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季艾灸,为一年健康打基础

立春灸,促阳气一年好身体

立春

[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立春的由来

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即为立春。《群芳谱》中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历书》云:“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曰立春。”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

我国传统认为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到了立春,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天长了,气温、日照、降雨都开始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有的地方也称“打春”“咬春”,因为传统有庆贺祭典等民俗活动,如“打牛”和吃春饼、春盘、咬萝卜等。“咬春”的习俗可追溯到唐代,唐·《四时宝镜》里面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春饼又叫荷叶饼,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烫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我们今天立春吃春卷其实是与古人吃春饼一脉相承的。

┃立春的气候变化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虽然在我国很多地区还不能够明显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天地阴阳之气却已在此时悄然逆转,阳气开始生发,阴气渐退,天地间生机萌动。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段。传统上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洞中的虫类慢慢苏醒,再过五日,河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期间气候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早晚寒气袭人,因此总体上还要继续注意防寒保暖。

┃立春节气灸

立春时节虽然气温回升,但余寒尚在,人体阳气较弱,容易被外邪入侵而引发疾病,因此立春是一年中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高发的时节。肝病等各种传染病也容易在此时活跃起来。此时艾灸正可助长始发的微弱阳气,不仅能对抗时邪,对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乍暖还寒的气候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艾灸,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使其充盈,使四肢、脏腑得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内关穴

足三里穴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强壮机体,常灸此穴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四肢百骸、脏腑得以滋养。

内关穴有益气行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能益心气、通血脉。

灸法:艾条灸,每个穴位各灸10~15分钟。

预防和控制肝病

经过一个冬天的收藏,立春以后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复苏,外界环境生发向上,人体肝脏在这时波动也较大,健康人肝火旺,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原本有肝病的人,此时病情还会加重。

无论是防肝病还是控制肝病,都可艾灸肝俞穴太冲穴。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肝的元气在此聚集,是养肝必选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储存肝经元气,刺激太冲穴,能调动肝经元气,维护肝脏功能。肝俞穴与太冲穴搭配,属于“俞原配穴”法,能补肝阴、养肝柔肝。

灸法:肝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灸盒灸15分钟。太冲穴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

┃立春养生

起居调养

人体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冬藏之后,至立春,机体内已开始蕴动着一种勃勃的生机。人体气血也和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为此在起居方面,应当夜卧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使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相适应,使身心和谐,精力充沛。但室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切不可过早减少衣物。

居室紧闭一冬,空气不流通,灰尘积聚,此时应当进行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睡眠上应遵循“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规则。注意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肝气的升发。

饮食调养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这样可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以防肝气过旺。

春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因此,宜选择一些具有柔肝养肝、疏肝理气功效的食品,如枸杞子、红枣、芹菜等。

还可适当吃些辛温发散之品,如韭菜、香菜等,有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经过冬季之后,人们普遍会出现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故也需要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荠菜、莴笋、油菜、香椿芽等。

推荐食谱

芹菜煲大枣

芹菜250克,大枣(干)10枚。将大枣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汤。之后放入切成小段的芹菜,略煮一会儿,即可佐餐食用。可健脾疏肝利胆。

蒜泥菠菜

菠菜400克,水发银耳50克,大蒜50克,葱、姜、醋、盐、香油各适量。将菠菜择好洗净切段,蒜去皮捣成泥,葱、姜切丝。将醋、香油、盐和蒜泥调成汁。锅加水煮沸,放入菠菜段稍焯一下,捞出过凉,挤去水分,加银耳、葱姜丝,倒入调味卤汁拌匀即成。可清肝明目解毒。

菊花枸杞茶

菊花3朵,枸杞子5克。将菊花、枸杞子放入杯中,冲入开水泡饮,代水饮用。可清肝明目。

运动调养

春季养生既要避免过度活动耗阳气,又要注重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

养阳的关键在“动”,宜舒展形体,克服倦懒思眠状态,多参加室外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体操等,使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

另外,早晨气温低、雾重,不宜外出锻炼,待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锻炼前应先轻柔地活动躯体关节,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意外。

精神调养

肝性刚而易躁急,躁急或忿怒之时,情志偏激,肝气因而横逆上冲,会使气血逆乱,郁极生火,耗气伤血,所以说“怒伤肝”。立春之时肝气生发,要注意养肝气。一是要保持心情舒畅豁达,心情舒畅,则人体气机畅通,气血运行和缓,能协调肝气。二是要戒暴怒、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以使肝气条达、身心和谐,从而起到养生防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