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研究
- 李先国
- 2848字
- 2025-04-24 20:21:23
第二节 章锡琛翻译的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及《文学概论》
一 章锡琛翻译的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
章锡琛先翻译出版了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然后再翻译出版了《文学概论》。

图6 章锡琛翻译的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第三版封面

图7 《新文学概论》扉页上本间久雄的半身照

图8 《新文学概论》扉页的著者译者信息

图9 《新文学概论》的版权信息
章锡琛在《译者序》中说:“我的最初翻译本书,是在距今六年前的民国八年,即原书出版后的第三年。当时系用文言文翻译,分章刊登民国九年的《新中国》杂志上,前编刊完后,《新中国》停版,原稿也全部遗失。从今日看起来,那部译本错处实在极多;这个固然因为当时太疏忽的缘故,但一半也因为被文言所束缚,不能把原本的语气忠实达出。上年(1924年)郑振铎先生嘱我把旧稿整理一下,重行出版,因先把后编复译,刊登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刊物《文学》上;前编也因为没法修改,就把原稿毁却,再行翻译。同时汪馥泉先生也把他译就,在《民国日报》的《觉悟》上刊登出来。但我这回所译的,与汪先生的译本也有不同的地方,仍然可以供读者的参看的。”
“我国研究文学的风气,近来可说大盛,但关于文学概论这一类文学研究的入门书籍,几乎可说没有。这实在很可奇异的。本书据著者在序文上说,是从社会学的研究一点儿,为初学者解说文学构成及文学存立的基本条件和理由。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引证的赅博,条理的整齐,裁断的谨严,使读者容易明白了解,实在是本书唯一的优点,也可以说是著者本间先生的特长——去年(1924年)我曾译过他的《妇女问题十讲》,也一样有这长处。”
“从我国文学论这类书籍的缺乏上看,从本书的优点上看,本书的翻译,对于我国研究及鉴赏文学的人,实在不能不说是必要的。”
“这回的翻译,虽然已经比前次慎重,并且汪先生的译本也给予不少参照的便益;但因为事务繁忙,精神困倦的缘故,恐怕仍然不免有错误的地方,敬求读者教正。”
“又,本书所用的‘底’字,系仿照鲁迅先生译《苦闷的象征》的例,现在就把鲁迅先生的说明录在后面——”“即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例如 Social being 为社会底存在物,Psychische Trauma为精神底伤害等;又,形容词之由别种品词转来,语尾有tive,tic之类者,于下也用‘底’字,例如speculative,romantic就写为思索底,罗曼底。”落款是:“民国十四年三月译者”
本间久雄在《原序》中说:“文学的研究,论述,近来虽已逐渐旺盛,但还意外的少被研究,论述到的,是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的文学这东西的根本问题。换一句话,便是说到文学的创作及鉴赏比别的种种精神底活动占怎样的位置的一种社会学底研究。尤其是着眼在这一点为了初学者而著的文学论,几乎可说是没有。”
“我早已抱憾于这一事。因而想在上面的立足点,为初学者解说文学构成及文学存立的基本条件和理由。其结果便是本书。”“我在这书中,引证泰西许多权威底著述极端的多。这是因为觉得,一则不致陷于自己一人独断地解释,一则对于要想由此进于文学研究的读者诸君,这样更有益得多。”
“本书中的前编《文学通论》在其主题的选择法上,在其说明的理路上,是以Hunt的Literature,its Principle and Problem,Winchester的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Mackenzie的The Evoution of Literature,Knowlson的How to Study English Literature 等为主,更参酌以Santayana,Hirn,Guyou,Bosanquet及其他美学上的著述。但说明理路时具体底作品的引例,几乎全部取自近代文学。”“后编《文学批评论》是从Gayley and Scott的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Literary Criticism,Saintisburry的History of Criticism,Moulton的The 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及其他著作受得影响不少。”“本书分量是极少的,但对于要想从新的立场研究及鉴赏文学的人们一定不是无益的,我确切地相信。”“又,本书中所引例的Winchester的文章,大体借用植松安的和译;Lolie的文章,全部借用户川秋骨的和译,特附记之。大正六年十月著者识。”
《新文学概论》分前编后编两部分。书后有索引。前编《文学通论》包括十章:文学的定义、文学的特质、文学的起源、文学的要素、文学与形式、文学与语言、文学与个性、文学与国民性、文学与时代、文学与道德。后编《文学批评论》包括五章:第一章,文学批评的意义、种类、目的;第二章,客观的批评与主观的批评;第三章,科学的批评;第四章,伦理的批评;第五章,鉴赏批评与快乐批评(附 结论)。每章的前面有关键词概括本章内容,并用连接号连接。这样的内容概括的形式也记录在前面目录里的章目下面。
二 章锡琛翻译的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

图10 章锡琛翻译的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的封面

图11 章锡琛翻译的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的版权页
本间久雄在《绪言》中说:“在这讲到文学的一般特质的时候,有必须一说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制作并研究文学和艺术?这问题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否则研究便没有目的了。”
“普通的人,往往有以为玩味文学,研究艺术,像是闲人的闲事业。然而文学艺术,倘是闲人的闲事业,我们便没有真面目地去研究的必要了。文学艺术,绝不是闲人的闲事业,是对于人生最重大的必要品的第一种。所以该有十分努力去研究的必要。”“研究文学艺术的目的,关于他的细点,是因各人而不同;但其对于人人都必要的第一个理由,是在于能够把我们的生活深化,把我们的生活意志格外强固,使我们味到生的有益的幸福感。”“在这世上的事实,不过是一种生存多于生活的活法。不用说这是可悲的。”为了不仅仅是生存,为了明确生活艺术,赢得生活的幸福感,鉴赏并研究文学艺术实在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研究文学可以告诉人们“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丰富地生活,怎样深切地生活”。“文学绝不是单为了创作及批评的特殊的人,实在可说是对于万人的生活上必须的重大的东西。同时我们不能不研究文学的第一个理由也就在此。”
章锡琛在《校毕后记》中写道:“本书的着手翻译,在1927年,经过了整三年的岁月,才得成书。中间为了经营出版事业,忙于种种杂务,屡次搁笔。后面的大半,大都是去冬夜深人静里写的;倘使没有许多读者的催逼,这工作怕永没有完成的日子了。在这印成的时候,不得不向诸位不相识的朋友致深切的谢意。”“原著系《新文学概论》的改正本,除加入《文学各论》一编外,增删的地方颇多。因为原著是写给本国人看的,其中关于日本文学的引例占不少的篇幅。译者以我国人对于日本文学没有相当的素养,在学校的讲授上亦多不便,所以都删去了。书中关于‘的’‘底’两字的用法,仍照旧译《新文学概论》的例,附志于此。”“著者前年经过上海的时候,会面许巍译本写一序文,现在因为急于出书,不及再向索取了。但著者的好意却应该感谢的。又,翻译的时候,承夏丏尊先生多所指示,并承王执中先生代为校正西文,并此志谢。一九三零年三月译者”
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的目录是:
第一编 文学的本质
绪言
第一章 文学的定义
第二章 文学的特质
第三章 美的情绪及想象
第四章 文学与个性
第五章 文学与形式(一)律语与散文 (二)文体与语言
第二编 为社会底现象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
第二章 文学与时代
第三章 文学与国民性
第四章 文学与道德
第三编 文学各论
第一章 诗 一 主观诗 二 客观诗
第二章 戏曲 一 悲剧 二 喜剧 附 悲喜剧
第三章 小说
第四编 文学批评论
第一章 批评泛论
第二章 客观的批评与主观的批评
第三章 科学底批评与新裁断批评
第四章 鉴赏批评与快乐批评
校毕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