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

当官德标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手电筒的光束正摇晃着扫过凹凸不平的乡间小道,天上繁星点点,此起彼伏的虫鸣声裹挟着潮湿的夜露扑面而来。

官德标下意识握紧手电筒,铝制外壳传来的冰凉触感让呼吸一窒——这分明是八九十年代常用的那种老式手电筒。

不待官德标多想,与他并肩同行的人便撞了撞他的左肩,出声催促道:“阿标,咱们走快点,我今晚心水灵得很,都迫不及待的想下注了。”

官德标闻言眉头微皱,现在的他还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只能含糊的应了一声,然后便加快了脚步。

同时,也借着手电筒的余光,悄悄的打量了一下左边与他同行的人。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他娘的不是他当年在缸瓦厂做工时的工友吗?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都已经死了有十几年了,怎么突然出现在他身边?

而且,看起来跟当年在缸瓦厂做工时没什么区别,难道他是在做梦?

可做梦怎么会这么真实?

就在官德标脑子发懵的时候,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排建筑面前。

官德标打着手电筒照了照这排红砖黑瓦的建筑,结果是越看越觉得熟悉,这不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在这里干了好几年的那家缸瓦厂吗?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缸瓦厂已经被拆除了有二十几年了。

“阿标,还愣着干嘛,快进去啊,已经开滩了!”

听到工友的催促,官德标也透过昏暗的灯光看到了缸瓦厂里面的情景。

只见好几个人围成一圈,一个个正在大声吆喝着,官德标不用走进去看,就知道他们正在赌滩。

赌滩,是他们博白县受众最广的一种赌法,官德标年轻时第一次参赌就是赌滩,且一赌就是三十多年,直到十多年前国家禁赌力度逐步加大,再加上这种赌法也不再公平,暗地里做手脚的庄家越来越多,他年纪又上来了,比不过人才辈出的年轻人,也就不再碰这种赌法,顶多就是打打麻将而已。

被拆除的缸瓦厂,已经死去的工友,现在都一一出现在他的面前,如果这不是做梦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他,重生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一幕幕往事不由得浮现在官德标的脑海之中。

官德标出生于1963年,1979年高中毕业后便回到农村的家里,这个年代只有中专生、大专生以及大学生在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像他们这种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国家自然是不会管的,也管不过来,想要工作就只能自己找。

而这个年代想要找一份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正官德标高中毕业后的几年,一直没找到工作。

原本,官德标是打算去当兵的,这个年代对于当兵的人是有照顾的,很多人在退伍后都包分配工作,就算不包分配找工作也比其他人容易得多。

可遗憾的是,当负责征兵的人来家访的时候,他的父母说了一句不想让他去当兵的话,于是这个珍贵的名额就轮不到他了。

最可惜的是,他这一届去当兵的几个人,在退伍后全部转干了,未来的发展可比他强多了,每每想起他都不由得叹气,如果当年他可以去当兵,那他或许就不会误入歧途,当一辈子赌徒了。

到了1982年,官德标托关系进入了缸瓦厂做工。

刚开始,做的是最辛苦的挑泥工,从早挑泥挑到晚,工钱是一块五。

在跟缸瓦厂的工友混熟悉后,官德标就跟人学着踩泥,这工作没有挑泥那么辛苦,而且一天的工钱是两块钱。

在这里,不得不说官德标确实是个人才,人也是公认的聪明,挑泥挑了不到半个月,他就把工作换成了踩泥。

然后,他又发现整个缸瓦厂最赚钱的,是大缸师傅,人家干一天,随随便便都能赚六七块钱,比他这个踩泥工要好太多了。

于是,官德标又动了学做大缸的心思。

不过,这玩意是人家那些大缸师傅的看家本领,肯定不会轻易的传授给他,他便哄着和他一起踩泥的工友,让工友帮忙多干一些活,而他则抽时间过来观摩大缸师傅干活,打算偷师。

对此,那些大缸师傅都不以为然,这做大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师傅手把手的教,很多人都要学个两三年才有资格出师,就这样在旁边观摩一下,就想把他们的技术学走?真是太天真了!

结果,官德标让那些大缸师傅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老天爷赏饭吃。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闲余时间,官德标就在摸索中把第一个大缸给做出来了。

接下来,又用了一个多月的闲余时间去巩固学习,他的大缸技术就不比其他大缸师傅差了。

当然了,这个年代是讲究师承的年代,没有师傅的话就算你会做大缸也没用,没有哪个老板会用你的。

于是,官德标花钱买了不少礼物去找了个便宜师傅,并约定做的第一窑货所赚到的钱全部给师傅,就顺利的拜师出道了。

在成为大缸师傅后,他的生活第一次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毕竟在八十年代初期,一个月能赚两百多块钱,哪怕是搁在大城市都能过得相当滋润了,更别说是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了。

也是在这一年,他结婚了。

在风光了几年后,缸瓦厂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销路不行就不用做那么多货,大家空闲时间便多了起来。

人一旦闲了,十有八九就得出问题。

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几个工友便在缸瓦厂开始赌钱。

刚开始,官德标还不参与,但赌博的诱惑力是真的难以抗拒,尤其是闲着没事的时候。

直到有一天,看得兴起的官德标,忍不住下注了。

那一把,他下了五毛钱,结果……输了!

输了五毛钱他就不再下注,回家后越想越心疼,越想越不服,当天晚上直接失眠了。

第二天,当工友们再次聚在一起赌钱的时候,官德标忍不住再次参与进去,结果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一赌就是几十年。

在这里,得再次强调一下,官德标的智商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很多人在走上赌博这条路后,基本一辈子就废了,要么负债累累,要么家破人亡,只有少数人能够活得滋润。

而官德标,毫无疑问就是少数活得滋润的人之一。

因为他参赌几十年,有一条红线他从来不碰,那就是不借高利贷,哪怕是输红眼了都不借,这也是他好几次输得一贫如洗仍然有机会东山再起的最大倚仗。

毕竟高利贷这玩意,正常人碰了都没好下场,更别说是赌徒碰高利贷了,那是必然会完蛋的。

因为借高利贷翻本,就算你成功了九次,只要有一次失败,你就会跌落深渊,永无翻身的可能。

可惜,他那四个跟着他走上赌博这条路的儿女,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在他这个父亲的教导下,倒是不敢碰现实中的高利贷,可千防万防,没能防住后世会出现网贷这玩意。

结果不用多说,四个儿女都因赌欠了一身的网贷,虽然不至于像现实中的高利贷那样被人到家里逼债,但在后世生活过的人都明白,一个人的征信出了问题,那想要办什么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

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

晚年的官德标,看到四个儿女都因为沉迷赌博把家里搞得妻离子散,日子过得一个比一个惨,甚至不如他这个六七十岁的老父亲,心里是真的不是滋味。

他知道,儿女们之所以走到今天,他这个当父亲的要负主要责任,就是他没能以身作则的给儿女们当好这个榜样,才让他们跟着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官德标晚年时不止一次在想,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的话,他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儿女们当个好榜样,绝对不再让他们跟着他走上赌博这条不归路。

如今,祖宗保佑,真的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那他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让儿女们再误入歧途了。

这一世,他要带领四个儿女走上正道,让他们过上跟前世截然不同的生活。

这些说来话长,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

官德标搞清楚状况后,就对催促他的工友说道:“你进去吧,我肚子突然有点不舒服,就先回去了。”

此时工友的心思早就被赌滩所吸引,闻言匆匆回了官德标一句,就迫不及待的朝缸瓦厂里面走去,没过多久就跟着其他工友一起大声吆喝起来。

官德标稍微停留了几秒钟,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缸瓦厂。

重活一世,赌钱是不可能赌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赌钱,如今他迫切想要搞清楚的是,他到底重生回到哪一年了?

……

PS:各位阿表,我们又见面了!

新书期是最需要大家支持的时候,因为成绩的好坏跟官方推荐是挂钩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追读,还有打赏、月票、推荐票、评论也会占据一定的比重,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能够每天追读是最好的。

新书期的更新是每天两章,分别是上午九点和晚上七点,希望这本书你们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