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实验记录
- 火影:从叛逃傀儡师开始
- 空白的小脑
- 2017字
- 2025-04-20 01:33:10
实验的第一天。
我们开始用1:1:1的分配比例来制造克隆体。
难以置信的是,这还是大蛇丸提出来的建议!
连我这种外行人都明白这种分配比想要成功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我问了大蛇丸。
他只是笑着说了句,不试试怎么知道?
他跟我说:
一次因为偶然的尝试所得到的预期成果,本质上,与在赌博中靠运气而获得的胜利无异。
在我的观念中,这难以被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实验。
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成功,往往诞生于反复的失败之中。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成功的真正原因。
靠运气得来成功的人,只会更加依赖于运气。
脚踏实地的排除掉每一个未知的可能性,才是实验的真谛。
第二天。
没有出乎意料,克隆体失败的很彻底。
我们所构建的细胞团的发育速度快的不可思议。
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身材高大,浑身上下上长满了树苗的非人生物。
要不是我们时刻密切的观察它,恐怕这具克隆体都能把培养槽撑破。
柱间细胞还是太过强大了,所以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大大减少它的占比。
第三天。
经过大蛇丸的建议,我们准备先找到一个合理的配比范围区间。
这需要另一个极端值,于是我们将配比调到了1:1:0.001。
第五天。
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们发现,这次培养的细胞居然没有一丝发育的迹象。
这说明我们的思路是对的,柱间细胞或许的确对融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而且,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也成功的找到了柱间细胞的合理配比范围。
虽然这个范围太大了。
因为才过去两天,所以我们决定将它继续保留在培养槽中,看看后面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
第二十天。
经过多次的失败,我们进一步缩小了范围。
柱间细胞在细胞团中的配比最好在0.01到0.05之间。
低于0.01,细胞团就不会进行发育,另外两种细胞将始终处于互斥的状态。
超过0.05,那么培养出来的克隆体身上就会长出树苗。
先前的培养那个克隆体也很好证明了这一点。
它到现在也没有产生任何的变化。
另外,这两天木叶与砂隐两个村子之间,好像又发生了一些冲突。
大蛇丸觉得我经过这么多次的实验操作,成长的很快,而且有着专门的仪器,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
他认为我可以开始自己一个人操作了。
他准备在这几天通过观察我的实验操作,再进行些指导后,就去忙战场上的事情了。
当然,在局势稳定后,他也会抽空过来。
第二十六天。
大蛇丸走了。
我们将柱间细胞的配比暂时固定在了0.02,开始进行更为关键的一步。
那就是我的细胞与雷影细胞的融合配比。
首先,我还是从1:1的配比开始进行实验。
第三十天。
这具克隆体发育的速度很快,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人类身躯的雏形。
就是皮肤实在太黑了。
毕竟里面有三代雷影的细胞,这也是能接受的。
就是我听大蛇丸说,经过细胞融合后,培养出来的克隆体身上会带有一些我身上的特征。
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在这具克隆体的身上发现,期待后续。
第三十三天。
这具克隆体相比寻常的克隆体来说,他发育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现在,他已经发育完全了。
就是……
麻麻滴,这一身腱子肉的黑皮身体上,怎么顶着的是我的脸!?
第三十四天。
我在昨天通过灵化之术进行了附身的尝试。
虽然很难,但还是进去了。
不过仍然有着很强烈的排斥反应。
相比于之前不到几秒钟就被挤出去的状态,这次大概能待上三分钟。
已经有着明显的进步了。
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思路是正确的。
第四十六天。
我将配比改成了1:0.1。
在这之前我又培养出了一具克隆体,他的配比是1:0.8。
皮肤虽然没那么黑了,但可惜附身的情况依然没有太大的好转。
所以在这次的实验中,我改了一个更极端的配比,希望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第六十天。
克隆体培养成功。
可是这次他的特征都与我比较相似。
无论是皮肤,还是容貌。
三代雷影的特征并没有很明显的在他身上展现出来。
在尝试灵化之术后,融合的极为顺利。
灵体附身了小半天后,才勉强感到有些不适。
可是,在这具身体中,却感受不到属于三代雷影的雷属性查克拉。
这可能是细胞占比太少的缘故?
不过既然已经找到了的合理的占比范围,那接下来的实验想必就都是水磨功夫了。
……
第一百一十二天。
在这些天中,我通过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一个我认为最佳的配比。
1:0.55:0.02。
下一次,成功的概率很大!优势在我!
大蛇丸在中途回来过几次,根据他提供的情报来看,这次忍战已经陷入了白热化。
岩隐村与雾隐村在前不久也开始派出小规模的部队对木叶进行试探。
砂忍与云忍再次对木叶发起了了一定规模的进攻。
不过有着自来也和大蛇丸的控场,他们的这次进攻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
蝎放下笔,将实验记录合起,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这些记录的实验数据,将会为他未来的研究节省下来大量的时间。
看着面前刚刚弄好的培养槽,他疲惫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些笑意。
这一百多天来,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都不足二十天。
在培养初期的时候,倒是不需要一直盯着。
但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进行观察。
这么短的时间间隙显然是不足以用来睡觉的。
所以他把这些时间基本上全都拿来研究大蛇丸留下的一些笔记,以求能让自己对实验的把控更为精准。
他看着面前在培养液里上下浮动的细胞团,眼中露出期待。
如果,能成功的话,这将是自己迈向未来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