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点读基(满血版)

林远不是那种“明明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对劲,却还能哄着自己不要往坏处想”的乐天派。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家名为《往生路 44号》的鬼屋,绝对有古怪。

刚才那条差评里提到一嘴:“这他妈绝对是用真鬼在吓人!!!”

要放在一个星期以前,他会认为,这只是夸张的说法。

但现在,在知道了这个世界存在修仙者以后,他很难不往真的方向去想。

何况这家鬼屋还主打中式恐怖,里边设置了奈何桥、黄泉路、孟婆汤……

这不明摆着就是地府吗?

目前,他所知与地府相关且听到过说话声音的,只有苏校医、杜少教主,及其手下的那两个人机跟班,这四个人。

林远印象很深刻,昨天在休息室,苏校医和杜少教主通电话的时候,杜少教主那边,是开了变声器的。

那三个人的声音阴恻恻的,就像是加了综艺节目里的恐怖音效。

林远在脑内开启“摄影机记忆力”,调出两段声音,仔细比对了一下。

变声器的影响下,根本听不出和刚才电话里的这道男声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但为什么仍旧觉得,这道男声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难道要把这一周的记忆全部回溯一遍,一个个地比对?

就算自己能开启十倍速,也至少需要看上五六个小时。

这工程量未免太大了。

要不……先问问点读基?

师尊说过:“初级的因果法则,可以仅凭借蛛丝马迹,便追溯事件前因后果。”

点读基指不定能搞定。

林远在心里默默询问:‘点读基,刚才电话里的那道男声,我之前还在哪里听到过?’

(思考中)【嗯……林远现在问的是:“刚才电话里的那道男声,我之前还在哪里听到过?”首先,我需要理解林远问题的核心。林远在电话中听到一个男声,觉得熟悉,想知道之前是从谁那里听过。但他提供的上下文里没有具体信息,我需要结合更多的资源来寻找可能的线索。】

(思考完毕)【我需要检索你大脑中的记忆,请问是否同意?】

“?”

林远愣住了。

这家伙,咋突然说话这么顺溜?

还会提前思考一长串,来揣摩我的意图?

林远:‘哥们儿你这什么情况?你升级了?’

点读基:【由于你连续突破了两个小境界,从筑基中期直接提升至筑基圆满,本道基已然大成,并进化出“深度思考”和“联脑搜索”这两项能力。】

【启用“联脑搜索”,本道基便可以在你大脑记忆库中进行信息检索。】

“……”

六!

林远:‘那你联脑搜索吧。’

点读基:【开始检索记忆库,仅能获取到本周记忆作为参考,比对中……】

【已找到一处结果:周二中午,馄饨馆,外卖小哥。】

“!”

竟然是他?

林远想起来,那天是自己第一次带姜时愿出去吃饭,挑了小区门口的那家馄饨馆。

吃到一半的时候,店内有个外卖小哥,脚下一滑,不小心把手里的外卖甩飞,被姜时愿稳稳接住。

姜时愿问外卖小哥:“还需要隐忍几年才能归位?”

他当时以为是“板仙子”都市龙王短剧刷多了,把剧情代入到了现实。

仙子当场否认,原话是“那个人似乎有些问题,我试探一下罢了。”

林远在回忆中比对了一下,刚才电话里的那道男声,确实是和那名外卖小哥有九成相似。

应该就是同一个人。

点读基:【已找到第二处结果:周五下午,游泳馆休息室,电话里杜少教主的两位跟班之一。】

【检索完毕。】

林远再次愣住,紧接着问道:‘你确定吗?开了变声器你都能听出来是同一道声音?’

点读基:【怎么,你不信我?】

“……”

这家伙不止是变聪明了,甚至都能有小情绪了。

林远此前有过了解,变声器虽然改变了语音的物理属性,但并非改变了所有鉴定意义上的声学特征。

刑侦学领域有门重要技术手段叫作“声纹鉴定”,就是专门做这个的。

点读基之前就能做“字迹鉴别”,现在又能做“声纹鉴定”。

按这个路数发展下去,自己有望成为江杭市最强高中生名侦探!

——这么说来,外卖小哥、杜少教主的跟班之一,以及刚才电话里的鬼屋店员,这三个身份,都是同一个人。

……

姜时愿从成衣店走出,手中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购物袋。

她刷的是林女士昨天刚打给她的零花钱。

小泉阿姨推荐的这几家店不便宜,不知道这一趟下来还能剩下多少。

虽说林女士是富婆,但是,随手给一个在她眼中是“精神病人”的女孩一万块,当零花钱,还是让林远的金钱观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亲儿子在她那里都没这待遇。

但仔细一想。

在林女士的视角里,自己身上的怪病是托了姜爸爸姜妈妈在天之灵保佑才好的。

或许,是有些感激的成分在里面吧。

所以才对姜时愿格外地好。

而姜时愿又自带一股“仙气”,与除了林远以外的人交谈,言行间总透着超然物外的淡漠,仿佛世间万事都不入她眼。

林女士琢磨不透仙子大人的需求,不知道该怎么对她好,就只能用最直接的方式——猛猛打钱。

自家师尊和广寒圣女,同是从修仙界来的。

一个天天窝在家里刷平板,周末还能悠哉逛街买买买。

一个在最卷的高中苦哈哈地学习,周末还要出去兼职当家教。

同是修仙界出身,命运却截然不同。

阿遥:附身我?那你可要遭老罪咯。

……

午餐时,林远和姜时愿选了商场四楼一家日料店,图的是店内清静,适合私下交谈。

两人在临窗角落坐下,竹制隔板隔开邻桌视线,榻榻米泛着暖黄光泽,空气中浮动着海苔与清酒的香气。

姜时愿面前已堆了几只空碟,正用竹筷夹起三文鱼寿司,齿尖咬破鱼生的瞬间,嫣红酱汁在青瓷碟上洇开。

“师尊,你当时说那名外卖小哥有问题,具体是指什么呀?”

姜时愿正往嘴里塞着寿司,也不在意边吃边聊是否雅观,含糊道:“那个人眉宇间凝着墨色,灵台之上萦绕着一股死气,看面相是没多久好活了。”

“但观他体魄,明明十分康健,并无英年早逝之相。”