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白衣天使”的成长

军事干部的培训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

张峰将目光投向了根据地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医疗卫生。

上次反“扫荡”的惨烈,特别是日军卑劣的生化武器攻击,让张峰深刻认识到战场救护和医疗保障的重要性。

战士的生命,不仅仅是战斗力,更是革命的火种。

“白芷同志,根据地的医疗体系建设,就拜托你们了!”

张峰将白芷找到临时指挥部,语气郑重。

白芷,这位在战火中迅速成长的年轻女学生,眼神中早已褪去了初时的青涩,充满了坚韧与责任。

陈医生,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军医,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这位得意的弟子。

“团长放心,我们一定尽力!”白芷挺直了身板,语气坚定。

在张峰的支持下,根据地的临时医院,从最初几间简陋的茅草屋,逐渐扩展。

虽然依旧简陋,但分区更加明确,有了相对独立的诊疗室、手术室(虽然极其简陋)、药房和病房。

“陈医生,白芷,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和你们探讨一下。”

张峰拿出纸笔,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认为,我们的战场救护,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分级体系。”

他指着图上,“火线急救,这是第一道防线,由经过训练的卫生员在战斗最前沿进行,主要任务是止血、包扎、初步固定,快速将重伤员脱离险境。”

“然后是营连卫生所,可以设在相对安全一些的后方,负责对伤员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清创、缝合一些小伤口,稳定伤情。”

“最后,是我们团部的野战医院,这里要有相对好一些的条件,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手术,以及伤员的后续治疗和康复。”

白芷听得眼前一亮,陈医生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团长这个思路好啊!”白芷兴奋地说,“这样分工明确,可以大大提高救治效率!”

“对,尤其是在大规模战斗中,伤员数量众多,如果没有清晰的流程,很容易造成混乱和延误。”白芷继续道。

陈医生沉吟道,“团长的这个‘分级救护’提法很新颖,也很有道理。以前我们更多的是集中救治,但面对根据地越来越大的规模,确实需要更系统的方法。”

“具体如何实施,还要靠你们这些专业人士集思广益。”张峰鼓励道,“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说干就干。

在张峰的全力支持下,卫生员培训班很快就开办起来。

挑选学员的标准很严格:必须识字,有责任心,胆大心细。

战士中有不少符合条件的,根据地的青年男女也踊跃报名。

白芷和陈医生轮流担任教官,陈医生则负责疑难解答和实践指导。

培训内容非常实用。

基础的生理卫生知识是第一课。

随后是各种创伤的识别与处理:止血带的使用、不同部位伤口的包扎方法、骨折的临时固定技巧、伤员的正确搬运姿势。

“记住,止血带每隔一段时间要松解一次,防止组织坏死!”白芷在课堂上反复强调。

陈医生则手把手地教导学员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消毒,是张峰一再强调的重点。

“团长说过,很多伤员不是死于伤势本身,而是死于感染!”白芷将张峰的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学员。

她们用煮沸法对器械进行消毒,用石灰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感染的风险。

除了战场救护,根据地本土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陈医生的带领下,白芷组织人员,深入太行山的沟沟坎坎,采集各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她们将采集回来的草药进行分类、晾晒、炮制。

一本简易的《战地草药手册》在陈医生和白芷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编撰成型。

手册图文并茂,记录了根据地常见的止血草、消炎草、退烧草等草药的形态、功效和使用方法。

“这种马齿苋,捣烂了外敷,对无名肿毒有奇效。”陈医生指着手册上的图画,向白芷讲解。

她甚至开始尝试制作一些简易的替代药品。

用蒲黄和灶心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了效果不错的止血散。

用金银花、连翘等草药熬制,制成了具有消炎作用的药膏。

张峰还结合后世的知识,给她们提供了不少方向性的指导。

“防疫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张峰严肃地对李念乡和白芷说。

“要教育根据地的群众,勤洗手,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鼠害。”

李念乡立即组织宣传队,在根据地内广泛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一时间,根据地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卫生运动。

白芷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飞速提升。

白芷展现出了卓越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她不仅医术进步神速,还能将各项医疗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卫生员的培训、草药的采集炮制、医院的日常管理,她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以她的细心和耐心,赢得了所有伤员的爱戴。

她总是温柔地对待每一位伤员,细致地为他们换药、喂饭,用女性特有的关怀温暖着他们。

虽然条件依旧艰苦,药品依旧匮乏,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

“白芷同志,你现在可是我们根据地的宝贝疙瘩了!”一次巡查临时医院时,张峰看着忙碌而条理分明的景象,由衷地对白芷说道。

白芷脸微微一红,随即认真地说:“团长,这都是大家的功劳,特别是陈医生,他才是我们的主心骨。”

陈医生摆摆手,笑道,“老了,老了,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有你们在,我这把老骨头也能多放心几年了。”

张峰看着白芷,心中对这位“新人”的定位愈发清晰。

她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位能够组织和领导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人才。

她的成长,对于根据地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有了初步的医疗体系,战士们的生命安全就多了一份保障,根据地军民的健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这对于巩固根据地,积蓄力量,迎接未来更严峻的挑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