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夜探皇陵
- 替嫁第一晚,和禁欲王爷联手虐渣
- 亦尘L
- 2013字
- 2025-05-31 12:00:07
入夜,皇陵里一片寂静。月色下的皇陵比起白日更多了几分肃穆威严之感,甚至还带着几分神秘的感觉。
需要御林军守卫的地方在哪,三人扫了一圈,直接就往一处被石像遮挡了的地方走去。
石像后面是一条小路,沿着小路走了约有十来里路,面前出现了一个依山而建的皇陵洞穴。这个地方乍一看会以为是皇帝自己给自己选的百年之后所安葬的墓穴入口。因为这个地方正好在宣德皇后陵寝的正后面,一般人就算是发现了,也只会以为皇帝不忍在自己百年之后再次打开宣德皇后陵寝饶了宣德皇后安息,故而在一座山的另一面修建了自己的陵寝,内部贯通,但分门而入。
陵寝的石门是按照皇帝陵寝的礼制修建的,石门上雕刻着的是精美无比的展示仙界生活的石刻。此时看守陵寝的守备昏昏欲睡,驻守在石门前的两个守备甚至直接睡了过去。
白玥安扫了一圈四周,发现守卫们看似在守备陵寝,实际上全在摸鱼。有睡觉的,有聊天的,甚至还有打牌的。虽然她知道刘进现在是有放水的嫌疑,但这水放得实在是有些太大了,这是在放海不是在放水啊。
萧瑾明看了一眼四周的守卫,对着远处一颗树的树梢拱手施了一礼。白玥安虽然没看清树上有什么人,但她就看萧瑾明的动作就知道,刘进在那。
三人很快打开了陵寝的大门,这个大门并没有封死,一旁甚至还放着打开要用的工具,所以轻轻松松就能开启这扇门。
陵寝内的构造与一般的帝王陵寝规制一般,大量的壁画描绘着帝王生前的功德,建造了一半的陪葬泥塑等。过了地宫来到后室,萧瑾明才发觉此处的玄机。
后室的门并非是石门,而是更便于推开的大门,与宫门材质一样。推开这扇门后,里面俨然就是工部的将作监。此时已是深夜,此处并没有什么人在,但桌上摆放整齐的器具,一旁角落里堆叠整齐的物资都说明着这里有人白天在干活。
白玥安看见桌上有一本记录卷宗,她随手拿过来翻了翻,上面是实验数据。每次调整制作炸药的配方比例,每次配方比例的效果,反思与调整等。这么重要的东西就这样放在桌上,这里的人心是真的大。白玥安心里暗暗想着,但又感觉哪里不太对,虽说白天的时候他们分析出来刘进的立场,但刘进也不至于帮他们帮得这么明显吧。可要是皇帝授意的,白玥安觉得更不可能。皇帝如此授意,又如此防备萧瑾明势力增长,属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先不管是不是皇帝的授意,白玥安赶紧将上面最关键的数据记下来。前世化学课学的那点知识她早就忘了,幸好这里的工匠在过年放的爆竹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甚至通过延长引线、设置一个在引线上的小机关的方法制作出了最简易的定时炸弹。她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人脑子是如此的灵活。若是工匠不被打压,她相信这里进入工业时代的速度会加快。
其余的东西倒是没什么让白玥安感兴趣的,她只对这些研究记录感兴趣。至于这里留存的一些东西,如实验耗材等,白玥安倒是没有魏风华这样感兴趣。
看完了实验记录,白玥安按照最开始的角度摆好放到桌上,才往其他地方走去。
整个后室的空间都被改造成了研制火药的地方,工匠们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在室内设置引爆的区域。后室内设置有两个大的水缸,白玥安看了一眼,里面都装满了水。很明显,这是用来防止出现意外的。
等萧瑾明和魏风华看完后,三人并没有沿着原路返回,而是通过后室一扇与外界相连的门出去。
三个人刚出去没多久,就被刘进带着人引着往一个草丛跑去。
三个人有些疑惑,刘进这是要做什么。刘进只是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三人看下去。
只见一顶做工十分繁复的轿子停下,轿帘掀开,里面坐着的是皇帝。三人看见这一幕都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幸好走得快了些,要不然就被皇帝堵在里面了。
皇帝和工匠们的头领说着什么,隔得太远了,压根听不清,只能从二人的神色上看出来,头领应该在向皇帝汇报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皇帝带着人进了后室当中。借着这个机会,刘进带着几人赶紧往回走,借着一条小路送他们抄近路回到庄子上。
“皇帝来干嘛?”回了庄子,又看了看院子里侍奉的人都没有异样后,魏风华才敢问出自己的疑惑。
萧瑾明压低声音,“你赶紧回你自己屋里去,今晚什么也不说也不问,躺床上就睡。明日看见父皇在这,摆出一副合理的见驾姿态就好。”
魏风华点点头,借着夜色的掩护摸回了自己的房间。
白玥安和萧瑾明换上衣服准备就寝,眼神正好看见鞋子上沾上的新鲜的泥土。她拿起帕子,轻轻擦掉新沾上的泥,又悄悄把帕子塞进值夜的云笙手中。云笙会意,将帕子收好,打算明日混进一堆旧帕子里一把火烧了。
处理好一切后,白玥安才放心地睡去。她知道,皇帝明日就会过来,必定也会刺探一番萧瑾明,看看萧瑾明到底知道多少。
一切都如萧瑾明预料的那样,第二日一早,皇帝脸上带着和蔼慈祥地微笑出现在庄子里,拉着萧瑾明的手说:“只谈父子,不论君臣。朕在这里小住几日,做一回农家翁,体验一下寻常百姓的天伦之乐。”
萧瑾明笑着附和,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比之前那个想给皇帝甩脸子的靖王更多了几分亲近感。
皇帝十分满意于萧瑾明这个变化,无论萧瑾明是否真的乐意,在皇帝看来,只要萧瑾明愿意陪他演好这场父慈子孝的戏码,让随侍的史官记下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