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洗照片的好手艺

陆建业不知道儿子在嘀嘀咕咕什么,只是隐约听到‘引雷’、‘一支穿云箭’、‘雷公助我’之类的胡话。

以为这是年轻人比较流行的口头禅,便也没在意,而是叫儿子上车。

陆航坐在驾驶室中央的折叠小钢椅上,继续跟车出发送水果了。

一路上,他的神情愈发兴奋,两眼放光的以拳击掌,嘴里一直喃喃着刚才的话。

陆建业自然难以理解儿子的奇言怪语,然而陆航却已想出了冯如杯该设计什么样的飞行器了!

只不过这个创意还有待验证。

毕竟这条时间线的大夏,不可以常理揣摩。

万一这个创意早被实现了呢?

陆航决定抽时间查一下资料,或者干脆给庄教授打电话请教。

几天后,七月九日的上午,十一点半。

高考的科目顺序按照语文、化学、数学、物理依次考完后,最后一天便只剩外语考试,并且还没有听力。

随着育英中学的铃声响起,压抑许久的高三考生们嗷嗷的冲出考场,一边狂奔一边喧闹起来。

他们终于彻底摆脱了高考复习的枷锁。

而此时,陆航正笑眯眯的站在门口,陪他一起的,还有对门邻居家的发小张剑雨。

旁边停着一辆被军大衣盖住的三轮车,车顶竖起一块纸壳做的牌子——

【高考毕业照,3元/张(照片自洗)!5元/张(2小时帮冲洗)!7元/张(送货上门)!】

周围都是来接学生的家长,而陆航和发小挤在这堆人中央,一点也不嫌尴尬,反倒是热情吆喝着,

陆航:“走过路过别错过,高考只有一次,留下来跟母校合张影儿吧!”

发小:“3块钱留个影,照片您自个儿找地方洗,事先声明别人洗废了不包赔啊。”

陆航:“要是乐意等一会儿,花5块钱留个影,两个小时就能洗出来,20年老师傅、洗坏不收钱。”

发小:“要是不乐意等也不乐意找冲印店的,您再多花两元、留下地址,明天我们洗出来给您送到家,只收两块钱定金哈……”

俩人的吆喝声立马引来了一大票学生,纷纷央着家长过来拍照。

有个老大爷还过来调侃,“小伙子,你这20年老师傅挺显小啊?”

陆航理直气壮的说,“我打小就会拍照、洗照片,说是老师傅的手艺也没问题!”

这便是他回家那晚,灵机一动想到的赚快钱的方式。

这年头,能熟练操作单反相机的人如凤毛麟角,简直少得可怜,至于懂暗房冲印的就更少了。

因此萌生出一个职业,叫旅游代拍。

这些人会聚集在各自城市的旅游景点,专门拿相机给游客拍照。

毕竟这年代普通人难得有机会出来旅游,因此都很舍得花钱留影,这便是代拍们赚钱的门路。

这些代拍大都跟附近的照片冲印店有合作,五毛钱的胶卷只需按一下快门,轻轻松松到手五块钱。

再从中抽出一块钱利润给冲印店,让他们将照片洗出来、外加个塑封,便能交给游客带走了。

每逢节假日,这些代拍人一天能拍几十张照片,一个月能赚回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陆航原本也打算去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这些景点碰碰运气的,不过一来非节假日人流量不大、二来这些景区都有‘地头蛇’了。

这些‘地头蛇’都是跟管理员勾搭好的,赚了钱按比例分成,自己过去插足肯定要被撵走。

于是陆航就想到了去学校门口拍毕业照,利用高考的人流量赚一笔快钱!

果不其然,找陆航拍毕业照的队伍在校门口排了起来。

陆航手脚利索的掏出那只海鸥相机,让学生和家长们,找心仪的地方站位。

这海鸥相机是妹妹陆瑶的,她中考那年达到育英中学的分数线时,老爹陆建业奖励给这丫头的。

抽屉里的胶卷、裁片器、显影粉、定影粉等东西,也被陆航一块顺手牵羊弄来了。

海鸥的单反相机并不难操作,陆航一开始接的几单生意,都是拍完简单冲洗一下,就拿裁片器把底片裁给人家了。

毕竟没几个人愿顶着七月份的炎炎夏日,在路边傻站两个小时,等陆航把照片洗出来。

实际上陆航自己在家尝试过,最快一小时便能搞定。

之所以往外报两小时是怕忙起来的时候,一边拍照一边洗照片会耽搁进度。

拍完十几张照片后,就有人站路边等着洗照片了。

也有报地址问能不能送上门的,陆航一般是先看距离,离市区20公里内的都能骑家里那辆二八大杠送过去。

如果住在郊区、县城、山里的,就委婉的劝人家在这儿等一会儿,或者干脆只要一张底片,等以后有机会再洗出来,反正这玩意保质期长。

大多数人一听,也便接受了这个提议。

很快,陆航的小钱箱里就堆满了零钱。

发小张剑雨既不懂拍照也不会洗照片,纯粹就是来打个下手,陆航使唤他做什么,这货就干什么。

由于洗照片要用很多水,因此张剑雨拎着水桶去找水龙头了。

陆航则一边抽空给学生拍照,一边弯腰钻进三轮车洗照片。

妹妹领到这台海鸥相机的奖励时,经常被原主抢过去玩,因此也懂一些洗照片的原理。

陆航又是个比较聪明的家伙,稍微一琢磨,就明白该怎么把照片洗的更精细。

他让张剑雨把家里的三轮车骑出来,然后用军大衣、防雨布和竹竿稍微一搭,一个简陋的暗房帐篷就支起来了。

又往手电筒缠了整整三圈红布,来充当红色暗房灯。

从厨房顺了几个搪瓷碗,倒上显影粉泡成的药液,又用筷子裹上纱布当夹子,才把胶卷小心翼翼的放进碗里。

由于条件简陋,再加上妹妹存的药水有限,为了尽可能多洗几张照片,显影药水和定影药水的浓度都很低。

陆航给每张照片显影了很久才夹出来,然后泡进定影粉的搪瓷碗。

中间偶尔搅拌几次,就可以把照片夹到一个装满清水的脸盆冲洗了。

并且他还想了个招,为了弥补冲印设备的落后,往每一张洗好的照片涂了点蛋清和护手霜,这样会让照片更亮、保存期更长。

最后才小心的夹起来吹干。

发小张剑雨一趟趟的去接水倒水,热得满头大汗,尽管很累,却并没觉得这样的分工有什么不妥。

因为洗照片这种技术活儿,他可搞不定,单反相机更是一窍不通。

看到陆航闲庭信步的站在三轮车前,按按海鸥的快门、拿筷子搅搅脸盆,钱箱就哗啦掉零钱时,他不由得感慨: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然没错啊!

俩人从上午十一点半,一直忙活到下午四点钟,总算将最后几张照片洗完了,显影粉和定影粉也基本用光了。

张剑雨按陆航的吩咐,把几十张明天需要送上门的照片小心的收好。

这些照片只收了两元定金,送到学生手里才能拿到五块钱的尾款。

此时,见陆航正搂着钱箱啪嗒啪嗒的点票子,张剑雨忍不住好奇:

“航哥,咱们忙活这么半天,挣了多少钱啊,有两百块不?”

陆航眼睛却亮闪闪的,整齐的牙齿笑起来时雪白又锋利:

“小雨,我说咱们这半天挣了一千块钱,你敢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