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欲晓,天光熹微。
一缕金芒破云洒下,落到神州大地上一不知名山头大殿,唤醒了廊角柱头上栖息的鸟儿。
鸟鸣声起时,一阵沉闷醒神的钟鸣响彻道观。
挽髻少年拉着撞木卖力往铜钟上面撞着,一连九声后才拉紧捆绑撞木的绳索,强行止住了惯性。
待到一切终了,他才张口轻喝,自胸腔内吐出一道尺长凝实白雾。
良久,白雾方散。
假若放到凡俗,仅吐气如龙一手,就已经可称武道宗师。
而这,仅是少年三月之功。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齐万年负手下了钟楼,又缓步往道观供奉祖师的正殿而去,只是那张稚嫩脸蛋上却满是无奈:“炁化元,神炼丸,九转交媾作金丹。”
“自那日来已三月有余了,结果却只是堪堪得炁。”
“金丹大道,果然难修!”
他自是不怕被人听去穿越一事的,毕竟这道观内除他外就没有别人。
也许有人。
但齐万年却没见过。
初穿越时,齐万年也惶恐万一被此间主人看到他道观中莫名出现了一个‘贼子’后,会不会直接动手打杀了他。
直到一连过了数日都未见道观主人,再加腹中饥饿催生了他的胆量,后头昏脑胀间闯入道观丹房,循着香气吃了枚辟谷丸后……
齐万年这才明白他来到了何种世界!
后来齐万年又在藏经阁内的诸多典籍当中如愿找到了金丹大道的修炼之法。
他不知道此界金丹大道与他穿越前道家的金丹大道有什么区别,但想来应该也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就是金丹道成即为仙人。
齐万年也并未从藏经阁内的诸多典籍中看到过有关‘飞升’二字的记载。
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此界得道成仙者,或许无需飞升……
加上典籍中写,道观所处这方大地,名神州。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仙凡杂居、人神同住的上古时代。
于是齐万年慌了。
那位他从未见到过的道观主人,或已经因为外出而罹难。
话本小说中便是这样写的。
仙人外出炼心,偶遇大恐怖,被其侵染,为免晚年不祥主动坐化转世重修,徒留一座空荡荡的山门待有缘人承袭道妙。
出于对道观外恐怖世界的尊重,他选择了代替此间主人封闭山门。
须知逍遥总是一时妙,长生方为道中仙。
深明修仙真义的齐万年自那之后便开始自己照着观中典籍琢磨修仙。
早睡早起是必要的,因为听说道士还有早课。
虽然他未曾做过道士,但眼下既然承袭了道妙,那自要照着道士的习惯来。
早课内容不知,齐万年就拿着修仙法门去看、去读。
时间久了,原本不解其义的典籍也慢慢有了明悟,虽说依旧有口难言,但终归在身体上有所表现。
半月前的某日,他正于道观正殿那座看不清面容的祖师像下做早课时,忽而微风拂面。
随后齐万年便陷入了一种极难言明的顿悟状态。
纵然已经半月过去,可他却仍记得那浑浑噩噩却又通体舒泰、心旷神怡的感受。
再清醒时,他就感受到了那股萦绕身内,此前从未感受到的清流!
齐万年当即明悟。
这便是得炁了。
再抬头时,他也不知是否错觉,但却总觉得庞大祖师像那看不清的脸上宛若在笑。
祖师垂怜!
以诚侍道,必有所获。
齐万年当即便冲着祖师像重重叩了三叩。
只可惜他却没有法号,不知算否祖师门下弟子。
步步挪到殿前,齐万年停下脚步,如往常般抬头看看大殿外各处可有脏污损坏,确认一切无恙之后才从袖中掏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
晨钟暮鼓,一日两课。
眼下他已敲完晨钟,而后自然就是在祖师像下做早课了。
齐万年需要做的功课,在得炁后就变了。
想要入门金丹大道,除得炁外,还要明神。
只有二者齐全,大道坦途才会展现眼前。
只是虽然道观藏经阁中典籍众多,甚至还有许多非道家之典籍,可这些典籍当中却无一记载何为明神。
只是偶尔一天,齐万年从几本书上看到了‘明鬼’、‘明德’,乃至于‘明心’。
出于不懂之字读半边的礼貌,他将这几本书都单独拎了出来。
毕竟都有一个‘明’字。
多看看书,就算眼下不懂……金诚所至,金石为开,说不得哪天祖师还会再垂怜他呢?
一如往常。
齐万年捧书进入大殿,先将典籍置于桌上,又点三支奉神香给祖师爷供上。
接连三拜之后,他就重新取来典籍打开,翻到折角那页,坐于蒲团上静看起来。
很快殿内只剩下齐万年翻动书页的声音偶尔在响。
天边红日升高,金阳洒下,穿过殿门落到齐万年的后背,晒得他因早起而微凉的手脚也温暖起来。
看到高兴时,齐万年忍不住拍手叫好。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忍不住咂么两下嘴巴,目光又在两句前后扫视良久,当即便忍不住开口纳闷道:“这也无高下啊……怎么后面那句就流传甚广呢?”
不看这书之前,他早就听过后面那诗。
甚至好些人对其也赞誉甚广,可现下一看,这两句诗也没什么高下之分。
明心见性,前者自修,后者却明显多了争强之意。
可世人却将后者奉为圭臬,将前者视作糟粕。
齐万年心底冒出一个问题:“妥吗?”
只是短暂思考,他就立马摇头,甚至都开口说了出来。
“不妥!”
那什么为妥?
他沉默良久,将目光从书中抽离,抬头看了面前高大的祖师像半晌。
一时间,这段时间所看的诸多典籍中字句自脑海深处一一浮现,而后横亘心神之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不尊明也……】
【……】
不知不觉间,手中佛经落地,齐万年痴痴走出大殿,双目直视大日许久。
“明鬼为用,知天下间俗人众多,以明鬼束其行事,不致大恶……最终的目的,却还是兼爱非攻。”
“格物致知,意诚心正……前者也是为用,后者才是所求。”
“炼神、炼神……”
齐万年原本迷茫的双眼忽然爆出一团精光:“我懂了!”
“不管是谁,最终所求都是合我心意!”
“我所应炼的神,应该也是心意!”
“心意混元,亦是丹丸之像。”
“所以……”
“心意即神!”
话音落地时齐万年才彻底回神,回忆半晌,又直愣愣转身看向祖师塑像面容。
果不其然,祖师爷好像又在笑了。
“万年谢祖师爷垂怜!”
齐万年立马跪倒在地,冲祖师爷行了叩首大礼。
起身时,齐万年满心意气风发。
不过三月时间,祖师就两次垂青于他,帮他点明道途。
如此,怎不能称一句前途无量?
待那日,他为仙人时,必凭虚御风……
忽而,一道为大恐怖侵染的苍髯老者身影自齐万年心底升起,老者脚步踉跄,悲怆向天:“今事不成,乃天命尔……”
遂持刀向颈,引而自戮。
齐万年的意气风发僵在脸上。
今日他承前人道妙,又怎知后人何时承他道妙?
“不可!”
齐万年满脸警醒,目光肃然:“必须谨慎!就算金丹道成,也必须谨而慎之!只有如此才能免受不详侵染,进而步前人后尘!”
“必须立些规矩下来!”
齐万年提笔,在祖师像前的桌案后皱眉沉思,时而又抬头望日。
许久,他才拿出了点勉强像样的章程。
‘第一、绝不能骄傲自得,有些许进展便志得意满!
第二、绝不能仗势凌人,见他人弱小就肆意欺侮!
第三……
第四……
第五……’
足半个时辰后,齐万年才长吐浊气,在一沓纸上写下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章程。
‘金丹大道不成,绝不踏出山门一步!(注:此项为重中之重,【若违背,那便天……划掉】绝不可有违一分!)’
至此,齐万年才抬头望向殿外青天。
他忽觉心间一阵轻松,念头通达。
那名苍髯老者身周不详迅速退散,弃刀抚须大笑起来。
“我道无量矣~~~”
齐万年也曾听过,越是六亲缘浅者便越是近道。
眼下一念通达,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何会有这样一说。。
正如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时,心正静。
物不累心,观世事则俱有其道。
殿外,青天悬日,阳光普照,流云随风化丝,于苍莽之上勾勒出了一副绝世画作。
此番景色,在他眼中却不是美。
而是……合适!
随后一股难言的晕眩临身,齐万年原本还算不错的面色瞬间苍白。
几乎同时,一种强烈的执念与渴望在齐万年心底升腾而起。
再‘观’!
万勿放弃!
转瞬间齐万年额角就已经多了汗水。
灼烫刺痛也迅速爬上肌肤各处,仅仅数息时间,他整个人就变得通红。
好在那灼烫刺痛并未维系多久便迅速消散。
再回神时,齐万年发现,天上多了许多平时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变化。
大日依旧悬于高天,但在另外一侧的天空中明月显现,而后便是漫天星辰。
日月星。
天地人。
六象俱在时,齐万年清楚感到整个天地猛地一颤,而后他便彻底清醒,眼中景象再复先前。
苍天依旧,清风依旧,流云也依旧。
但他却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了。
一切都灵动、清晰了许多。
日光如水,多了触觉。
微风青涩,多了嗅觉。
流云呼啸,多了听觉。
齐万年深切感受了一番新天地后就收束起心神,而后他便陷入了沉思。
“所以,我这就已经是明神了?”
回想先前,他不过就是悟透了心意即神,可他也清楚,这应当算不得明神。
“难道说……是那个?”
随着脑中灵光浮现,齐万年目光便落到了眼前桌案头整整齐齐堆叠的草纸上。
“接受自己么?”
“就算我再龌龊、再贪生怕死……”
“这才是明神?”
齐万年面色稍显古怪,原来他……
他果真深明修仙真义!
虽说道观中也没什么长辈教导,但此刻一切感受却作不得假。
那远比往日更加鲜活的世界诱惑着齐万年,让他忍不住想要去殿外看看,再重新于道观各处去走一趟。
齐万年踌躇良久,毕竟眼下也还在早课时间,倘若贸然离开,会不会惹祖师爷不高兴?
要知道他能有眼下成就,全赖祖师爷垂青。
若是惹祖师爷生气……
可他此刻却也是真的经不住外面那鲜活世界的诱惑……实属心浮气燥,再难继续早课。
一番坐立难安后,齐万年还是选择了向祖师爷禀明一切。
他上前径直跪倒在蒲团上:“祖师爷,料想您应该也知道我此刻心中所思……”
“可否烦您老人家给我出个主意?”
“看我是继续早课呢还是出去看看……”
说着齐万年就左右转头看看,但却依旧没有找到能替祖师爷说话的东西。
无奈,他轻叹一声,极其熟练地将脚上布鞋脱下丢出:“祖师爷见谅,我这也是无可奈何,而非不尊重您。”
“鞋面朝上就是出去,鞋底朝上我就继续早课……”
话音未落,布鞋便吧唧一下落地,正好鞋底朝下,鞋尖朝内。
齐万年眼眸一亮,直接忽略了鞋尖朝向,一把拎过鞋子套回脚上,同时乐呵道:“谢祖师爷指点!我这就去殿外看看这天地是怎么一回事儿!”
自然,出去道观是不可能的。
除非金丹大道已成。
齐万年在心底默诵着他才写下的诸多章程,每诵一遍,他就感觉心头安定几分。
待到走出大殿,踏入道观的崭新天地时,齐万年就已经是神清气爽,雾霾尽去了。
只看一眼,他神情便忽地放松下来,笑意自眼底迸发而出。
鸟鸣啾啾,枝头花叶随风晃着。
这是齐万年以往并不会过多注意的景象,但此刻落入眼中,他就忍不住心随景动。
只待明神,道自在矣!
一切果如典籍当中所记载那般!
“未明道时,追寻道之所在,也疑惑道为何物。”齐万年伸手出来,树梢枝头上的鸟儿振翅飞下,在他指尖站定后便开始梳理羽毛。
“眼下我却懂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就是道!
囊括六识可及、不可及的一切。
“等等!”
忽然,齐万年眼神凝实,像是发现了什么一般:“可及、不可及?这不就是虚、实?”
“若放我身上的话……”
“虚为神,那实应该就是炁了,炼炁化元……原来如此!”
难怪他会在藏经阁中见到修炼相关的典籍!甚至那典籍上还记录了极为详细的修炼方式。
作为虚的部分,不管是谁,想要将神修至混元丹丸之像都无迹可寻,全凭悟性。
可毕竟除虚以外,金丹大道还有实的部分。
而这一部分,也就是炼炁,是真正需要下苦功夫的!
日日打坐,天天熬炼。
这便需要一套极为详尽的修炼体系,如此方不会行差踏错。
齐万年转头,看向藏经阁所在方向,仅仅数息,他面色一阵坚定。
天地已见,他心中的渴望消散不少。
去修炼!
齐万年脚步轻快,不多时就已赶至观中藏经阁下。
这是一幢九层高的木阁,每层足高三丈三尺,不论是哪一层,都不曾积尘。
阁内藏书无数,但不论是哪一本书,其书页都崭新如故。
就好像时间从未曾在此留痕一般。
“若我没有记错的话,一层修行相关书籍也就止于得炁、明神的程度了……”
齐万年在书架中间走着,等到了一层最深处的某处书架旁才停下脚步,屈身从书架最下方掏出一本薄册,随手翻翻,确认其中内容确如他记忆中那般无二之后,他才将目光投向那通往二层的楼梯。
时隔三月,也是时候再上一层了!
齐万年嘴角噙笑,一步踏出,待他踩实到木质台阶上时,一股微风平地而起,又穿身而过。
呼吸间,齐万年发觉他体内原本那缕发丝粗细的炁陡然增大一倍。
眼底喜色浮现时,他也颇感庆幸。
还好当时他压下了心头的贪,若当时眼热直接登楼了……
齐万年脑海中许多画面掠过,最后定格于他被一道莫名伟力击飞出去那刻。
他脸皮微红。
虽说这个结果可能确实伤不到人,但却也着实是让人有点臊得慌。
即便不会有人看到……当然,祖师爷除外。
毕竟祖师爷无处不在。
想到祖师爷,齐万年面色一肃,而后抬脚,再上一级台阶。
这次并无任何神异发生。
他心底略略有些失望,但想也正常,哪家修行不是一步一脚印地稳步缓行?
对比之下,他这已是徒增三月之功了。
“万不可好高骛远!那是祸事!”
齐万年在心底默念,又稳固了一番道心后才开始继续攀登台阶。
很快,随着正式踏入二层,他就看到了那陈于其中的诸多典籍,只观其数,最少也有十万之巨。
齐万年眼底喜色抑制不住地冒了出来。
如此巨量的藏书!
这不得看个三五十年去?正好应了他的修行!也不至待得无聊。
等下他就去丹阁取上十来瓶的辟谷丸来!
今日起他就睡在藏经阁内了!
齐万年携着兴奋上前,在书架上取下一本名为《金丹大道真解》的书,随手翻开,第一页上所写就让他皱紧了眉头。
【凡人之寿,不过百十载数,得炁温养,亦不过可增数十……】
百十载?那能修成金丹大道吗?
还不等齐万年深思,又一行字闯入他的视线。
【人寿有终,欲以人寿追大道必不可得,故需以法托庇,去寿数之制,如此再求,方可一观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