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炼钢炉

汤若望激动得满脸通红,语无伦次地说道:“陛下圣明!这……这简直就是神兵利器!有了它,我大明军队定能所向披靡!”

朱由检哈哈一笑,拍了拍汤若望的肩膀,说道:“汤爱卿过奖了。不过,这左轮火铳确实不错。有了它,朕也多了几分底气。”

他顿了顿,自言自语地说道:“宗师的护体罡气,大概也就相当于两幅盔甲的坚硬程度吧?这左轮火铳的铅弹能打穿它们,自然也能打穿宗师的护体罡气……当然,盔甲是死的,宗师是活的,这玩意儿要想打中他们,还是一个问题。”

汤若望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说道:“陛下,这些我就不懂了,需要那些军官们去费脑子想了,我只是一个搞技术的。”

“哈哈,你说的对。”朱由检笑着说道,“这些自然不用你去考虑。你只要能多生产一些左轮火铳就行了。这样,朕才能更有安全感。对了,汤爱卿,现在你们一个月能生产多少把这样的左轮火铳?”

汤若望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他支支吾吾地说道:“回陛下,现在……现在估计是一个月四五把吧。”

“什么?!”朱由检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你是在开玩笑吗?兵仗局里有几百个熟练的火器工匠,怎么可能一个月才生产四五把?难道这种火铳太先进了,他们生产不出来?”

汤若望连忙摆手,解释道:“陛下息怒!不是工匠不行,只要材料足够,他们肯定能生产出来。以往的火铳用的是生铁,用生铁制作这种大威力的火铳,立马就会炸膛!这种左轮火铳只能用钢材,但钢材我们大明国非常稀少,兵仗局一个月也只有三十斤的钢材额度,据说整个朝廷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一百斤左右的钢材。这些钢材还要给将领打造和修补兵器,根本不能全部用在火铳上啊!”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

他这才想起,这个古代世界炼钢技术非常落后,所谓的百炼成钢,钢材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自然非常稀少。

江湖上的那些所谓神兵利器,大部分就是用这种钢材炼制而成的。

“原来如此……”朱由检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看来,想要大规模生产左轮火铳,就必须想办法提升钢材产量才行。

他抬起了头,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炼钢炉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他高中化学课上就学过,因为过程并不复杂,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

“必须尽快把炼钢炉搞出来才行!”朱由检喃喃自语道。

“曹大伴。”朱由检突然转过身,对着曹化淳说道:“摆驾回宫!”

“遵旨!”曹化淳连忙应道,那张胖脸上充满了疑惑。

朱由检没有理会曹化淳的疑惑,而是大步走向御书房的方向,他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提升钢材产量,迫在眉睫。

曹化淳和汤若望两人连忙跟了上去。

御书房的大门“吱呀”一声合上,将外面的喧嚣隔绝在外。

朱由检快步走到御案前,龙袍下摆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像一首急促的鼓点。

“曹大伴,笔墨伺候!”

曹化淳不敢怠慢,连忙小跑着取来文房四宝,研墨的“唰唰”声在寂静的御书房中格外清晰。

朱由检接过毛笔,饱蘸浓墨,眼神中闪烁着精光,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即将挥斥方遒。

“唰唰唰……”

笔尖在宣纸上飞舞,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像是蚕食桑叶的沙沙声。

朱由检的思绪如泉涌,各种公式、图纸、原理在他的脑海中交织碰撞,最终化作一行行娟秀的文字,跃然纸上。

一旁的曹化淳和汤若望大气也不敢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由检奋笔疾书。

他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却又不敢贸然打扰。

“呼……”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检终于停下了笔,长舒一口气。

他放下毛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图纸和文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成了!”朱由检将图纸递给汤若望,“汤爱卿,看看这个,你能看懂吗?”

汤若望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上面画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炉子、管道,旁边还标注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符号和文字。

“陛下,这是什么?”汤若望一脸茫然地问道。

朱由检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这是炼钢炉,一种可以高效生产钢铁的装置。你看看这些图纸,上面详细记录了炼钢炉的结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虽然这只是个简陋的版本,但用来提升钢材产量应该足够了。”

汤若望听得云里雾里,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反而更加专注地研究起图纸来。

他毕竟是西洋教士,接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陛下,这…这真是太神奇了!”汤若望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臣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也能看出这其中的精妙之处。若是真能造出这样的炼钢炉,我大明的钢铁产量必将突飞猛进!”

朱由检点点头,说道:“朕也相信你。汤爱卿,朕知道你博学多才,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很有研究。这个炼钢炉就交给你了,务必尽快将其研制出来。”

“臣遵旨!”汤若望激动地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好,就像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对了,汤爱卿,”朱由检突然想起一件事,“朕记得你之前说过,西洋有一种叫做‘高炉’的炼铁装置,比我大明的炼铁炉效率更高。不知你对此了解多少?”

汤若望闻言,连忙答道:“回陛下,臣确实听说过高炉炼铁之法。据说这种高炉可以连续生产,效率比传统炼铁炉高出数倍。只是臣对此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些皮毛。”

朱由检眼睛一亮,说道:“那太好了!朕觉得,我们可以将高炉炼铁技术与炼钢炉结合起来,打造一种更加高效的钢铁生产体系。汤爱卿,你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一下高炉炼铁技术,看看能否将其改进,使其能够用于炼钢。”

“臣遵旨!”

汤若望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新的时代的门槛上,一个钢铁的时代!

朱由检看着汤若望兴致勃勃地离去,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相信,有了汤若望的帮助,大明的钢铁产量必将突飞猛进,为大明王朝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