赦瞪了他一眼:“那个,什么贾雨村,究竟是几房的?在顺天府当的什么值?”

贾琏进来汇报前,早就打听过了,低头汇报:“是二老爷门下之人,现为顺天府尹。”

“老二?”

贾赦立马皱眉。

“什么差事?”

他没听到后半句。

“顺天府尹。”

贾赦精神一震。

他再是不堪,再是不通官场,也知道顺天府尹是管理京城的大官。

他看着贾琏,一脸的不可置信:“我家何时出了这样了不得的文臣,我竟不知?”

贾家是勋贵,势力更多在军队,在领兵大将,在兵部。

在文臣方面,可是没什么作为。

贾琏将打探的消息告知:“听说是认的亲,实际还是二老爷的门下,并不是族人。”

贾赦还是不敢相信:“老二何等何能,怎么能网络到这样的高阶文臣?”

顺天府尹,不是凡人,正是管理京城的第一责任人。

号称,天下第一知府。

不仅品级高过其他知府,更是在皇帝眼皮底下当差。

若是办的好,很容易进入朝堂大臣之列,是实实在在的储相之位。

储相,就是内阁大学士的储备之人。

贾琏不知如何回答,只好低头不语。

“哐当。”

贾琏下意识起身闪躲,但还是被一个茶杯砸中了额头。

“老爷?”

贾琏有些懵。

贾赦喝骂:“真是废物,一问三不知,废物,废物。”

贾琏还不了嘴,站在原地,不敢搭话。

贾赦骂了几句,终于平静了下来。

“他是老二的门下,岂会听我的差遣?”

这话是他自言自语。

“又是顺天府尹这样的高官,岂能任我摆布?”

突然,他抬头看向贾琏:“他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联络此人?”

贾琏有些犹豫,见贾赦脸色发寒,似乎又要找东西砸他,只好说出这一下午打听到的消息。

“外界流传,两个月后的顺天府乡试,可能是此人担任主考官。”

贾赦一脸疑惑:“那又如何?”

贾琏心底无语,但只能解释:“秀才之后就要参加乡试,考举人。”

见贾赦还是一脸不解,似乎嫌他说的不清不楚,手里拿起一本书要砸他,连忙解释:“孙绍祖去年就是秀才了,今年正要参加乡试,考举人。”

贾赦恍然大悟,随后神色一紧:“他联络贾雨村此人,就是为了考举人?”

举人的分量,他再是糊涂,也知道一些。

“举人,举人......”

贾琏见贾赦念叨个不停,只好主动说了一句:“正是举人,孙绍祖走之前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早不过府,偏偏今天才来,而两个月后就是乡试,又叮嘱我一定要联络到贾雨村,一定是为了此事。”

贾赦不语,陷入沉思。

过了好半天,才说了一句:“此事对你我,可有好处?”

他在贾府当惯了无用之人,心里的悲愤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若是能得一个举人,甚至是进士女婿,最起码以后在府里,说话也有些分量了。”

他只是空头一等奖军,在府里更是一点主也做不了。

凡是事关贾府的大事,都是贾政对外接待,对内发号施令。

他作为老大,却不得不屈从,这几十年下来,他岂能没有怨恨?

贾琏想到孙绍祖的承诺,悄悄抬头看了一眼贾赦,见他一脸沉思,心中一动:“老爷已经心动了。”

他立马补充一句:“老爷,若果真事成,等他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进入官场,这对东院,也是大有好处的。”

又补充道:“当然,在此事前,还需要尽快让他跟二妹妹完婚,以免对方失信于我们。”

东跨院被夺了当家权利,说话根本无人听一句,若是有一个文官女婿,文官妹婿,那对外的影响力自然大增。

“若是以后他当了大官,我也要跟着享福的。”

贾琏畅想了一番,又想到:“现在二老爷当家,等宝玉过两年长大,这府里还有我的份?”

这是他的隐忧。

想到这里,又劝了贾赦几句,将好处一样样摆开,终于劝服了贾赦。

“好,既然有这么多好处。”

贾赦盯着贾琏吩咐:“那就要立刻推动此事。”

就在父子两人筹谋之时,孙绍祖带着仆人小安,回到了隔了好几条街的孙府。

说是孙府,其实只有一进院子了。

“小梅,弄些饭吃,我饿得不行。”

一个小丫鬟将孙绍祖迎入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