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命运交换

2005年的福建农村,陈家老宅的屋檐下挂着一串干瘪的红辣椒,在夏末的热风中轻轻摇晃。陈国强蹲在门槛上,手里的烟已经烧到了过滤嘴,他却浑然不觉。屋内传来妻子王秀兰虚弱的呻吟和新生婴儿的啼哭,接生婆走出来,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

“又是个丫头,挺健康的。“接生婆搓着手,不敢看陈国强的眼睛。

陈国强把烟头狠狠摔在地上,用拖鞋碾碎。这已经是第三个女儿了。可没个儿子,他陈家的香火就断了。

“老陈啊,“邻居李婶探头过来,压低声音,“我听说浙江那边有个周家,做生意的,家里条件好得很,就想要个闺女。他们愿意出钱...“

一周后,一辆黑色轿车开进了这个尘土飞扬的小村庄。周明远和林静夫妇从车上下来,衣着光鲜得与这个贫困的村子格格不入。他们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婴,那是他们通过关系在医院“特殊安排“得来的孩子。

交易在村委会后面的小屋里秘密进行。王秀兰抱着刚出生七天的三女儿,眼泪滴在孩子皱巴巴的小脸上。她给女儿取名“招娣“,希望下一个能招来弟弟。

“孩子跟着你们能过好日子,“陈国强数着厚厚一叠钞票,不敢看妻子的眼睛,“总比跟着我们吃苦强。“

林静小心翼翼地接过女婴,像是捧着易碎的珍宝。她和丈夫结婚十年,流产三次,医生说她再也怀不上了。他们给女孩取名“周心怡“,希望她一生平安喜乐。

“我们会把她当亲生女儿疼爱的。“林静承诺道,轻轻抚摸着婴儿稀疏的胎发。

两个家庭各自得到了他们最渴望的孩子性别,却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在十六年后撕裂一个女孩的灵魂。

2010年,杭州西湖区某高档小区。

五岁的周心怡穿着粉色的蓬蓬裙,在自家宽敞的客厅里转圈,裙摆像花朵一样绽放。她刚上完钢琴课,正在给父母表演新学的曲子。

“心怡真棒!“周明远放下报纸,鼓掌喝彩,“比你妈妈弹得还好。“

林静假装生气地拍了丈夫一下,然后蹲下身整理女儿的发卡:“我们心怡就是聪明,学什么都快。“

周心怡甜甜地笑了,扑进母亲怀里。她有着与林静相似的杏仁眼和小巧的鼻子,任谁看了都会说是一对亲母女。只有周心怡自己偶尔会做奇怪的梦,梦里有一个面容模糊的女人在泥瓦房里给她喂奶,屋外是成片的稻田和此起彼伏的蛙鸣。

“妈妈,我小时候是在哪里出生的呀?“一天晚饭时,周心怡突然问道。

林静的手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筷子上的青菜掉回碗里。“当然是在杭州呀,妇幼保健院,妈妈生你可辛苦了。“

“可是幼儿园小朋友说他们的妈妈都有肚子大大的照片,为什么你没有?“

周明远清了清嗓子:“心怡,吃饭时不要问这么多问题。你妈妈身体不好,那时候没拍多少照片。“

周心怡撅起嘴,但没有继续追问。她总觉得父母在隐瞒什么,每当她问起婴儿时期的事情,他们就会变得很奇怪。

---

2017年,周心怡十二岁,上初中一年级。

她在学校是优等生,性格开朗,朋友很多。但最近几个月,她开始注意到自己与父母之间微妙的不同。她的皮肤比父母都黑一些,眼睛的形状也不太一样。更奇怪的是,家里所有亲戚都说她长得像林静小时候,可她翻遍相册,找不到任何证据。

一个周末,父母出门参加同学聚会,周心怡决定彻底搜查一下家里的文件。她在父母卧室的衣柜顶部找到一个尘封的盒子,里面装着各种证件。她的出生证明就在最上面,但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而且医院名称被水渍晕染得看不清楚。

更奇怪的是,她发现了一张陌生的照片——一个穿着土气的农村妇女抱着新生儿站在泥瓦房前。照片背面写着“招娣满月,2005.10.15“。周心怡的心跳加速,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照片上的婴儿襁褓里露出的小手,和她婴儿照里的一模一样。

“心怡?你在干什么?“林静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周心怡吓得差点把盒子摔在地上。她转身看到母亲脸色苍白地站在那里,手里拎着的购物袋掉在地上,橙子滚了一地。

“这...这是谁?“周心怡举起照片,声音颤抖。

林静快步走过来,一把夺过照片:“这是...这是妈妈老家的一个亲戚,你不认识。“她慌乱地把照片塞回盒子,“这些旧东西没什么好看的,快去写作业吧。“

从那天起,周心怡变得沉默寡言。她开始频繁做那个关于稻田和泥瓦房的梦,梦里女人的脸逐渐清晰——正是照片上的农村妇女。

---

2021年夏天,十六岁的周心怡偶然在父亲书房发现了一份文件。那天周明远出差,她去找一本参考书,无意中碰掉了一个文件夹。散落的纸张中,一份标题为《子女交换协议》的文件赫然在目。

“立协议人陈国强、王秀兰夫妇自愿将亲生女陈招娣(2005年9月8日生)交由周明远、林静夫妇抚养,周家支付人民币五万元整作为补偿...双方承诺永不告知孩子真实身世...“

周心怡的世界在那一刻崩塌。她颤抖着读完协议,泪水模糊了视线。原来她不是周家的亲生女儿,而是被亲生父母“卖“掉的商品。怪不得她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怪不得父母对她的婴儿时期讳莫如深。

那天晚上,周心怡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中她喊着“妈妈“,却不知道自己在叫哪个母亲。林静守在她床边,用湿毛巾擦拭她滚烫的额头,眼泪滴在女儿脸上。

“对不起,心怡...我们只是太想要一个女儿了...“林静哽咽着低语,不知道女儿是否能听见。

病好后,周心怡变得冷漠疏离。她不再叫周明远和林静“爸爸妈妈“,而是用“您“来保持距离。她疯狂地搜索关于福建陈家村的信息,把零花钱都存起来,计划着有一天能去那里寻找答案。

2023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周心怡留下一封信,带着积攒的五千块钱和那份协议的复印件,坐上了开往福建的动车。

“我去寻找我的根。不要找我,等我准备好了会联系你们。“信上这样写道。

陈家村比她想象的还要贫穷落后。泥泞的道路两旁是低矮的砖房,空气中弥漫着猪粪和稻草混合的气味。周心怡按照协议上的地址,找到了陈家的房子——一栋墙壁斑驳的两层小楼,门口堆着柴火和农具。

她鼓起勇气敲门,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中年女人开了门。王秀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二十岁,皱纹像干涸的土地一样爬满她的脸。但周心怡立刻认出了她——梦里的女人,照片上的母亲。

“你找谁?“王秀兰用浓重的方言问道,眼神警惕。

周心怡的喉咙发紧,她拿出那张泛黄的照片:“我是...我是招娣。“

王秀兰的表情瞬间凝固,她踉跄后退几步,扶着门框才没有跌倒。屋内传来男人的吼声:“谁啊?大中午的!“

陈国强走到门口,看到周心怡的瞬间,他的脸色变得煞白。这个穿着时髦城市服装的少女,活脱脱就是年轻时的王秀兰。

“你们...把我卖了五万块?“周心怡的声音颤抖着,举起那份协议。

王秀兰突然嚎啕大哭,跪下来抱住周心怡的腿:“闺女啊,妈对不起你...那时候实在太穷了...你跟着我们能有什么出息...“

陈国强尴尬地站在一旁,搓着手:“那个...进屋说吧,别让邻居看见。“

屋内昏暗潮湿,家具简陋。墙上挂着两个女孩的照片——周心怡的两个姐姐,一个已经嫁到邻村,一个在县城打工。角落里供着祖先牌位,香炉里插着三炷香。

“你大姐叫盼娣,二姐叫来娣,“王秀兰抹着眼泪,“后来我们终于生了个儿子,叫家宝,现在上初中...“

周心怡感到一阵眩晕。她在这个家原本的名字是“招娣“,意思是“招来弟弟“。她不过是个工具,一个为了迎来真正想要的孩子的铺垫。

“你们知道我这十六年是怎么过的吗?“周心怡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我每天都在做关于这里的梦,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我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不是的!“王秀兰急切地解释,“周家答应让你过好日子,送你去好学校...你看你现在多出息,要是跟着我们...“

“出息?“周心怡苦笑,“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她在陈家住了三天,见到了两个姐姐和那个被宠坏的弟弟。大姐盼娣二十岁就生了孩子,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二姐来娣在服装厂打工,手指上全是针眼。他们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城里妹妹“既好奇又嫉妒。

“你命真好,“来娣酸溜溜地说,“要是当初被卖掉的是我...“

第三天晚上,周心怡接到了周明远的电话。原来林静因为她的离家出走焦虑过度住院了。

“心怡,不管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是爱你的,“周明远的声音疲惫而担忧,“你妈妈需要你。“

周心怡看着这个贫穷混乱的“家“,意识到自己既不属于这里,也无法再像从前一样回到周家。她有两个母亲,两个父亲,却找不到真正的归属。

离开前,王秀兰塞给她一双亲手纳的鞋垫和一小包自家种的花生。“妈对不起你,“她哭着说,“但妈每天都想你...“

周心怡没有拥抱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回杭州的动车上,她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泪水终于决堤。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养父母,如何调和内心撕裂的两个自我。但有一点她很确定——无论叫什么名字,招娣还是心怡,她的人生都只能由自己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