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研究
- 张文诺
- 456字
- 2025-04-22 17:08:57
绪论
文学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学大众化始终是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文学大众化肇始于晚清的“兴小说”与“倡白话”。“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陈独秀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是文学大众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大众化正式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之后即成为整个30年代贯穿始终的、影响深远的文学思潮,并一直持续到40年代。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众说纷纭的文学大众化思潮确定了方向,文学大众化开始由理论探讨转向实践创作的阶段,解放区民主政权借助政治之力成功地进行了文学大众化的实践,出现了一大批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的文学作品,但是这无法说明文学大众化的彻底完成,而是说解放区民主政权为文学大众化提供了体制的保证。文学大众化这一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文学大众化关涉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大众化?为什么要进行文学大众化?何谓大众?大众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如何?大众化文学思潮中的文学创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文学大众化的角度研究解放区小说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