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万国全图 古今人物事迹》
《乾坤万国全图 古今人物事迹》,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刊印,镌刻者梁辀。南京吏部四司正己堂刻本,纸本木刻墨印,图幅纵172.5厘米,宽132.5厘米。
《乾坤万国全图 古今人物事迹》是一幅以中国为主的世界地图,图中绘制范围除了明代的两京十三省之外,还标注了世界各国的国名。图上部有文字注记,图中内容丰富,标注了大量中外地名,并把各地有关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标注出来,在地图下端还列有各省的府、州、县数及户口、米麦、丝、绢、棉花、马草、食盐等经济数据。其绘制目的主要在于增广视野之用,正如其在图中上部的注记中所说的“故合众图而考其成,统中外而归于一。内而中华山河之盛。古今人物之美,或政事之有益于生民,或节义之有禆于风化,或理学之有补于六经者,则注于某州某县之侧。外而穷荒绝域。北至北极,南越海表,东至汪洋,西极流沙。而荒外山川风土异产,则注于某国某岛之傍。一皆核群书,稽往牒,庶几一览,则乾坤可罗之一掬。万国可纳之眉睫。不必梯山航海,而能卧游六合。不必广搜博采,而能智彻古今。格物致知之学,未必无少补也”。
《乾坤万国全图 古今人物事迹》国内部分主要参照喻时的《古今形胜之图》,但文字内容更加丰富。
《乾坤万国全图 古今人物事迹》世界部分,按照图上部的文字注明“次图旧无善版,虽有《广舆图》之刻,亦且挂一而漏万。故近观西泰子之图说,欧罗巴氏之镂版,白下诸公之翻刻有六幅者,始知乾坤所包最钜。故合众图而考其成,统中外而归于一”,可知绘制者曾参考了利玛窦的世界地图以及在南京翻刻的西方传教士地图,但从图中所绘来看,其对西方传教士地图的使用,只是从中抄录一些地名,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将其标注在地图上而已。全图将中国置于中央,同时将远离中国的国家和地区,不论大小,都画成小岛状散绘在中国周围的海洋之中,不考虑其所标位置是否恰当。
《乾坤万国全图 古今人物事迹》于18世纪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携至欧洲,由私人收藏,并几经转手。1974年在大英图书馆举办的中日地图展中展出;1991年见于索斯比(又译作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目录第85号,现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